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策

2019-06-20林波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股票市场股票

林波

摘 要: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产物,作为企业的所有权凭证,其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与股票不同,商品为人所用,两者属性差异巨大。尽管如此,股票交易过程和商品买卖过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将股票和商品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探究两者异同,从而将股票看作是资本市场上一种特殊的商品,通过商品市场的规范类比探讨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股票;商品;股票市场;高估值;基础制度;会计信息披露

一、股票和商品的本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有价证券。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与商品属性不同,股票作为所有权的凭证,其本身并不具有使用价值。股票价值来源于股票持有者对企业的所有权从而拥有的获取投资回报的权利。其价值的大小通过股票的市场价格体现。

股票和商品的以上属性差异是思考如何发展我国股票市场之对策的主要思路,股票市场本身并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投资者要获得投资回报就需要股票的市场价格有所体现,而股票的市场价格要有所体现就要求企业能为股息和红利提供持续的物质支持,股票市场的发展思路必须保证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如果仅仅只是靠财政拨款或资金的重组输入那就和商品的属性没有二致了。因此,培养企业的内生性增长机制远比外生性的扩张要更重要,这对于股票市场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思路。

二、股票交易和商品买卖

尽管两者属性不同,但是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过程与商品的买卖过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资本市场中,股票交易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资金的供需,是为获取未来回报的现时需求。股票交易存在多级市场。企业出于筹集资金的目的在一级市场上发行股票,用以支持自身的经营活动。股票交易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卖出,通过买卖差价或股利收益获取投资回报。而在商品市场中,商品生产者将商品投放市场从而获得利润,并将其用于企业的后续经营活动。将股票的发行过程和商品的销售过程进行类比,在资本市场上发行新股的企业就像商品市场的商品生产者,向资本市场投放“股票”这一特殊的商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行新股可以直接获得外源资本。而企业在商品市场上卖出商品获取利润,则形成企业的内源资本。外源资本和内源资本都将服务于企业的后续经营。

在股票的交易过程中,一旦交易者买入股票,股票就开始了资本市场上一系列的流转。商品经销商购入商品后,通过买卖商品的差价获利。从长远的角度看,股票交易者之间的买卖行为就像商品市场中的经销商之间的买卖商品,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交易者通过买卖股票的价差获利。有所不同的是,从长期的视角看,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一系列的流转,股票的最终持有者持有股票作为所有权凭证并通过股利获取投资回报,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而在商品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会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并被消耗,是一个价值消耗的过程 ( 见表 1)。

三、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退市效率低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程度有限,与欧美成熟股票市场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现阶段,我国股票的发行上市采用核准制,要求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且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证券监管机构不仅要审查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还要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以此做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这就像是在商品市场上限制哪些企业可以制造什么样的商品一样的道理。然而,如果每個企业想要制造商品并出售都需要层层审批,势必会降低整个商品市场的效率,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如果商品市场上商品稀少而消费者需求却很庞大,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商品的价格由于稀缺性脱离其本身应有的价值。正如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虽然证券监管机构层层审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垃圾股充斥市场,但是由于核准制度的复杂性,导致我国 A 股市场企业上市效率低下,造成了壳资源的稀缺。A 股市场的股票存量明显少于欧美市场,导致 A 股市场的股票被普遍高估值。并且,在核准制下,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核一定程度上为股票的发行提供了背书责任,助长了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盲目乐观情绪。

此外,我国的退市制度也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国退市标准较为单一。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很多经营不善的企业想方设法的钻制度漏洞避免退市。另一方面,引导企业退市的法律制度的执行力较弱,又使得部分企业侥幸逃脱。这样一来,退市效率的低下又造成A股市场上的垃圾股无法及时被清理。这样的现象就像是在商品市场上,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买不到,却有不少劣质商品充斥着市场,这样的市场必然是不健康的。股票市场也是如此,A股市场上市退市效率低下,导致股票存量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以及垃圾股的滥竽充数,从而造成A股股票的高估值现象。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足

在商品市场上,如果制造商品的企业伪造商品信息夸大宣传或者隐瞒商品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就无法用合理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商品市场的效率。股票市场也是如此,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当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遵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出于各种目的,如 IPO 上市或业绩的压力等等,常常进行会计信息的包装和粉饰,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普遍。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投资者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严重影响到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大大影响了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此外,与欧美市场相比,我国 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加强。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仍局限于四表一注,即使有其他方面的披露,企业也多是流于形式。然而在国际会计准则框架下,除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公允外,还会强调企业充分披露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除四表一注外,很多企业还会有详细的分部报告,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使披露的信息更加全面。

综上所述,上市退市效率低下,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股票供应不足且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 A股市场的股票交易难以达到供求均衡的理想局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 A 股市場的普遍高估值现象。

四、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对策

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程度的提高,可以类比产品市场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加快基础制度改革,把控上市企业质量

正如在商品市场上,商品会有等级之分也相应有价格的高低,但是商品生产有最低行业标准,以免劣质商品进入市场。因此,监管机构首先会对商品的质量进行把关,防止对消费者有害的产品进入市场,并且及时清除产品市场质量不合格的劣质商品。因此优化股票市场就要把控上市公司的质量,从而把控资本市场的商品股票的质量。为此,我国应当加快股票市场的基础制度改革。如,加快上市制度以核准制为中心向以信息披露审查为中心过渡。 [1] 核准制下,企业为求重组、保壳、上市而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2017 年,中国证监会以信息披露违规为主,一共开出 108 份行政处罚决定书,A 股市场上包括雅百特、九好集团、山东墨龙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而在注册制下,监督机构将采用以合规性审查为主导的监督,减少审查过程中的价值判断,从机制上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造假的动机和压力。此外,加快退市制度改革,除设定多元化的退市指标外,重点是要加强退市制度的执行力。[2]及时清除股票市场中的“次品”。上市、退市制度同步改革,才能形成股票市场的“源头活水”,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效率。

(二)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改变股票供求不均衡

与欧美资本市场相比,不论是国内外同行业市盈率比较还是相似企业市盈率比较,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具有更高的市盈率。但是一个良好发展的股票市场必然要求有充足的股票供应量以及股票价格和企业价值的匹配,就如一个健康稳定的商品市场必然要求有种类丰富的商品且商品的价格能够合理的反应商品的真实价值,即商品的供求均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国家通过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等基础性制度改革,除了把控上市公司质量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扩大 A 股市场的股票供应量,即增加资本市场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整个资本市场结构,包括鼓励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化发展,拓宽其深度和广度,从而使不同利益需求的投融资主体参与其中。比如,2017 年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拓展新三板服务范围、创新融资品种、实施挂牌公司分层、扩大做市商范围、启动优先股试点等方法推进新三板稳步发展。此外,要促进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多样化。如,2018 年 6 月 6 日,证监会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 ( 试行 )》等 9 份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支持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就以发行存托凭证的方式进行市场融资。市场多层次,金融工具多样化才能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并且要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比如,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的运行,完善外资投资环境,扩大其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多种手段共同作用,增加 A 股市场的股票供给,才能有效减少股票高估值现象,减少 A 股市场的价值泡沫,从而使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商品逐渐达到供求均衡,实现真正的价值回归。

(三)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

在商品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国家通过制定政策,一方面,努力使商品生产过程信息透明化从而实现对消费者的保护,另一方面,若消费者由于使用商品而受到损害,企业需要进行合理的赔偿并承担法律后果。从类似的角度出发看待股票市场的完善,国家应当重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除了进行股票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更要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力度,使各项制度建设相辅相承。如,国家应完善立法和执法,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强调企业的信息披露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同时要强调中介机构的背书责任,发挥好市场监督职能。并且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的违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及时惩治违规企业,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使投资者能够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提高决策有效性。 [3] 以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商品视角看待股票市场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求该商品质量过关,种类丰富,交易灵活才能真正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丁,侯凤坤.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问题、政策及展望[J].社会科学,2014.

[2]翟浩.上市公司退市:理论分析和制度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2.

[3]周友苏,杨照鑫.注册制背景下我国股票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经济体制改革,2015.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披露股票市场股票
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下半场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