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南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探析

2019-06-20闫重金

青年时代 2019年14期

闫重金

摘 要:义务教育不仅是国家教育机构监管的重点,还在社会中得到足够关注。新疆南疆城乡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平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促进教育工作均衡发展,需珍惜教育改革的机会,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本文站在教育管理视角,主要针对新疆南疆城乡义务教育的现状及一体化发展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疆南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稳定发展,首先要明确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为了实现新疆南疆义务教育工作快速发展,需站在社会学角度分析,根据当前义务教育的现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1]。根据教育工作开展现状,考虑义务教育教学创新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教育能力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便于提高对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以此构建一个完善、相互沟通的义务教育改革机制,利用管理制度更好的约束教师和学生,有助于为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介绍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反映的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遵照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的讲话内容,需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以国家领导人为核心,及时明确义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一体化指的是教育改革的融合方式,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坚持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保证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代表的是:教育体制与教育资源的融合,是现代城乡教育中的主要措施。

二、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社会对教育工作投入了更多精力,这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推动新疆南疆地区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需要积极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比如构建义务教育一体化,让教育政策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3]。注重对教育政策的了解和掌握,坚持以学生需求为目标,加强对教育模式的创新,将管理制度与教育工作创新相融合,这有助于增强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并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三、现阶段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 新疆南疆地区来说,教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与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一定联系,如果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从当前情况看来,一些学校在开展义务教育工作的环节,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了解的不够深入,意识不到统一配置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教育经费定额不统一,未将资源配置纳入义务教育管理范围内,从而影响到义务教育效果[4]。

教育能力有待提升:构建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环节,部分人员自身缺乏自学意识,未能在工作之余加强专业知识吸收,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平时工作中未采取有效方式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没有意识到个人能力对整体教育工作的影响,因为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制约,无法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构建提供有效指导。

教学条件有待改善:义务教育背景下,新疆南疆地区在教育工作中时常受到教育条件限制,比如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专业化的锻炼、健身器材,运动场地有限,运动区域堆放着一些杂物和废旧设备,学生运动区域面积不足[5]。日常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的平台和机会,过于重视理论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参与运动和锻炼的热情不高,同时还失去了学习兴趣,不利于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顺利开展。

四、新疆南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

(一)掌握工作重点

为了让相应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运用,需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时把握个人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增强责任感。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对教育部门总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比如将教育内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进行科学调配,有助于细化教育任务[6]。立足于实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促进教育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从经济形势角度出发,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珍惜义务教育的机会,便于适龄儿童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对新疆南疆地区教育工作来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对现代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至岗位工作中,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每个学生在基础上的差异性。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作用,将教育资源进行区域划分,以保护大众的受教育权利为主,坚持走创新教育的道路,为教育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参考意见,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对学生提供完善的义务教育服务内容。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为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友好交流,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根据教育现状,注重对教师晋升制度的改革,了解当前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如:个人原因、薪酬原因等,依据实际情况,对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进行有效调整,以解决当前问题主。加快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及时补足师资,打破原有的固定教学的模式,及时形成综合性、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技能型教师,注重对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测试,以定期考试的方式增强全体师生对团队建设的重视程度[7]。及时整合教师资源,加强对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稳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掌握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在综合考察的情况下,提升教师整体的工作能力。考虑不同教育环境下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动态,

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教师队伍与学生充分结合起来,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更好的展示出师生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改善教学环境

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器材及技术,构建义务教育实践室,以科学实验室、技术探讨、专业知识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义务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根据义务教育工作需求,注重教育工作改革,为学生提供科学实践的机会,便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比如购置教学设施的环节,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将学生提出的意见作为购置教学设施的参考,努力创造实践的教学环境,加强内部环境改造。配置更多的教学器材及设备,先规划再行动,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及时营造科学育人的优良环境,在环境氛围影响下,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高了,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有效提升。重视校园内部扩建,充分利用国家拨款,认真做好义务教育环境的改造工作,尊重学生需求,创造浓郁的学科氛围,合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进一步扩大运动区域面积,有助于学生自由锻炼,快乐学习学科知识。

(四)熟悉教育扶持政策

利用教育部门资源,广泛开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活动,加强教育方面支持,及时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和信息服务体系,针对教育现状,注重留守儿童保护机制完善,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系和帮助,尽力给留守儿童送温暖,采取多种方式强化义务教育。政府部门加大对教育工作的协调力度,更多的了解义务教育现状,加大过程参与力度,给予教育工作更多鼓舞,及时构建教育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便于实现对教育专项资金的有效监管,确保每笔教育资金的合理运用。

(五)管理体系创新

为改善当前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情况,需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注重管理体系完善,主要对教师编制、人员经费等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当前发展进度,制定完善化的奖惩机制,对岗位聘用和教师考核等的工作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将教育工作由强制管理向主动配合管理的方向迈进,这为新疆南疆教育工作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度保障下,教育部门工作有序进行,并以联动机制的形式,提高义务教育在城乡教育管理中的关注程度,制定专项资金控制机制,指定专人对财政拨款进行严格监管,真正考虑学生的感受,将义务教育落实在细节工作中[8]。

(六)提高教育水平

采取以城帶乡的战略措施,紧跟义务教育工作的步伐,平时工作中,注重对义务教育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教育能力为主。在指导学生的环节,及时引入新知识,新设施,丰富课堂教育内容。为快速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致力于教师专业培训,采用一体化的思维,形成规范化的义务教育体系,教师之间注重专业知识探讨,真正发挥个人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与学生构建和谐、优良的师生关系,便于学生参与到义务教育管理中。课上在于学生沟通环节,注重总结教学经验,课下与学生互动时,充当学生的知己、好友,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学能力的提升方法,学生发表个人看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介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在此基础上,了解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现阶段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实地,努力创造更为优良的教育环境,及时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注重对义务教育知识的学习,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在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时,义务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玲,黄宸,薛二勇.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估研究[J].教育研究,2017(03):40-47.

[2]白亮,万明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县域学校布局优化的原则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8,v.39;No.460(05):38-43.

[3]齐军,赵可云.论大数据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助推作用——基于空间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4):23-23.

[4]吴俊清.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9):5-7.

[5]薄建国,李路路.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6):62-67.

[6]范增,吕弼顺,邵军波,等.边疆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以延边地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8(6):13-13.

[7]张雅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8(2):110-116.

[8]刘丽丹,刘俊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与破解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7(7):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