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造后期历史街区更新的文化导向新路径

2019-06-20王若云文俊怡韦嘉琪,霍伟炽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

王若云 文俊怡 韦嘉琪,霍伟炽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反映城乡景观和自然、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特征等重要功能,如今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尴尬。本文以黄埔古港古村历史街区为例,探讨其保护发展模式,希望为岭南地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人文活化;文化导向;历史街区

一、前言

高速城镇化过程中,野蛮粗暴的改造方式对我国历史街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以文化为导向进行的保护性开发,为历史遗存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可能。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港古村按照“村港一体”的原则以及“文化优先”的思路进行改造,实现了岭南特色历史文化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其改造可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二、改造规划概况

黄埔村古民居被随意拆除、新建建筑与古村落形象格格不入的问题日益严重,当地政府决定以保留的形式来改造黄埔村。针对保护范围内的古建筑按修缮、改善、更新、改造四类分级保护整治,采取抽疏保旧、完善配套、适度开发、商业运作的办法,实施“政府主导综合整治”的改造模式。

三、结果与分析

(一)现状

1.建筑遗存

黄埔古村古港内共有122处建筑遗存。含不可移动文物49处,历史建筑3处,推荐历史建筑线索4处,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66处。

(1)宗祠

传统社会里,祠堂具有承办祭祀明礼、聚会议事、财产分配等重要宗族事务的功能,其衍生出的私塾、家塾等发挥了教育后代的作用。拥有悠久历史的黄埔村,鼎盛时期有三十多座祠堂,现仅存十余座。现再利用的宗祠主要用于艺术文化展览、人文历史宣传、行政办公、村民文娱活动以及教育培训等。

(2)古民居

黄埔村至今仍保留众多古民居,如冯肇宪故居、梁询故居、冯佐屏的故居(日本楼)、紫霞居、姑婆屋等等,黄埔村古老的建筑背后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2.历史环境要素遗存

黄埔古港古村的历史环境要素遗存包括宾日大街在内的30条青石板街巷、北帝庙古榕树等4棵古树名木、三眼井等6处古井、黄埔古港牌坊等2处牌坊以及由1条护村河和7个池塘组成的历史水系。

(1)历史水系的保护与传承

过去讲究“以水为财”,村内建有8处风水池塘,现保留并采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模式进行整治的池塘有7个,与疏浚河道后的黄埔涌、护村河等组成水网,维系着岭南水乡城镇的水系风貌。

(2)街巷的古韵与精神

黄埔村具有明显的“坊-街-里-巷”建制村内保留有30条青石板街巷,长达3公里多的麻石路面贯穿全村,体现着昔日城镇的古韵风采。含有“仁”“善”“贤”“义”“和”等富有乡村特色的街巷名称是村落道德风尚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要素遗存

“凤浦”传说的流传,北帝诞、舞龙、舞龙舟等民俗节庆的保留,姜撞奶、艇仔粥等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体现着中国滨海古城镇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哥德堡号”与“皇后号”的到访成为古港贸易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唤醒古港昔日繁华。巷陌老屋间,蕴藏冯肇宪、梁诚等风云人物的事迹,诉说着古村和古村人的底蕴与风采。

(二)存在的问题

1.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依据不足

黄埔村缺乏相关实质的保护性文件,如乡规民约、法律文件等。村内的文化资源保护主要依靠政府强制力和村内仁人志士的主张号召。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支撑,难以避免唯利是图的商业行为对古村文化遗产造成侵害。

2.文化产业缺乏特色品牌和统一规划,本土文化创造缺乏动力

村中的文化产业存在规模小,分散零落的问题。政府、村民以及商业主三方各自为阵,许多历史文化資源的商业价值和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没有被充分利用。村中售卖的手工艺品大多重复且没有体现古村文化内涵,难以激发游客购买欲望。只有新的人文生态的出现,才能为古村生机的焕发提供最重要的契机。

3.人文历史价值挖掘不充分,传播力有限

保护更新工作忽视了文化符号的作用。没有利用相关的技术和设施对街巷名称进行介绍,仅在博物馆中陈列出来,削弱了特定文化环境的体验性,缺乏历史街区的场所感和文化认同。当前黄埔村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对于村内民俗活动缺乏重视.

四、讨论与小结

(一)借鉴之处

1.物质空间保存与历史记忆的保存

黄埔村的保护开发模式保存了体现岭南水乡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的物质要素,这些物质要素反映出村镇肌理、街巷尺度、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同时村内又新建和复原了一些独具风情的历史建筑。这些做法对再现古港盛况、维系宗族关系、营造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2.充分发挥多主体力量,有力塑造人文生态

一些宗祠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被开辟为各种文化活动中心,加上新建的主题式博物馆,为村内营造了有生命力的人文生态。同时又引入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项目,挖掘村内艺术文化资源,并将这些优势资源与村外来源广泛的受众进行链接;“人在凤浦”项目关注村民本身、与古村的联系,实现旅游者与村民的互动。

3.新技术提供新动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拉近大众与传统的距离,采用新的导览模式,将互联网与传统村落作连接,通过在线平台实现游客与古村更多的互动,达到活化目的。

(二)建议

1.整体规划

(1)建立起有组织、多元、完善、协作的参与体系

采取“公共治理”理念,构建由政府主导,村民、企业、商业主多方联动参与的管理方式;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由企业集团承包文化产业的管理与统一规划,使文化产业组织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

(2)塑造本土主打文化品牌、打造城市名片

借鉴“文化资源挖掘——符号化——产业化——商圈化——社区化”的乡村社区营造模式,明确古村定位,挖掘文化资源,将其具现化。运用一定的传播手段对文化品牌进行宣传,营造共同参与的文化创意社区。

2.为古村落的活化注入人文历史价值

(1)加强村民与游客间的互动,增强人们对传统古村落的文化体验感。

保留原生态岭南古村落的文化仪式和情怀,同时加强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宣传。鼓励村民与游客在民俗活动与日常生活中进行互动,增强游客对古村落文化的体验感和村民对文化的归属感。

(2)深入挖掘古村祠堂及古港海丝文化,再现时代价值。

完善村内历史建筑解说系统,配备相应的讲解员。同时,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历史,再现古港繁华景观;依托琶洲岛会展经济的优势进行发展,再现古港文化的时代价值。

3.制定刚性的保护发展法规细则

制定细化与完善的法规实施细则,并落到实处。增强协同意识,推进文化环境与文化内涵的协同发展,同时听取多方意见,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法规细则的制定与落实。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政府内部资料《黄埔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暨周边地区发展策划》有关章节.

[2]黄晴,王佃利.城市更新的文化导向:理论内涵、实践模式及其经验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0):68-74.

[3]李从余.城市古村落人文活化创意实践研究——以广州黄埔古村“人在凤浦”项目为例[J].老区建设,2018(08):46-48.

[4]李璐颖,黄智冠,李玲玲.快速城镇化后期历史城区更新的文化策略——“存古纳新”的文化“反哺”路径思考[J].规划师,2014,30(S5):109-114.

[5]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6]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1998(03):34-36+63.

[7]王霖.廣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8]王林,王骏.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8(03):37-39.

[9]席晓华.互联网时代古村落文化的活化途径[J].大众文艺,2016(17):263-264.

[10]张云.旅游语境中古村落传统文化的赓延与保护[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