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突发暴力事件情感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9-06-20何万莉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情感分析学生管理

何万莉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多发于中小学生等弱势群体中,而针对大学生的平辈群体暴力问题的研究极为少见,本文以校园突发暴力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校园突发事件;情感分析;学生管理

高校突发事件是在一种紧急状态下发生的,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目标发展,对师生产生深刻影响,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以“校园暴力”为主题在CNKI中国知网上检索近五年的文章,发现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发表的文章共计557篇,其中2016与2015年同比增长高达124.64%,达到最高点;2018年与2017年同比回落34.44%,跌入最低点。“校园暴力”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理论界对“校园暴力”的界定众说纷纭,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的定义是:“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我国学者徐久生提出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简言之,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均可界定为校园暴力。”①校园暴力行为三大关键因素:一是发生地不仅包括校园,还包括了校园周边辐射范围;二是施暴对象包括师生等高校人群;三是暴力内容包括身体和心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农村学生获得的优质教育机会较为有限,他们更多进入二、三类高校②。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为主,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目标是描述发生校园暴力突发事件的农村90后情感脉络,从情感视角为高校应急突发事件提供相关对策。访谈对象包括来自J学校、M学校和MZ学校的本专科生10人。他们均来自农村,属于追随进城务工父母成长的90后。

一、校园突发暴力事件情感源头

二十世纪初,以德国社会学家舍勒(Max Sheller)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家从情感的变化进行解释,怨恨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由外在的纠纷到积怨、隐忍、比较、内心精神世界的崩塌、价值颠覆直至暴力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怨恨情绪,势必引发严重后果。

2014年4月,高校学生C在教室上课期间遭到社会青年X背后突袭殴打,引起任课老师和同学们恐慌。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和校园保安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事情起因于三年前的高一,两人曾经同住一个宿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两人打过一架,X从此记恨在心。学期结束后,C转校,X到社会打工。徐某刚失业,讨薪无果,得知陈某考上了大学,心理不平衡,决定对陈某进行报复。

令人不解的是C和X之间没有利益矛盾和感情瓜葛,学生C平时乐观开朗,人缘极佳,从未与人结怨。

X的怨恨情绪发生于三年前高中宿舍的纠纷,受到C的伤害,由于不能立刻做出回击,只好“咬牙强行隐忍”,失业、讨薪无果成为压在X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恼恨、嫉妒、无能感、隐忍和怨恨的情绪到达极限,X自身的道德和价值体系正逐渐被负面情绪侵蚀,怨恨便成为日常纠纷转向暴力的助推器。

二、突发事件对受害者的伤害

2018年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校园暴力》显示, 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伤,38.5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伤,27.9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微伤。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绝对不容忽视,暴力是怨恨堆积的爆发,情绪的宣泄,受害的对象包括了直接受害者以及旁观者,对于直接受害者来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心理上的创伤。上述案例中的C谈到对于X的报复还心有余悸。

W在众人眼里是个乖巧的女孩,却在毕业前跟宿舍同学大吵一架还动了手。W哭述她的委屈:“宿舍同学经常排斥我,班里有什么通知或者有什么作业从来没有告知一下,宿舍卫生都是我一个人做,我一开口宿舍同学就全体批判我,我也不想搭理她们,反正就是跟宿舍同学合不来。”最令W伤心的是,有一次晚上,W刚从市区兼职回来,忘记带钥匙,一直敲门就是没人开,那晚,天气很冷,也没吃饭,感觉特别心寒。后来敲门的声音吵到了隔壁宿舍同学,隔壁宿舍的同学帮忙敲门才开的门。从此不再对宿舍同学有任何好感,这个事情在W心里种下了怨恨的种子。后来,因为舍友弄湿了她的衣服,引发了争吵最后爆发了所有的积怨。

W由于口音比较重,对此也比较敏感。母亲没文化,也不会说普通話,主要在家照顾孩子,家庭负担重,兄弟姐妹多,为了谋生全家从农村搬到县城,家庭收入仅靠父亲在外打零工。她认为跟父母沟通没什么用,反而让家里人担心,跟同学讲,怕别人笑话,所以很少跟家里人联系,更不会跟同学倾诉烦恼,只好默默地忍着。W受到了多次冷暴力,没有得到及时安抚和调节,容易陷入敏感、焦虑、恐慌。

严重的会造成抑郁、自卑甚至自残、自杀等心理困境难以自拔,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甚至伴随终身。

三、应对校园突发暴力事件策略

校园突发暴力事件,具有突发性,来势凶的特点,在事件爆发情况下,把握好“黄金一小时”的快速处理原则,避免不良后果。更为重要的是日常的预防工作,其思路是:暴力的起点来自于怨恨,怨恨情绪需要积极疏导,让更多个体收获认可、尊严和价值感,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向上的力量,成为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力,才能正在将暴力情绪消弭于萌芽状态。

(一)校园突发暴力事件短期应急策略

1.第一时间控制现场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把握好“黄金一小时”的原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同时安排学生干部和学校安保人员控制局面避免受害者进一步受伤和事态扩大,及时跟上级学生管理人员汇报情况,启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2.加强校园舆论引导

据不完全统计,突发事件舆情恶性膨胀,90%的事件都与官方介入不及时有关,在当今网络信息高速传播,最佳处置时间缩减为“黄金一小时”。官方媒体及时介入,积极把握话语主导权,正面引导,避免各种虚假消息趁虚而入,制造舆论压力,激起不明真相的“乌合之众”的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怨恨情绪,造成群体事件。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关注校园舆情,透过感性的虚拟世界进行理性分析挖掘学生背后的真实情感诉求,及时正面回应学生诉求。同时,不断提高校园舆情处理能力,净化信息,做好校园舆情监察和疏导。

3.做好后续善后工作

及时联系当事人家长,沟通细节,征求家长处理意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减轻工作难度。关心学生,安抚受害者情绪,安排班委及宿舍好友陪伴,同时为之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使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二)校园突发暴力事件日常防范点

1.关注学生积极疏导负面情绪

情绪恰似水闸,宜疏不宜堵。情绪持续时间短暂,也容易表现出来,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特别要留意学生情绪异常情况,比如学生连续几个夜晚无故大哭、连续好几次莫名大笑、连续多次莫名愤怒等,宿舍或者身边的同学、好友能够最快察觉出来,辅导员就要及时了解情况、做出预判,及时妥善处理。

2.加强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

情绪到情感的转化需要互动来维系。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不可小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背后隐藏着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互动结果预示了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积极拓宽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反馈途径,比如:官方的微博、微信、信箱、接待日、心理咨询、宿舍长反馈机制等。通过双方充分互动,情感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获得学生的信任。

3.建立师生共同情感促成共识

众所周知,改变观念容易,改变信仰很难。信仰是每个人的定海神针,扎根于心灵深处的深厚情感。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接触的时间不长,难以建立深厚的情感,但可以依托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谈心谈话、与学生交流座谈、走访学生宿舍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生活难题和情感困惑。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促进学生将个人意识融入主流意识,个人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促进情感认同,激发学生积极的集体行动力。

注释:

①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5 页。

②李春玲:《“80 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2014 年第 4 期。

参考文献:

[1]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09):185-190.

[2]方益权,张浩,易招娣.我国校园外来暴力及其防治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19-26.

[3]陳荣武.校园外来暴力与安全空间[J]. 当代青年研究,2010,07:9-17.

[4]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09:185-190.

[5]魏久明.校园中的暴力犯罪[J].中国青年研究,1998,03:20-22.

[6]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

[7]金占勇,田亚鹏,张洋.突发灾害事件网络舆情特征分析——以6·23盐城龙卷风事件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2):72-78。

[8]王云海,秦东方.基于勒庞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63-66。

猜你喜欢

情感分析学生管理
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的评价对象抽取研究
在线评论情感属性的动态变化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