一个家族的「重商」与「崇教」
2019-06-21宋晖
文/ 图 宋晖
下杭曾氏祠堂
福州市台江区下杭路的曾氏祠堂如今正在修缮,还有两三个月这座祠堂将完成初步的修缮工作。71年前,这座祠堂曾开办一所私立中学——四端中学,创办4年之后,“四端”并入福州第四中学。曾氏家族是何来历?为何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四端”之名又有何说法?它与之后的福州四中又有什么样故事?2019年3月,记者寻访福州老建筑,把焦点锁定在这座具有90多年历史的现代建筑身上。
曾氏祠堂斑驳的风火墙
“一业能精便是祖宗肖子”
1991年,曾氏祠堂被列为福州市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祠堂占地600多平方米,门墙上的“南丰衍派”说明这个家族来自江西南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便是“南丰曾氏”家族最为人所知的文人代表,再往前追溯,其祖先是孔子门生曾子。祠堂里,“入孝”“出悌”等横额石匾都保存较为完好,祠厅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周围风火墙……这些都依稀能见到当年的富贵带来的“辉煌”。这座祠堂是当年“纸业大亨”曾尊椿修建起来的,如果当年福州有“富豪榜”,最鼎盛时的曾家应能挤入前三。
福州的“纸业大亨”——曾尊椿
祠堂建于1925年,坐北朝南,原有两进,首进临街为商行形式,以供出租。二进为祠堂正座,依次有门厅、回廊、祠厅,祠厅内石柱题刻楹联多处,其中一副为末代帝师陈宝琛所题“士农工商一业能精便是祖宗肖子,仁义礼智四端无阙方为宇宙完人”。陈宝琛与曾家有何关系呢?文史专家卢美松介绍说,并没有听说“南丰曾氏”与帝师有太多关联,陈宝琛是1935年去世的,应该是祠堂兴建时,曾尊椿遍请福州城内大儒名家前来捧场,联文中“士农工商一业能精”说的是英雄不问出身,只需精于一业;“仁义礼智四端无阙”可见这个家族虽是商贾家族,却对儒家文化倍加推崇。这与后来“四端中学”的命名也是大有关系的。
“福州老建筑群”的文史爱好者薛纪天也介绍说,曾尊椿乐善好施,曾创办“纸帮救火会”附设在专祠的前部。四端中学并入福州四中后,将祠堂沿街建筑与下杭路房屋改建为教工宿舍,将专祠改作校办工厂。后该工厂又被拆除,原址新建教工宿舍楼。
三代纸行,终富甲一方
那么曾尊椿是如何精于一业的?又是如何发家的呢?
曾尊椿的祖父是石匠出身,后来做起了毛边纸的生意。到了曾尊椿父亲那一辈,来到福州,与黄家合办了一家纸行,起初规模并不大。不久,黄家把土纸行全盘转让给了曾家,曾家把纸行更名为“曾长兴”,希望纸行能长久兴旺,并移址台江潭尾街。曾家到此,也只能算是靠着勤劳得以温饱的小本商家。
曾家的发迹是从曾尊椿开始的,当曾尊椿接过父亲递来的算盘时,也许他也不曾想到自己有一日能富甲一方。曾尊椿头脑灵活,一个例子便可说明他的商业头脑: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前夕,海运不通,市场混乱,纸商急于脱货,“海纸”每担从白银七八钱狂跌至二三钱。曾尊椿便以低价购进大批纸货。不几天,传来法军将领孤拔被击毙、法舰败退的消息,纸价翻了几番,曾家纸行“一战成名”。曾家纸业鼎盛时,在福州纸业市场占比60%~70%,自然成为同行中的首富。除了纸行,曾家还经营香菇、笋干土特产生意,用自家的船只把纸张和土特产运往北方。曾尊椿还在福州购置百亩田产,在台江潭尾街、下杭街、上杭街,以及仓山仓前山置20多处房产,苍霞洲还有一座大仓库。
曾家后人接受采访时回忆说:“那时大概十来岁吧(大约1968年前后),父亲曾万颐(曾尊椿二儿子)有一次带我去上杭街,指着一栋百货大楼说,‘那曾经是我们曾家的产业,我小时候就在百货的楼上读私塾’”曾万颐其实并不是想炫耀家族曾经的富贵,而是想让孩子知道“父亲小时候也是努力读书的”。据福州四中校友办陈为集先生考证,那座百货大楼在那个年代叫“兴无商场”,“无”的意思是无产阶级的意思。曾家后人还提起仓山的曾家洋楼:“过去在仓前山进步路有一座三层的洋楼(现在都拆了),底座很高,屋里的楼梯是旋转式的,后面还有一大片繁茂的荔枝树。”
生意的败落与办学的兴起
曾尊椿的纸行传到了大儿子曾宜那一代便败落了。因何败落?很重要的原因是时代环境,那时抗日战争爆发,南北的交通中断,长期的合作伙伴也都破产了,纸行和福州很多工商业一样,迅速萎缩,此时即便曾尊椿再次出山也无力回天。1941年,曾尊椿郁郁而终,在上海去世。
故事到这儿,也许你感受的是商场上的“昙花一现”,或者理解为“富不过三代”的案例,但曾家却从曾尊椿那时起就种下了崇教的“种子”,在福州另一个领域翻开新的传奇——教育办学。
曾氏家族自称为孔子门生曾子后裔,老家长乐古槐镇感恩村有一座曾氏宗祠,堂号便是“三省”,取自曾子留下的最有名的那一句“吾日三省吾身”。在曾氏后人看来,富裕的祖父曾尊椿做对了三件事:一是在下杭路修建了曾氏祠堂,后来在这里办起了四端中学;二是热心于教育公益事业,在家族中立下规矩,将商业所得的部分利润固定投入家族教育,接济品学兼优的曾家寒门学子;三是他更直接参与了福商学校(福州四中前身)的兴办。
1948年,曾尊椿的二儿子曾万颐从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师大前身)农经系毕业,他无心经商,把全部的热情投入了创办新式学校“四端中学”中。“四端”取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故名“四端”。据陈为集介绍说:“当时大儿子曾宜管账,他也是支持办学的;二儿子曾万颐任四端中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主持日常的学校事务。办学要场地,曾万颐就捐出自家的祠堂;学校需要教学设备,他把妻子弹的钢琴、看的书籍都搬进了学堂;学校缺人,他就动员家族中年轻子弟一起干。当时办学条件艰苦,没有统一的桌椅,只能用门板当桌椅,学生交的学费是大米,这便是教职工的工资了……”
曾在四端中学上学的陈世钦(后成为福州日升中学校长)介绍说:“‘四端’的规模虽不大,但却是一所完整的中学,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采用的是当时民国教育的统一教材,老师按近代学堂的模式,开设物理、数学、化学、英语、音乐……更主要的是,有很多老师都是大学毕业,因此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保证。”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光电子学家陈良惠就曾是四端中学曾万颐的学生。
教师家族
1952年6月,“私立四端中学”并入福州四中,曾万颐也成为了四中生物教师,兼任教务处副主任,他把四端中学原址曾氏祠堂捐了出来。陈为集介绍说:“后来曾氏家祠成为了四中的校办工厂,之后又作为教职工宿舍等用途。”
曾万颐在教学上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课并不局限于书本,而要让孩子们动手多做实验”。在那个困难的年代,他有一则有关蘑菇种植的故事——他是第一个把食用菌培育技术带入福州市的人。1966年,福建省省长曾带着福建省七个老师到北京考察,福州市就曾万颐一人。考察结束后,遇到福州发大水,于是这一行人转道上海,参观了食用菌培育基地,观摩学习培育技术。回到福州后,他把蘑菇种植技术推广到了福州全市。曾家后人回忆说:“那时候父亲在家里做栽培实验,而我是小助手,种植蘑菇需要一些培养料,我就抓一些培养料放入玻璃瓶……实验成功后父亲再拿到学校去。”
陈宝琛为祠堂题写「仁义礼智四端无阙」
二十世纪,曾万颐在四中附近的彬德桥留影
当时曾万颐在农民中的名声很大,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那一手蘑菇培育技术,救回他一条命。曾万颐生前曾谈起这段往事:“当时想培育蘑菇的农民,要买菌种,怕被骗,非得见到我本人才放心购买。于是,卖菌种的人就把我请到他们家里,让排队买菌种的农民看着,大家买了心里才踏实。”这件事是发生在长乐鹤上公社,戴着“反动学术权威”帽子的曾万颐,在淳朴的农民那里得到了礼遇。
1987年,曾万颐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解放后首批全国特级教师。曾万颐从私立四端中学到福州四中,当了一辈子园丁,不光是教书,还被福建省教育厅聘为“特约视导员”,提升全省的教学质量。他最常说的就是“教书育人和培育蘑菇一个道理,一定要认真,研究再研究”。曾万颐1988年8月在四中退休,2009年11月21日在福州去世。
从曾尊椿立遗嘱设曾氏族学经费,资助曾氏族人读书,到儿子曾宜、曾万颐创办私立四端中学,再到“四端”并入福州四中,曾家崇教的传统仍在后辈中延续。陈为集曾是曾万颐的学生,他介绍说:“曾家后代出了一大批教师,从曾尊椿子辈算起,先后出了不下二三十位教师,可以称作‘教师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