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2019-06-20丁增辉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

丁增辉

摘 要: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所以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借此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但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即使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为此,笔者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途径,以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有效实施

目前我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较过去相比有明显下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专业知识学得再好也无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应受到重视。体育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高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没有打破传统的不重视体育的教育观念,这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为学生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提高运动技能的效果。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还是倾向于将体育运动的技能方面的知识点和技巧直接灌输给学生,上课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体育测试,而不是增强体质。这种观念影响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1]。体育教学本就应该以实践为主,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厌烦,失去兴趣。这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这个社會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高校学生时刻面对着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步入大学时,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临近毕业又要面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光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众多的课程中,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是最低的。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即使是由目标那也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重视体育锻炼的终生体育思想观念。

(三)教学方法不当

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上给学生安排好该完成的任务,然后进行相应的测试,看看是否达标。这其中丝毫体现不出学生的意愿,没有几个体育教师会真正关心学生们对哪项运动感兴趣或者说擅长哪方面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一刀切”,所有学生统一学习一样的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完全忽略,学习效果自然不佳,体育成绩也难以提高[2]。

(四)课程安排不合理

高校在安排体育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而且安排的体育项目很少,往往局限于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较为大众化的运动项目。很少有学校会在体育课上安排街舞、高尔夫等运动项目。还有课时安排也不够,基本上是一个星期两节课,教学时间很有限。

(五)教学场地受限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建设的是教学楼、宿舍楼,大部分资金都花在引进实验器材和优秀人才等方面,对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的关注是极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能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不足,体育教师会更加倾向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尽量减少学生的实践课时。例如,一堂教学生打羽毛球的体育课,羽毛球馆的球场只有那么4个,而学生确有40多人,不可能每个同学都上场实践,如果轮流教学,那么时间有不够。教师只能选择让所有人都拿着一只球拍,直接教授理论知识和技巧,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理论与技巧的学习中,很少有时间让学生上场实战。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树立终生体育观念

终生体育,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一生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3]。树立终生体育意识首先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只有教师先树立了这样的思想观念,才能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终生体育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最终使他们树立这个意识。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别说是学生,即使是教师都没有树立终生体育意识。所以,高校首先要从教师抓起,督促教师深入了解学习终生体育观,使他们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并且将这一观念渗透到平常的体育教学中。其次,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举行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重视体育运动。还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体育锻炼的有益性知识,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

(二)明确和创新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明确一个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考虑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学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明确好体育教学目标,规划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大纲,并且严格贯彻实施。高校还要打破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的观念,创新体育教学目标。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能力也纳入新的目标体系中去。教师则应该根据大纲做好本职工作,将每一个环节都实施到位。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一些技巧方面的内容。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合当代的大学生,如今的学生通过网络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在他们眼中的权威性被大大削弱。教师如果还是采用单纯的讲授法教学,只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为教师讲授的知识在现代的学生看来是上网随便一搜就可以获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自己去看要听老师无聊的讲述?所以,教师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在注重“教”的同时还要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学”,将学生摆在体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育教师也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借助视频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的体育动作技能[4]。观看视频比直接讲述更加的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起来就有了效果和价值。

(四)优化体育课程结构

多年来,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一直没有得到优化创新,还保持着原状。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单一,内容固化,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被提前安排好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高校要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推行必修与自选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在完成必修的学习内容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的考试机制也要改变,必修与自选的体育课程都要进行测验,考试的最终成绩不能只由必修的体育课程决定,学生自己选择的课程也要算入考试成绩,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选修的体育课程不够重视,使他们能真正学到体育知识技能。同时,学校还要开设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教学内容多样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五)坚持实事求是与追求高效的教学原则

在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者探索出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获得有效的实施。其中一个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者在使用某一教学方法時,必须考虑到该方法是否适用于要教授的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体条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等硬性条件。例如,当体育教师准备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教授羽毛球课程之前,必须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同学是否有一定的羽毛球学习基础,能够与教师在对打时学到相应的技能。另一个原则是追求高效。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兴趣,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教师在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重效率,不能单纯的为了营造一个热闹的学习氛围而盲目的开展过于形式化的教学。看似热闹的教学氛围并不能代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为目标,注重教学效率。

(六)加大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

再好再多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硬件设施做保障,也是难以实施的,因此,高校应加大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首先,有了足够的资金,就能够建设更加广阔的体育教学场所,有了足够的场地,教师就不必再为场地不足而发愁,可以放开手脚,采用自己想用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不必一直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体育技能。其次,有了足够的资金,高校可以购置更多的体育器材以及更加先进的设施。这能给教师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安全的学习设施,防止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状况。再次,有了足够的资金,高校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员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体育教学。

三、结束语

体育是强国之本,在新时期党和政府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大力建设体育教学设施,为体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同时,还要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终生体育理念,促使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总之,要使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从多个方面下手,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 No.406(12):86-87.

[2]彭恩.高校体育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初探[J].运动, 2017(24):76-76.

[3]柯海宝.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 2016(74):9-9.

[4]牟建华.试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方法及改革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11):143+145.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