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20王雁宇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导学案问题与对策高中政治

王雁宇

摘 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课程中的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多采用了导学案的形式来进行。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比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更为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主观上的学习来实现教学。利用学案进行教学的优势非常显著,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展开,在利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大降低了导学案的有效性。在本文中,简略的对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重探究轻预习”、学案教案化倾向和往往对学案的运用流于形式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学案的有效性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政治;问题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人才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重视教师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学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的教育而忽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学业成绩而疏忽了整体素质的培养等。以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现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不再一致,因而,这就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不容等候了。

在新课标中的思政课教材中,关于思政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总结。简单来讲就是要求最后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以下一些技能和品质:熟悉并掌握社会的哲学理论知识;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来对事物进行判别、分析和解决;身为即将成年的群体,应当具备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生活态度;对祖国、群体和社会都包含热情,树立起正确的三观。[1]

新课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同于以往教学中成绩第一的观念,改而更加注重学生们的素质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展示自身的创造力,从课本中到实践中,让学生由以往的客体,接受者转变为主体,主动者;教学理念的变化就要求教师工作者也要紧跟时代的变革,完成从主动教学到引导教学,从课程的践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引路人。学案导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响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社会需求所衍生出来的,具有更高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如何借助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用。

一、导学案的含义

以往人们对于导学案的含义认识的并不完善,简单的定义为是经由教师工作群体在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将新的课标作为基石来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众多资深教师的教学备课来撰写的一种方案,多用来帮助学生达成自主、自立、自强的对课程进行学习,团队研究讨论学习,对知识点进行优化。[2]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有了新地理解,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定义。从前者来看,导学案是教师用来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灯塔;从后者来看,则是学生进行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工具。导学案的存在帮助了师生共同向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运用导学案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贯彻实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所谓教学,拆开来看就是教和学两者的结合,教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学则是学生从老师处学习,只有教和学形成互动,才能称之为教学[3]。在以往的教学中,将“教”摆在前面,更有甚者只看到了教,对“学”视而不见,这就导致 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如今,我们对以往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总结,认同了教和学同等重要,只有师生之间一个教,一个学,相互沟通,互通有无,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让学生在教中学,学教师在学中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管作用,做到教学质量的大步提升。

导学案就是对这一现状很好的总结应对方案。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了师生的作用,让教师成为灯塔,指引学生自主前进,让学生成为帆船,在海洋中不断前进,了解学习、讨论研究和完成学案。因此,要想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教学的主流方向,导学案的推行势在必行。

(二)有利于实现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考虑到了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问题。

第一步,学生借助于导学案的预习功能,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这样在教师进行讲课时,学生能在头脑中先有一定的印象,并且通过教师的讲授,将自己头脑中零散的认识汇集成系统的知识、形成知识脉络,最后形成知识框架。

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因为通过对导学案的探究,学生在课前就可以找到在课程中自己的疑点难点,从而在课堂上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倘若学生没有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跟不上师生之间的教学节奏,盲目进行记忆,导致听课的效率极低,对于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这一情况在导学案的推行之中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让学生在课前熟悉课程,并且能大致地找出课程的重点,学生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也能在课堂上重点记忆,对于自己没有列为重点而老师将其列为重点的知识,学生也能给予关注。

最后,在课后复习时,学生也能有依据去整理笔记进行巩固练习。

同时,在预习--上课--复习这个过程中,学生身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主动性,不断地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团队探讨,与人交流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共同发展。因此,导学案有助于知识掌握和能力培養相结合,并且突出能力的培养。

(三)有利于全面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促进全面发展

百样米养百种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不相同。决定这一结构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环境影响,还有学生自身的作用。就学生自身而言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智力因素就是指的学生自身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就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动机、态度,等等。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比如记忆。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则更关注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解决就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使他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与同学互帮互助,在探究的这个过程中,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与同伴的交往,使他的情感态度有所提高。因此,导学案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进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出現的问题

(一)重视“探究”,忽视“预习”

在运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将注意力放在了课堂之上的学习探究,无形之中就忽视了预习工作,学生正处于模仿他人的阶段,自然而然也对预习不加以重视。有的学生只把导学案当做是书面作业,随便的填写完整就不管了,甚至还出现抄作业的现象。

学生们不能很好地使用导学案,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当然也就对课前预习新课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过程。学生只是对学案中部分答案有印象,却不能形成对整节课的把握,当然也就不能对自己接受的程度有正确的判断。这十分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影响到了教师讲课进程。

在教师看来,学生能够完成导学案就说明经过了预习才能找到答案,那么学生对新课也一定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没有通过导学案达到教师预想的效果。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双方信息交换的不平等,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问题。

(二)导学案的利用往往流于形式

首先一点,在上一条中提到导学案的利用轻视了预习过程,在这里就不进行赘述。

第二点,课堂探究形式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所谓课堂探究,就是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将自己对内容的想法与其他人的观点相互碰撞,最终得出答案。

但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首先,课堂探究成为部分同学的主场,其他的同学并没有参与进来。每个班都会有学习优异的同学,或是课堂表现非常积极的同学,很多时候,课堂探究都是这些同学在参与。因为这些同学的反应会更主动,更明显,会更吸引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所以有时会打击到其他同学。其次,课堂探究的效率不高。教师的注意力大多放在活跃的学生身上,其他学生就会在探究环节中做一些和学习没有关联的事情。再者在课堂上面对难度不一的问题,学生的反应也不同,简单的问题大家就积极思考,但遇上有难度的问题,学生无形中就会抗拒。这样的现象就无法对学生的思考力和解决事件的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

(三)导学案成为教师的教案(存在导学案教案化的倾向)

导学案虽然是众多资深教师合作所出的教学方案,但是并不能称之为教师的备课教案,它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来设计的;而教案则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有的教师认为有了导学案就不需要做教案了,这样显然是不对的。一旦将导学案发展为备课教案,那么教学工作就同之前的教学形式没有了大的突破,对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都加以限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四、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导学案运用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1.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教师要努力转变课堂的气氛,向学生们介绍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引导学生们转变自己对学习的态度。

让学生们认识到新课改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自己走,自主学习探究,在面对学习上的疑难之处先自行研究,团队探究,教师则及时地把控方向,提点学生。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中脱离出来,做到主动学习。

同时,在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要有顺序的一步一步进行,突然对学生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学习是不科学的。首先,要对向学生传递如何自学,怎样自学,引导其探索适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刚开始对自主学习肯定是不熟悉的,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学,借助翻阅资料来进行辅助学习。逐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逐渐的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发现新知,掌握知识。教师要借助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情景教学,不断提出问题,去引导学生不断更深入的思考,研究。

2.重视学生合作学习

以学案为依托的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小组合作为前提的。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学生集思广益,得出更完善的结论,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也有助于不同小组之间彼此良性攀比,激励进步.

在对于小组的安排上,也应注意:

第一,要合理地对小组进行分组。分组的一大标准就是保持小组内部的人员互补,但是各个小组则是要水平一致。这就保证了小组内成员可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小组外形成竞争。小组的人数也要适当,人数过少不利于互助,若人数过多则不利于管理。

第二,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明确。教师在划分完小组之后,应对小组学习有一个讲解,向同学们介绍如何才能利用好小组,小组合作应如何展开,让学生对小组学习有初步的认识,而不会盲目的进行讨论。

第三,小组长的选任和培训。小组长是小组的领头人,通常一个小组长领导的是否合理就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能更好的提高他的能力,能使他更好的为组员服务。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1.加强集体备课,实行评课制度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们集体进行备课,就会无形之中查缺补漏,教学深度更进一步,最终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案。在集体研讨下形成的学案必定是精益求精的。并且每位教师的习惯不同,教学风格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这些不同在研讨中也会给予教师们不同的想法,促进教师的创新。

实行评课制度则要求教师们组成小团队,经常进行交流。每位教师的优势可能存在不同,在评课过程中,吸取长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扬长补短。

2.及时点评,适度激励

第一,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记忆情况和学习进度及时进行点评,否则,时间一久,学生对于情况不是很清晰,这时对他进行指导的影响的不大。

第二,教师也需要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放任不管。

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自己,都要进行适度的激励。实践证明,适度的激励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进步。

(三)增强学案的有效性

1.重视学案的设计环节

第一,学案的设计要有探索性。学案的关键就是对问题的探索。在问题设置上,不能太简单,太轻易就解决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考,要设置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无形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解决事情也就更加地得心应手。

第二,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一份好的学案要能表现出所学内容的架构,要使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案的问题设置上有层次,设置问题要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分层设置,既要关注到优秀学生,又要关注到一般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重视学案的应用环节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案的利用情况,对于学生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反馈,学案是偏难还是便易,针对学生的反应对学案的设置进行调整。导学案模式并不是固定的,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真正的利用起学案,将学案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并非是把学案当做一个任务去完成。

五、结束语

导学案的运用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之下的教学工作,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去建立自身的能力、学识和感情观的三维发展。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自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态,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创新的加入到学习中来,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现。虽然,在利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出現了一些问题,但是导学案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改进导学案的形式,结合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情景来不断优化,让导学案具备更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提升教学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仍要不断研究和学习对导学案的高效利用,借助这一模式,来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由此可见,在将来,这一课题仍然是教学研究者的一大方向。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S].2014:3.

[2]周慧军.初中语文学案编写与实践应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1):5-6.

[3]张永锋.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指要[J].时事报告,2013(1):112.

猜你喜欢

导学案问题与对策高中政治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