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体能训练在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积极作用
2019-06-20王涛
王涛
摘 要:篮球运动中技术、战术、体能是三大关键点,尤其是体能训练是贯穿整个篮球运动的始终。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竞技性、挑战性、对抗性特点,颇受大学生欢迎。但在篮球运动中,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可能会出现身体机能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在激烈性竞技篮球运动中,膝关节受伤、起跳、落地带来的股四头肌收缩引发髌骨、股骨周边软组织挫伤等机体损伤。因此,从防范和避免篮球运动机体损伤视角,加强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明确体能训练的内涵,并就篮球运动可能出现的损伤、成因进行归纳,提出体能训练对防范篮球运动损伤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预防损伤
在蓝球运动中,跑步、跳跃、投篮是三大基本动作。篮球运动竞技性强、对抗性要求高,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可能带来机体的不同程度损伤威胁。据统计,接收篮球训练3年的运动员,有86%的运动员有机体损伤经历。其中,膝关节损伤占61%,踝关节损伤占26%。因篮球运动项目本身具有激烈对抗的特点,而针对性的开展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来预防和减少篮球运动损伤,促进篮球运动健康发展。
一、体能训练的内涵与篮球运动中损伤的主要表现
体能训练是任何运动项目中都必须要重视的基本内容,通过必要的体能训练,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降低和减少发生机体损伤的概率。体能训练,简单讲就是开展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各类训练活动,加强对身体各组织、各重要器官活动能力的训练。如对运动项目中身体基本能力的训练,有耐力训练、强度训练、灵敏度训练、力量训练等。在篮球运动中,对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能力的训练,来增强学生的篮球运动专业能力。体能训练是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学生运动安全,防范运动损伤的有效方式。在篮球运动中,不仅需要强大的体能系统、旺盛的人体机能,还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积极的运动心态等。
篮球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想要打好篮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但由于篮球运动项目本身,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其表现主要有:一是篮球跑动中跌倒或因对方球员对抗而引发踝关节扭伤;二是起跳、落地运动中带来的膝关节损伤;三是在篮球运球、抢断中造成的手部关节损伤。结合某校300名篮球学生调查发现,约有一半以上学生出现过篮球运动损伤。可见,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在大学生篮球运动中,缺失足够的自我防护意识,都可能引发运动损伤。篮球运动中的损伤以膝盖、脚踝等关节为主,主要与篮球运动特点有关。在篮球运动中,多以膝关节半屈位状态为主,便于膝关节屈伸、扭转和发力。但这种运动状态,就会增加膝关节受伤的概率。同时,篮球运动中,抢篮板、断接球往往是篮球运动竞赛中的亮点,需要学生大量的起跳、落地,這时对脚踝、膝盖等关节的压力很大,如果调整不当,都可能带来运动损伤。另外,篮球运动中对身体主要关节及周边韧带的拉伸也很突出,剧烈性肌肉收缩,也会带来机体软组织损伤。
二、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存在的突出问题
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对体能训练重视不足,观念落后,很多教师往往将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或者体能训练方法过于简单,科学性不强,缺失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效结合。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普遍存在对体能训练重视不足。通常,在篮球专业教学中,体能训练与常规篮球训练相结合,也得到了有效重视。但在多数情况下,篮球训练中并未专门开展体能训练。教师往往将篮球技战术作为训练重点,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训练,导致学生综合体能水平偏低。体能训练与篮球运动不匹配,无法保证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良好的体能分配,导致体能消耗过快、过大,影响篮球运动技战术的良好发挥,无形中加剧了运动损伤发生率。二是体能训练方法不够科学、系统。从体能训练实践中,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需要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上,来提升学生的体能负荷处于良好状态。但很多时候,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方法单一、理念落后,难以科学制定适中的训练负荷,导致体能训练陷入盲目性。没有良好的体能训练方法,难以保障体能训练应有效果。另外,一些教师对学生耐力训练要求不高,多以田径训练方法来发展学生耐力。如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多以起跳动作为主,导致学生体能疲劳过快,可能诱发局部损伤。三是体能训练与篮球运动特征不协同。从篮球运动发展来看,国外篮球教学非常注重体能、技能训练,特别是篮球运动对抗性强,缺失体能的支撑是难以完成篮球比赛需要。因此,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篮球体能训练体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围绕篮球竞技要求来优化训练内容,为篮球运动提供有力保障。
三、体能训练对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积极作用
(一)身体形态训练减少篮球运动对关节、骨骼的损坏
通常,良好的体型形态是保障篮球运动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体型要匀称,体格要健壮,要与篮球运动项目保持相应的体型特征。从体重来看,如果篮球运动员体重过大,本身会降低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灵活性,还容易在跑动、抢断、投篮等跳跃中对膝关节、股骨骼及周边韧带带来损伤威胁。如一些体重较重的篮球运动员,其关节劳损问题往往突出,影响运动员篮球技能的良好发挥。所以,加强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特别是适当减轻体重,避免过多脂肪堆积;加强适当的跑跳项目训练,来刺激和增强学生的骨骼机能,改善学生的血液循环状态,增强肌肉收缩功能,保持良好的体型状态。
(二)耐力与力量训练确保篮球运动稳定性
篮球运动项目激烈,对学生的体能消耗大。如果学生缺失应有的运动耐力,则很容易因体能耗散而影响动作、技术的稳定性。良好的耐力是确保篮球竞技运动的关键性条件,教师要注重学生耐力训练,增强学生的耐力水平。通常,在耐力训练中,有专项耐力训练、一般耐力训练两种。专项耐力训练主要是为了获得某一运动项目的胜利而展开的专门性身体机能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上限值。一般耐力训练,主要是加强身体各组织、各器官的综合运动机能。以篮球运动为例,篮球项目需要学生不断的奔跑、起跳、投篮,对学生的膝关节、踝关节提出较高的运动负荷。如果缺乏对膝关节、踝关节必要的耐力训练,时间久了,容易对膝关节、胫胖骨等带来疲劳性损伤,甚至会出现骨折危险。同时,除了必要的耐力训练,还要加强学生力量训练。充沛的力量是确保篮球运动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前提,如果力量达不到,则影响篮球运动成绩。对于力量训练,主要是结合篮球运动,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力量训练,增强篮球动作要领的把握,具备稳定的篮球跑、跳、投能力。
(三)协调性与灵敏度训练有助于学生做出精准判断,捕捉致胜时机
在篮球运动中,协调性是对学生身体各部位、各组织、各器官进行协同配合,以共同完成特定体育动作的综合能力。靈敏度是学生依托外界变化,通过改变自身体位、转换体型动作,来随机应变获得运动目标的能力。由于篮球项目本身瞬息万变的环境,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来快速适应球场变化。中枢神经是调控运动灵敏度的重要系统,加强对学生协调性、灵敏度训练,有助于学生能够快速感知球场变化,及时抓住时机,精准判断并做出科学决策,完成篮球致胜目标。协调性与灵敏度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肢体动作协同性,促进身体平衡,防范篮球运动中发生意外。如果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上下肢体协调不够,可能诱发主动肌与被动肌之间的拉伸扭伤,带来运动损伤。
(四)速度与柔韧性训练,减少篮球运动大幅度动作带来的损害
速度素质是篮球运动进行攻防战术的基础,没有速度,无法抢占攻防时机,更无法兼顾投篮得分。所以说,在篮球训练中,加强学生速度训练,增强学生的奔跑能力、跳跃爆发能力是显得尤为重要。速度素质训练,要结合篮球运动实际,针对性的开展奔跑训练、跳跃训练,既要强调学生的运动速度,还要兼顾与其他队员的协同配合。同样,柔韧性训练是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重要训练任务。篮球运动项目激烈的对抗,一些技术动作需要对学生的膝关节、踝关节提出大幅度扭转来实现。如果学生的关节柔韧性不够,这些高难度动作就无法完成,或者完成的不自然,还可能对学生关节带来扭伤风险。柔韧性训练主要是对身体各主要关键活动幅度的调整,通过专门的柔韧性训练,来强化跨关节肌腱、表皮肌肉、肌韧带的收缩伸展性。通常良好的关节幅动能力、肌肉收缩伸展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对关节和肌肉的损伤,还能够增强关节软骨,提高学生各身体机能的灵活性。篮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大的运动幅度、动作伸展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学生柔韧性素质的训练,特别是穿插一些踢腿、摆腿等动作训练,静动结合,提升训练效果。另外,对于关节韧带的拉伸训练,还要避免过度训练,科学合理设定运动训练周期,给予肌肉应有的恢复时间,确保关节韧带等训练效果。
(五)身体机能训练促进学生良好心血功能的发挥
对于篮球运动而言,身体机能训练强调对学生自身运动机能的全面提升,增强学生在运动中心肌功能,提供良好的心脏血液供给状态。在身体机能训练中,需要结合学生各自身体条件,科学安排体能训练计划,确保学生各组织、器官、功能的良好发挥。如加强有氧训练活动,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增强学生综合体能。
总之,运动损伤是难以避免的,而加强和关注体能训练,对于降低和减少运动损伤意义重大。结合篮球运动常见损伤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耐力、协调性、速度、柔韧性训练,充分发挥体能训练在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振会.基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的技巧与方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08):29+31.
[2]潘忠.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及对策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9,36(02):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