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2019-06-20陈兰兰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情况概论

陈兰兰

摘 要:通过调查,弄清了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概论”课;教学情况;分析报告

一、前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科目之一,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和政策性都非常强的理论课,也是最具有与时俱进特质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对本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滋生抵触不满情绪,学生满意度不高,教学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普遍现象,这将严重影响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对世情、国情的判断,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将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基于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我校——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1459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力求全面深入地了解我校概论课教学情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通过我校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精心钻研、勤于教学,“概论”课在教学实效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概论”课的重要性有正确认知,能积极约束和督促自己学习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通过“概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可行和可行的约占96.0%,这表明学生认可“概论”课的重要作用。学生认为“概论”课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的占32.76%,有帮助的占55.93%,说明“概论”课对学生今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调查还显示,学生对“概论”课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占82.66%,说明“概论”课在我校非常受欢迎。学习“概论”课的主要原因,54.28%的学生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说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获得成长,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因为受老师讲课内容吸引或是获取学分,只有2.6%的学生是受学校纪律约束,说明学生被动来上课的较少,积极主动的占绝大多数。“概论”课的出勤率达到八成以上,52.91%的学生在“概论”课课堂的表现认真听讲做笔记,77.93%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但是还有21.18%学生的不太了解,说明学校在理论知识教学上达到了一定目标,但是还需努力。

(二)对“概论”课教师授课方式评价较高,课堂参与率不断提升

调查显示,有93.15%的学生对教师不定期采用演讲、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分享、知识竞赛等课堂活动或教学方法感到满意,认为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这说明课堂活动不是可有可无,不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是必不可少的,恰当而必要的课堂活动能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67.93%的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如教师课堂上组织的案例讨论或是学生课后制作电子课件并在课堂上自当小老师讲解等等。

(三)对信息化教学接受度较高,乐于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学习

调查显示,88.42%的学生认为教师通过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使用网上课堂签到、预习、复习、讨论、提问等,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这说明学生认可、接受信息化教学。对于建立思政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网上云班课等的看法,94.93%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便于交流和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九成以上学生乐于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学习,但仍有5.07%的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没有意思。同时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同学认可并接受信息化教学,但是他们也不排斥传统教学,47.36%的学生认为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或可以凭借一支粉笔把课讲好。

(四)实践教学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调查显示,目前学校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上仍比较单一。一方面,课堂上实践教学形式不够多样化。虽然课堂上有16学时用于实践教学,但是除开演讲、辩论、朗诵、知识竞赛等外,还有一半的实践教学是视频赏析。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较少。目前学校社會实践的主要方式是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时间、车辆、安全等因素,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不能做到全覆盖。在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建议中,有超过两成的学生提议要注重社会实践,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五)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不能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调查显示,有40.85%的学生认为当前“概论”课期末考核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目前,我校“概论”课考核内容包括日常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查三部分。尽管这三者在考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凸显的问题也很严重。“概论”课大多是大班或中班上课,学生人数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老师难以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有准确的判断。平时作业次数少、量少且有一部分学生在网络上复制粘贴完成作业,教师难以单凭几次作业判断学生成绩。期末考查大多是一些主观题或一篇论文,批改人主观性较大,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综合成绩,而且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大,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过程不重要,学习结果很重要的错误印象。

(六)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容易造成空洞说教

针对“概论”课理论性强的特点,54.01%的学生表示,“概论”课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热点、难点,避免空洞说教。超八成学生反感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输,他们希望教师能更多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讲解的内容有教材以外的新东西,讲解的理论能有滋有味,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对策研究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概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必须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只有内容吸引学生对学生有用,学生才会抬头。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教师要自觉学习党史、名人传记、历史文献,时刻关注新闻,并能结合理论知识分析时事热点。其次,教师要定期参加培训。发展日新月异,理论也要与时俱进,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并接受前沿理论和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培养自身人格魅力。学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上某一门课,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无论是睿智、幽默、沉稳、大气,还是阳光、可爱、才华横溢、激进,都是教师鲜明的特征,让这些特征充分发挥,熠熠生辉,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猜你喜欢

教学情况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培养学生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云南省中职学校特聘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车联网技术概论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