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观复博物馆

2019-06-21马未都

书摘 2019年2期
关键词:史密森文物博物馆

☉马未都

我是新中国“第一个”做私人博物馆的人

我做博物馆其实是个偶然,年轻的时候喜欢文学,以为文学是一生的事情。我在出版社做了10年的文学编辑,在工作中,我逐渐开始喜欢文物,因为我觉得文物有很多东西无解。

我们所有的艺术最后一个背景,一定是这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如果你能把它撩开,就能多看一层,多知道一层。每获得一件文物,我就希望真正了解它的成因。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文字以来,我们的祖先记载了无数有价值的知识。我们怎么能够破译它?怎么能够从残存的文物中破解前人留下来的密码和信息?我们就希望通过文物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

马未都与观复猫们

当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想办个展览,让大家看看。办展览的时候,我发现有人感兴趣,我就想把它固定下来,不就是博物馆吗?25年前我向政府申报私人博物馆,政府说这是国家的事,你们不要来捣乱。4年以后,政府突然来找我说,你不是想办一个私人的博物馆吗?现在有个机会,你赶紧报材料。所以我就很积极地去报材料,1996年10月获准通过。在我之前,其实有很多人做过私人博物馆,比如上海有些人做过筷子、算盘博物馆。但是他们都没有注册成一个法人,我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私人做博物馆的人。历史给了我一个机会。

博物馆小史

博物馆这个概念,英文名为museum,并不是我们最先形成的。我们博物馆概念的形成是非常非常晚的。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就形成了这个概念,它的字根就是缪斯女神的字根,负责历史、艺术,负责这个历史的价值,所以博物馆这个名称就诞生了。

大家熟知的最早的博物馆应该是大英博物馆,当时是一个私人医生的个人收藏,收藏了8万件东西,象征性地收了政府8万英镑。跟伦敦市政府提出了交换条件:只要有利于我文化的传播,我就把这东西让给你。二百五十多年来,大英博物馆就在这8万件文物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今天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是后来一个商人办的博物馆。一堆商人发了财就觉得他们这个国家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于是他们花钱买下了一个地方,建造了一个今天全世界知名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很有用,只要你带着问题进入这个博物馆,就一定能得到解答。我们有的博物馆做不到这一点,你带着问题进去,依然是带着问题出来。

世界上最知名的博物馆是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群。史密森尼博物馆群有19个单位,包括弗里尔博物馆、萨克勒博物馆,是英国人史密森捐的。一个英国人,却捐献给美国人这样一个博物馆群。他捐献的时候,也跟美国政府达成一个协议,就是跟大英博物馆一样,只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我就把它捐给你。史密森终生没有踏入美国一步。既然没有去过,那为什么把一个东西捐给美国人呢?史密森认为美国人太土了,一点文化都没有,一定要捐个“文化”给你看看。

1905年,中国清末的状元张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名字叫南通博物苑。张謇是中国丝绸纺织业的开创人,今天南通纺织业依然发达,跟一百年前张謇先生打下的基础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南通博物苑,我到了,博物馆却没了,改公园了。我在公园里寻找当年我们的先人走过的足迹,寻找他们做过事情的痕迹。看到公园里搭着一个大帐篷,我感到非常悲哀。2005年,南通博物苑恢复了,在100周年时举行了一个仪式。

可以说,中国的博物馆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的每一件文物,证明我们曾经达到过这个高度。如果到敦煌看石窟中的历朝历代佛像,就能感受到我们先人的精神寄托,找到我们先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来源。现在我们就缺失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做博物馆。我一开始认为,就是我个人的一个乐趣,没有什么高尚,后来逐渐演化成一个责任。当你背上这个社会责任的时候,你就必须负重前行。

当你有机会出国的时候,不要总去商业街,找机会把世界的博物馆都看一看。看博物馆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看见不懂的东西不要急于走开,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搞懂,你的人生就跟别人不一样。人一定要在博物馆度过一个漫长的时间,才会获得乐趣。

观复博物馆的地方馆

我给我的博物馆起名为“观复”,这个词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观复”这两个字在《易经》中有观卦有复卦,懂《易经》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卦象不错。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名字,“观复”本义也很简单,就是看。博物馆就是来看的,观复就是重复。一个东西让你反复地看,你就有喜欢和研究的意思了。

2002年,我在杭州做了一个地方馆。杭州市人民政府请我去,我说我先做10年,先签10年合同,10年很久远。10年以后,市政府说要将地方馆卖给我。我当时没有买,以后我想买也买不起了。人的一生中会错失很多机会,如果我当年买下来,现在价值就巨大了。2005年,我在厦门做厦门馆。厦门馆在厦门的菽庄花园,一百年前厦门的鼓浪屿云集了中国最有钱的人,形成一个万国的建筑博物馆,有英式、德式、法式,还有东南亚式的建筑。当时一个叫黄一祝的人,把他的家产卖给我,说只能用来办博物馆。他们家的子孙后代有四千多人,如果要继承这份财产必须人人签字,有一个人不同意你就分不开,所以他就没法去拆这份财产。黄一祝盖的房子主楼旁边有四个楼,他们家总面积有四万平方米,有全中国第一个足球场,所有的装修都是意大利的。材料从意大利运来,上面刻满了刮脸刀、胡须刷、推子,全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因为黄一祝只身下南洋的时候就是一个剃头的,他曾经给一个客人理发的时候,客人说你剃头一辈子也发不了财,要想发财就去做生意。后来这个客人借给了黄一祝一些钱,黄一祝就这样破釜沉舟做生意去了。

黄一祝是做生意的天才,一战以后就成为亚洲首富。他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老妈过一个奢侈的生日。在广场上搭棚,在马路上的4个角设了4个大木桶,里面灌满了红水,扔满了银圆,每个路过的人都可以下手捞一块银圆。

就这样的一个人,在万国建筑博物馆给我找了一个地方,让我做了一个博物馆。

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在第37层公共层上也给了我一层,我就做了观复博物馆的第四个地方馆。

我的文物从哪里来?

也许你们会问,这么大这么多的地方,需要摆多少东西呢?东西从哪里来?我说几个实例你们就知道了。

北大比清华的文物多一百倍,清华多是理科、工科不买这个。北大有一位老师要处理东西,我就去高价收购。

在我25岁到35岁的时候,中国的文物保护意识没有现在强烈,有的文物根本不要钱。记得那时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每次到他们家,我就喜欢帮他们卖大白菜。我帮他们干活也有私心,因为他们家有好多老式瓷器,干完活就能坐在他们家的沙发上抱着瓷器看,后来还能厚着脸皮要一些。

你知道盗墓的人都有一些特殊本事,北京有个地方叫老山,紧挨着八宝山。老山是今天奥运会摩托车赛的赛场。建赛场的时候,考古学家考察完了,说这地方没有什么大型的汉墓。俩盗墓高手一看就说有一墓。他们昼伏夜出,挖了又挖,垒了许多土堆。有个老太太早上散步,心里纳闷,怎么这么多坟堆?说不许土葬,怎么还土葬?回去就告诉了派出所。两兄弟从底下钻出来的时候,派出所问俩人干吗呢,俩人就说盗墓呢。挖了20天离主墓室还有60厘米被逮着了。考古所一听就高兴了,一敲就进主墓室了。我没法理解这些事儿。

两千年前中国人做的玉器,洁白如玉,每一件文物都是国宝级的,就是漏下的一块也能成为一个博物馆的收藏。这些都吸引着我不停地往前走。

还是有很多文物不被别人重视,我们今天重视的往往都是一些比较艳俗的、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物。但文物有很多东西非常难以理解。我们只凭借后来的经验去揣测前人的意图,很难达成共识。所以在学习中,凡事多想一步,不需要多想两三步,比别人多想一步你就比别人走得稳。我们的文物浩如烟海,最辉煌的还是西周到汉朝这一个时期,有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理解起来觉得有差距。因为在2500年前,中国诞生了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庄子、老子、墨子。诸子百家每个人的思想都绽放光芒。汉朝以后独尊儒术,当思想不发生碰撞的时候艺术也就不发生碰撞。因而我们现在看战国时期的很多文物,就无法理解那时候人的很多想法,我们看明清的漂亮文物时就觉得很简单。

我最后的心愿

观复博物馆参观人次总计已经超过5000万,每个月中有一两天作为社会开放见面日。我做博物馆20年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博物馆能够永久生存,不因个人变故而变故。我想把它完整地捐给这个社会,年迈的时候自己到门口买一张票,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希望捐献后,博物馆能比我现在办得更好,我的事就算做成了,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猜你喜欢

史密森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史密森的神秘礼物
博物馆
史密森的神秘礼物
从博物馆到媒体群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