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家,吻故乡[散文]

2019-06-21熊清华

边疆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八景金沙江江水

熊清华

其实,每个人在骨子里都是恋家和思念故乡的。家和故乡,是每个人都不能选择的胎记。我说的故乡,是那个被称为出生地的地方;我说的家,是那个出生自己的老屋。因为每个人的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故事,都发生在出生自己的那个故乡的老屋里,其中也自然尘封着每个人童年时期藏在小书包里的喜怒哀乐。长大后不管他到了哪里,驻足于天涯海角,始终忘不了的还是故乡的那个老屋,那个家。它虽然并不一定那么浓墨重彩,光鲜照人,甚至在某个时候被种种原因毁灭了,但它也一定会在你的记忆里,时不时的牵动着你脆弱的容易失眠的神经,甚至在某个恰如其分的冬夜里,一旦被它抓住,你会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难怪说,一个人出生在哪儿,他(她)的根一半就埋在了那儿。

我这个人是恋家的。从少小离家到现在,算起来也有40多个年头,至于回家,也实在是说不清有多少次了。也许就是根的一半就埋在那个故乡的小山村、那个老屋的缘故吧。从心底说,这个家总是回不够回不倦的。而且,当我每一次踏上回老家的路,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自觉不自觉地会去想那些曾经的故事,回忆那些曾经的有着故事的人。不平静的心情翻起意识深处的一朵朵浪花,使漂浮不定的思绪总是息不下来,也说不清、理不顺、道不明,诚然,也不知从哪儿说起。这里面有开心,有愉悦,也有切肤的痛。这些都是难免的。这也许就是乡知、乡思、乡恋、乡愁吧。

对故乡、对老家的依恋和从中获得的愉悦和快感,可以从我2015年春节回家时写的《小田八景》中漫溢出来。这一组小诗由于只在家乡昭阳区文联办的一本叫做《乌蒙山》的文学杂志上登载过,目前已很难找到,故录如下:

小田八景

游子,甲子,村子,少小离家老大回。高峡出平湖,儿时风景多在水中(因金沙江下游修电站而筑坝淹没)。记忆成史。为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曾经的故里,自选八景,赋诗八首。

(一)雾锁金沙

云雾锁金沙,晨光映无华。

小舟烟波里,岸边有老家。

(二)涛拍崖暖

江水抛寒去,滩头千堆雪。

声鸣数里外,暮霭漫东西。

(三)古榕人家

簇簇古榕树,树下两三家。

起居如童话,屋前三两娃。

(四)情醉桔林

春天花千树,秋来黄满枝。

林下采桔女,甜蜜最相思。

(五)小市春浓

十里临江面,唯有小田街。

叫卖声如乐,酿出春天来。

(六)半坡秋色

一夜西风紧,满目泛秋黄。

意旷心自远,山静日方长。

(七)仙人古洞

洞在云天外,俯瞰八万年。

洞中有何物,至今人无言。

(八)佛佑江山

东山坐笑佛,山下万物舒。

牧歌声声远,炊烟徐徐出。

是的,人之所以爱家也热爱故乡,是因为人生中记忆最深刻、最值得怀念、最无拘无束的时节就在那里。用冰心先生的话说,就是一个人梦中的真,真中的梦,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全在那里。因此,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要说起故乡的景色,那就不是八景十景的事。不过,于我来讲,上述八景则是我对故乡的记忆中最精华的部分。(一)雾锁金沙。这是故乡难得一见的一道风景。我出生的村子,我家那个曾经的老屋就在金沙江畔,离作为川滇界河的金沙江水仅两三百米的距离。金沙江水到我的故乡这一段,顺着五莲峰南北走向的山系南来北往,由于山势陡峻,峰峰相连成一个闭合的山圈,从而使江水在这里有了它一片独立的天地。每到一年中的夏秋之季,雨过之晨,山的半腰便会出现一条首尾相接的白色雾带,把老屋、村子和金沙江水团团围住,活脱脱就是一个美女团队手握一条长长的洁白绢带翩翩起舞,拥着山村,锁住江水而共度美好时光,也像是想留住江水吃顿便饭再送上南来北往的金沙江在故乡的最后一程。再点缀些桨水碰击发出美妙声音的小舟,舟里的人在江面上升腾淡淡水气的薄雾里放着鱼线、收着钓钩,亦或接送川滇早行客旅的景致,那就越发是美之至极了。(二)涛拍崖暖。这是故乡的又一个壮丽之景。金沙江水一路向北,在即将转湾奔东的一段,与来自四川方向的一条叫做芦稿的河流以90度角相遇,芦稿河把它从崇山峻岭搬运来的一些磊磊岗岩横断江中,与南来的江水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滩头声响,甚有气势,甚为壮观。随着傍晚阳光的冷却,踫撞而升腾的水汽渐濛成雾,把江的东岸和西岸漫为一体。这一切,直接就是江水对自己远道奔波而疲惫的身躯受到盛情款待的一种致谢,尤有宋时晏殊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之慨之感。不仅如此,我还曾经多次站立在滩岸礁石上,感受那崖石、水雾对江水的轰轰烈烈的挽留,感受它们那似英雄久违的握手之后留在水体和崖石相互手上的融融暖意和款款深情而感慨万千。当然,挽留归挽留,江水走还是要走的,因为它此行东去,不是不留恋这块宝地,而是还要去更远的地方,去给更多的人带来念想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三)古榕人家。如果说前两景是相对壮观的场面,接下来的三首小诗则是几个记忆深刻的微观景致。古榕人家是我儿时记忆中比较温馨的图景,后来也越来越是我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我家老屋的旁边有5棵一二百年的古榕树,可惜后来被砍伐造船了,连根基也被再后来的电站蓄水淹没水中。其树干之硕大,直披荫好几亩地,浓浓树荫之下住着两姓的三四户人家。由于荫凉爽快,我们从小就在大树脚的青石板上、在人家的屋檐下玩耍,少时两三个,多时则有10来个娃,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地在一起吵吵闹闹,唱唱跳跳,俨然一个理想中的童话世界,很是值得追忆也很是惋惜。(四)情醉桔林。故乡是一个蔗糖产区,“蜜汁蔗乡” 也何尝不是一景,连伊朗著名女诗人芙露戈对“沉睡的甘蔗园,沐浴着月光的爱恋”之景还一生钟情呢!但我记忆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所产柑桔,这在当时生活资料匮乏的年代,能吃到作为水果之王的柑桔则是一种绝对的奢侈。柑桔树美、花香、果甜,每年一到春天,花香扑鼻,引来蜜蜂嗡嗡歌唱;每当秋天来临,成熟的果子挂在树梢,谁看谁都会美的说不出话来。记得我在小学四年级的作文中就有着“好像是柑桔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灯笼”的描写,很是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当然,如果再踫上三五少女聚集在树下采摘柑桔的场景,那肯定是一幅精致美妙无以伦比的画卷了。(五)小市春浓。小市即小田街,是国家在故乡最基层政权的所在地,也是川滇两省沿江一带的一个物资交流点和商品集散地,每逢街天,甚是热闹。街市虽小,却源于民国时期,它反映了故乡社会生态的一角,可说是小小乡村的“清明上河图”。(六)半坡秋色。半坡是个村子的名称,它是故乡的一个相当于中焦距的自然景观,每到秋天,浅黄、深黄、淡绿、墨绿相间于红色的坡地上,立体悬挂于天地之间,蔚然壮美。(七)仙人古洞。这是位于刀劈斧削万丈绝壁上的一个硕大山洞,至今无一人触及探究。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几个为生活所迫的人抢劫了有钱人家的金银财宝,后被家丁追杀到洞的绝壁之下,无有退路之时只有沿着绝壁上的两根千年古藤向上攀爬进入洞里,他们居高临下令追赶家丁无计可施,于是,家丁们砍断古藤并放火烧毁,下面的人再也上不去而洞里的人也再下不来。后来洞里的人没吃没喝饥渴而死,化成几堆白骨一直守着那些无用的金银财宝。当然,接下来的传说也还有另一个延伸,说洞里的人基本都成了仙,只有其中一个良心不好的人变成了妖怪,每到寂寞的夜晚它还会飘落村舍取走不听话的小孩的魂魄。鬼怪神仙神秘文化是中国民间的古老文化,自不可信,但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学会启动脑筋思考。我不知道今天的游人会怎么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只能面对绝壁,凝望古洞,放开思绪,想入非非了。(八)佛佑江山。所谓“佛”,那是我们村子也是我们老家后面的垂直高度达1000多米的大尖山,山顶形状很像一尊坐佛,盘踞山顶,高高在上,甚是庄严但又十分慈祥。山有多老,这尊佛自然也就有多老。佛的脚下是村子,村子过后是金沙江,千百年来,佛总是以它慈悲的心怀一直在这里目送着远去的江水,庇佑着这方生灵。可见,这第八首小诗,实际上也隐喻着我对故乡的一种期盼,期盼有一个强大的自然和超自然的力量去帮助故乡加快科学、美好的发展。

杨荟 尘世之爱 写意

故乡小田的八景,既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也是我后来的执意牵挂,更是我一直以来的乡愁寄托。当然,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着矛和盾的两面性的,故乡的天空也不总是朗朗丽日蓝天。记得在我略谙世事的童年的故乡,即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乡也同我们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一样,发生了许多的代表人性丑陋一面的不好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那确实是一个黑白是非颠倒了的混乱年代,在短短的数年中,那一双双被无知的灵魂指挥着的野蛮的手,曾不只一次地肆意破坏生态,蹂躏传统、糟蹋文明,其行为至今仍使人感到痛心。这是对美好家园的伤害,也是对美好心灵的伤害。那时的人们,为了吃饱肚子延续生命而不得不把手中的锄头有气无力地从山脚开挖到山头,致使青山遍体鳞伤,欲哭无泪;为了自己不成为“坏人”或“坏人”的同伙被批而聚集在“伤心树”(古榕树、大青冈树)下目光呆滞地齐唱“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的歌,以“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从而把手中的斧头一刀刀砍向那象征着历史、象征着古老的无辜古树,直致砍倒一个“旧社会”;为了充当“革命者”、“积极分子”而避免被历史的潮流泯灭而紧握铁锤,愚昧又不知什么是愚昧地砸向那些历史积淀下来的富于时代文化元素的一切古旧建筑、古旧门窗、古旧家具、古旧瓷器、古旧摆设,一切“旧”书籍自然首当其冲于火海。甚至,甚至还直接毁掉不少已逝去的人长眠的艺术作品般的陵墓,致使死者也无法得以安息……

好在,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页码。该认的认了,该纠的纠了,该改的改了,有的在棺材中可能早已糜烂。但时间一长,一切又未免于恍惚之中。因此,该翻的时候轻轻翻一下尘封,还是有好处的,人们认识了错就会少犯或不犯错。让人们在前行的路上,把一切错误都错过吧,错过坏,错过丑,才会与好相遇,与美同行。

是的,近些年来,故乡的变化确实很大,随着金沙江下游巨型电站的修建,相当部分的田地、村舍被淹没了,“高峡出平湖”,似乎又频添了一种新的秀美。当下,虽然故乡的村庄少了许多,很多东西不见了,人也搬走了不少,此时的一个个小村庄有点像台湾电影《海角七号》里的恒春小镇,年轻人都到外面打拼去了,每到黄昏之时显得有些寂寞,但留下的不多的故乡人依旧保持着勤劳质朴的品格和传统,辛勤耕耘,无怨无悔,节衣缩食,再穷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最好的学校去念书。他们不会说“人不能把青春无偿交付给晨风落日”的浪漫而深刻的话语,但会反反复复地教育孩子说,“人,不能虚度此生”。这说明天老了,云还年轻;人老了,心还年轻。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我衷心祝愿我曾经的老屋所在的故乡发展越来越好,随着川滇共建的宜(宾)—攀(枝花)沿江高速公路的开通,早日成为理想中的旅游目的地和梦想中的温馨家园。

猜你喜欢

八景金沙江江水
春江水暖
书法作品欣赏
我是金沙江
长相思·江水东
山歌好比春江水
溪南八景图册
明清时期新乡八景考论
北渡金沙江
金沙江上游首座电站
红色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