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似飞鸿踏雪泥

2019-06-20祝玉

牡丹 2019年17期
关键词:聂隐娘侠义唐传奇

古往今来,对“传奇”即未知的探索,一直为我国民族文学界所孜孜以求。关注妙方、异术、爱恨,希图尽探奇微;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布,到如今不许成精的调侃,从脍炙人口的“南柯一梦”到人见人爱的祥瑞“月老”……它们无不彰显人们对“奇诡”情境或是意境的诗意洞悉。

除却深沉的猎奇取向,渲染“以武犯禁”的侠道成为中华民族传奇文化的鲜明亮色:纵然韩非子将“侠”定义在“仗个人之勇武违背律令”的含义中,但是真切的文学历程中,“侠道”承载的意义远远超出“以武犯禁”所囿,渐次生发出愈发纷繁的正面意蕴。如此,唐传奇可谓是适合的代表了。

要说知名度,着眼于描绘人间故事的唐传奇,可能远不如唐诗,毕竟盛唐诗歌光芒万丈,在诸多艺术形式中独领风骚,不自然间遮盖了同时代其他艺术形式的闪光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散文如此,传奇自不必说。据实来讲,唐传奇书目相当多,代表如《玄怪录》《甘泽谣》《酉阳杂俎》,在明清笔记、小说兴盛之前,唐传奇发展确已可圈可点,诚如鲁迅所言之“出于志怪”“施之藻绘,扩其波澜”,其文采意蕴实为上乘。

古诗十九首之三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刺客列传》之后,较为精彩的侠义故事莫过于唐传奇中的奇人异事。《昆仑奴》中舍身为主的磨勒,安史之乱时为薛嵩解围的红线,成仙客无双之美的古押衙,以及他们身后繁星般的人物,倒真是符合墨子“士损己而益所为也”的侠义精神。而《虬髯客传》与《聂隐娘》则为人们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两位侠客——深浅各宜的两抹红。

《虬髯客传》讲述了隋末布衣书生李靖拜谒重臣杨素,不想为其侍婢红拂女所爱慕,两人私奔后一路奇遇不断的故事。李靖与红拂宿于太原时,偶遇来中原一展身手的虬髯客,相奉为友。虬髯客本意趁群雄逐鹿一展身手,却在见过李世民后,萌生退意,将家宅珍宝赠与李靖夫妇后远走。故事的结局,虬髯客似乎在海外重立了一番事业,李靖夫妇也是身居高堂,位极人臣。

无疑,李靖串联起整个故事,但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是紅拂女与虬髯客。唐传奇中,颇多胆识姿色兼具的女子,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对“红”这一元素的运用:《昆仑奴》中“虽死不悔、坚毅果决”的红绡妓,《红线》中女侠红线的芳名,乃至红拂女这一以物件命名的形象。

万千尘俗中,一抹红色,艳惊四座。红色,似乎在彰显主人公的风范。从一句“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将自己许与李靖,到嘲讽主人杨素“尸居余气,不足畏也”,再有面对江湖气十足虬髯客的“熟视其面”互认兄妹——红拂女世故圆滑,却又心怀壮志的形象跃然纸上。李靖面对虬髯客,即便是“怒甚”,也“未决”,透出一分懦弱书生气;而虬髯客,勇力有余,气度不足,在细微处反不如红拂女镇定自若。在如此二男衬托之下,红拂这一形象可能最为到位地阐释着“侠义”:智勇双全。时处隋末乱世,她以“丝萝”之身,渴求有所作为、立功业的“丈夫之志”,大胆离开杨素而入世闯荡,不可谓不惊人。

在故事元素上,《虬髯客传》具备了许多后世武侠文化的经典元素:部分真实的历史,豪侠儒将与美人,朝堂宫阙,乡野客栈,草莽寻仇,传授兵法……弹指间,天下风云变幻,历历在目。乱世出英雄,激起主角们入世的热情,也是侠义较为主流的表现:小,可以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大,可通墨家“非攻”之义,扶助弱小,抵抗强国,平天下兵戎。

此种侠道,如战歌阵阵,激荡一代又一代人的热血。又如那一抹红色,渴留丹心照汗青,行侠仗义是对他们生命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时代混乱的回答。无数红拂女突破自己的命运,去求“他年我若为青帝”的飞黄腾达,提升自我,也致力快意江湖。

《聂隐娘》则以一种相对冷僻、晦涩的形态向人们展现了侠道。主人公聂隐娘是节度使麾下将军聂锋的女儿。在十岁的某一天,一个路过的尼姑说了一声“问押衙乞取此女教”,便成功将她带走训练。五年归来,隐娘已是冷峻果敢的少女刺客。她夜间出行,在门口拉了磨镜少年为夫,这一切父母竟然都不再敢过问:他们的女儿,似乎已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后来,她服务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交手精、空两位刺客,最终“无复有人见”。

聂隐娘的形象,更多展现了侠客的具体行为,如训练与刺杀。剑术、攀援、击杀鹰隼、白日杀人,见字便如嗅到侠客剑上的血腥。她的经历,似乎也更合侠义内涵。《刺客列传》中的豫让、荆轲、聂政,固然引人敬佩,但报恩还义的成分反而掩盖了侠义之“道”,类似仙风道骨的根本。聂隐娘由魏博节度使转投刘昌裔,是以明辨是非的大义,代替个人恩怨的小义,更为动人——这一行为也与红拂女有类似之处,只是红拂女的行侠更多还是求个人益处。但是,这一层深意在《聂隐娘》深邃、清冷的行文下往往不为人所重。

玄妙色彩同时故事魅力之处。与尼姑修行,见山川之间百兽,在世人沉浮乱象之间,聂隐娘独似天地一沙鸥。纵然有儿女情长,也只是随意取一“磨镜少年”,黑驴白驴行于人间。实际上,她已断世间情欲,也不求俗物金帛,世情饮冰而她饮川洪。在故事完结后,聂隐娘大隐于人间躁动,云深不知处,仿佛跳脱三界,不在五行,尽显侠道风流。

前文已述“红”这一元素在出世女侠身上的象征意味。于聂隐娘而言,名中之“隐”甚和文意。它涵合了抽象的性情以及对侠义的独到理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她的形象因此高度抽象化成一种符号。她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侠客在世上的行为,从此为人所铭记。

红拂女与聂隐娘,在侠客形象上,一动一静,一明一暗。深而探之,实已超越“侠客”范畴,契合中国传统“君子”的思想追求:入世与出世,居于庙堂之高,处于江湖之远。两者各有千秋,也都因传而奇,就好像《论语》中关于乐水与乐山的关系,无对错之分,只有相对的平衡。倏而未变的,是同样一分铁肩担道义的觉悟。万里红幡阵前的白幡,千般皮相之间的自我,侠客之道,便有异于常人的传奇之处,或是高华如山巅云,或是潇洒如饮川洪,拂云涉水观之,便如飞鸿踏雪泥。

其间精彩,其间道义,涵于形象,历历在目。

(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

作者简介:祝玉(1999-),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聂隐娘侠义唐传奇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身份的瓦解与重建
——从《刺客聂隐娘》看侯孝贤的“归去”主题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诗与唐传奇的爱情观比较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
从《刺客聂隐娘》到大九湖湿地
从唐画宋摹本中说聂隐娘
展浩然之气,昭侠义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