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训练策略探究
2019-06-20王涛
王涛
摘 要:田径运动训练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田径运动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训练过程来看,训练方法、技巧和训练时间的关系,往往决定训练效果。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有直接关系,考虑到大学生身心、生理条件,需要革新田径训练理念,完善田径训练教学体系,把握好训练内容与强度,关注训练恢复与调控,来提升田径训练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田径训练;发展对策
在高校田径运动中,如何把握好训练量与训练强调的关系,使其更好的突显训练效果,增进学生田径运动良好体验。训练量是对某项运动所进行的运动时间和数量,而训练强度是完成训练量的速度。以短跑运动为例,训练量可以表示为跑步的路程、以及所用时间,而训练强度则表现为完成跑步的速度。可见,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具有反比关系,当训练量越大时,训练强度会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立足田径训练教学,就训练策略的选择和应用,需要考虑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条件,优化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提高田径训练质量。
一、田径运动训练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在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中,田径是重要内容。开展田径训练教学,一方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从田径训练中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其意义表现在:一是田径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锻炼是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而田径运动训练更具优势。田径运动关注跑、跳、掷等基本素能的发展,而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出现滑坡,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焦点。借助于田径运动训练,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向户外,参与到阳光运动训练中,在奋勇拼搏、挑战自我中强化身心机能,收获愉悦心情,促进全面协调发展。二是田径运动训练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大学生优秀品质结构中,人文素养占主要地位,而审美、心理、态度、道德、修养等又是构成人文素养的基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不仅强化对身体素质的锤炼,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发展。如吃苦精神,挑战意识、合作品质、抗挫能力等,都可以从田径运动训练中得到强化和发展。三是田径运动训练有助于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停留于知识、技能的训练上,还要关注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挖掘田径训练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从田径训练中获得系统化指导,逐步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二、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突出问题
(一)田径运动训练定位不明确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田径训练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传统观念将运动训练作为运动员的一项任务,对于大学生而言,似乎并未将之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因此,忽视田径训练,甚至放弃田径训练成为田径教学的普遍现象。高校体育教育,没有中学所要求的考核压力,但进入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训练的开展。田径运动除了正常课程教学外,还要贯穿田径训练。不过,对于田径训练,也存在一些认知误区。一些教师认为,田径训练就是让学生自己多吃苦,多花时间去运动即可。然后,田径训练除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外,还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以及学生间的团队协作。通常,在田径训练中,教师未能给予科学的指导,未能结合学生身体条件和实际,制定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导致田径训练随意性强,难以保证田径训练效果。
(二)对田径训练缺乏科学认知
从高校田径教学实践来看,田径训练认识不足,还表现在重体育成绩,忽视日常训练上。很多学校虽然也制定了关于日常训练量、训练强调等要求,但很多情况下是由教师自己根据经验来制定田径训练任务,缺失可参照的标准或制度。田径训练总体上重视不足,导致田径训练学科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反而给田径运动带来重创。为此,关注田径训练的必要性、科学性发展,是促进田径运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要求。
(三)教师未能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
在田径运动中,教师是推进田径训练的主导者,也是影响田径训练效果的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田径训练内容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的引领。事实上,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对教师的依赖度是很高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田径素能的综合性发展。教师在学生田径训练实践中,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重视教师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及时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才能提升学生田径训练水平。
三、完善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田径训练管理,构建合理田径训练方案
推进田径运动训练体系化建设,需要重视田径训练,特别是从田径训练制度建设上,将田径运动教学与田径训练制度相结合。同时,围绕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条件的调研,优化田径训练目标和具体训练内容,减少因田径训练而带来的疲劳感、紧张感,增强大学生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借助于田径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训练方法,增强大学生田径训练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田径训练制度化减少,要结语大学生生理机能条件,合理制定田径训练方案。过去,田径训练往往以教师的经验为主,忽视田径训练的科学性、适应性。教师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了解、多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度优化和调整田径训练计划,处理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提高田径训练教学质量。
(二)细化田径训练内容,把握训练质与量
在田径训练实践中,训练的“质”就是训练的强度,而“量”是田径训练的数量。过去,在田径训练中,通常以某一段时间、某一地点所进行的训练量来作为参照,日常训练则是对训练的量進行累积,而非对“质”的提升。这种训练模式,反而会带来学生肌肉疲劳,甚至影响训练目标的达成。日常训练是对“量”的积累,训练强调就不能提升,训练水准一直处于某一水平而无法突破。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田径训练没有成效,身体素能、机能得不到有效的舒张,在面对田径比赛时会感到紧张和压力。因此,教师要关注田径训练“质”与“量” 的关系,合理安排运动量,革新田径训练模式,保持良好的运动惯性,确保学生田径训练成效具有稳定性,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成绩。
(三)关注田径训练与专项训练的结合,提升田径训练水准
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对训练任务的设定,除了保证“质”与“量”外,还要关注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合理搭配。所谓专项训练,主要从某一身体潜能开发上,突出训练的强度,而强化训练,主要关注学生身体机能的良好状态。当然,专项训练如果运用不当,可能带来训练太专或太泛。训练太专的专项训练,无法兼顾学生身体机能的全方位发展,导致肌肉反应过于集中,影响身体的平衡。训练太泛的专项训练,也无法兼顾肌肉的强化,导致训练分散。所以说,在处理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将两者进行良好结合,利用一些专项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再借助于强化训练来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尽可能从两者的互相结合中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运动素质。另外,对于专项训练时,还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避免专项训练强度过大。
(四)注重田径训练的调控,促进学生体能的有效恢复
田径训练在实施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是训练后的恢复不当。无论是专项训练还是强化训练,都要注重对学生体能的良好恢复,不能过于关注训练模式,过于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导致训练过度,这些是不值得提倡的。在田径训练中,要处理好田径训练与学生体能恢复问题,只有保持良好的、持久的体能,才能提升田径成绩。通常,田径训练不能超过身体的负荷,而一旦超过人体负荷,则需要进行有效恢复。运动恢复分为自然恢复、人为恢复两种。前者所需的恢复时间较长,而人为恢复效率会更高。在平时训练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借助于人为恢复方法,保持自我体能处于良好水平。不过,对于人为恢复,也非独立于训练过程之外,从身体体能消耗与恢复的交互关系来看,恢复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即部分恢复、完全恢复、超量恢复、累积恢复。通常,在进入恢复阶段时,切忌进行超量恢复提前。对于田径训练后,不能采取快速补充能量方式,讓身体恢复到原有水平。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过多使用超量恢复,反而会降低身体自身的恢复机能,时间一久,会带来对人为恢复的过度依赖。所以,在改善学生田径训练机能恢复方案上,要注重田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与身体恢复的关系,不能超量恢复,颠倒“练”与“养”的关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及体能恢复实际,优化田径训练计划,促进田径训练方案科学、有效。
四、结语
田径运动训练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实践时,要把握田径训练内容、方法、目标、体能恢复的关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顺应田径运动训练一般规律,制定和完善田径训练教学计划和方案。一方面,教师要重视田径训练教学,关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增强田径训练“量”与“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要围绕田径训练目标,细化田径训练教学方案,把握好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合理调配、科学调控训练恢复。田径训练教学要坚持长期性、渐进性特点,要在训练教学中多反思,多积累,促进田径运动训练科学、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亮.试论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104-105.
[2]李俊勇.田径短跑摆腿训练的相关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07):42-43.
[3]王欣.大学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方法[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