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基层组织员队伍建设浅谈
2019-06-20陈阿梅信东旭赵欣龚志军
陈阿梅 信东旭 赵欣 龚志军
摘 要:加强高校党的建设需要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员队伍建设,使组织员队伍逐渐成为党组织的中坚力量,这有利于推动党的建设持续稳定向前。明确组织员的职责,肯定组织员队伍在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出高校基层组织员队伍建设中应加强的三个方面,最终达到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党中央更加坚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出全新部署,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要求,对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关系着高校党建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沿革
组织员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制度,是党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为发展中国中产党事业和建设党员队伍的一项重要制度。组织员是组织员制度的主体,在党建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组织员队伍最早建立于1945年。在中共七大以后,党中央决定,把批准党员的权限放宽到区以上党委,同时又规定,在审批前,上级党组织要派人同党员发展对象谈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发展党员的工作力量,对发展党员工作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指导,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要将发展党员的工作,委托给一些完全可靠的、在党的建设上有经验的、思想与作风都是纯正的工作人员去主持....党的组织员队伍就此成立。每一个区党委、地委、县委以至区委,都应该有这样一些经过考验与训练的组织员,进行经常工作。在决定和批准接收新党员时,各级党委就应该依靠他们去进行详细的谈活及参加审查与介绍等。这样就可以经常接收新党员,又不致使这种工作失去党的领导与控制。”这就是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初心”。
在随后的岁月里,组织员制度在1951年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并发布该制度的建立,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能很好地实行和坚持下去;十年之后,1961年中央组织部向党中央报送了《关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报告》,提出重新恢复组织员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编制。报告经党中央批准,各地陆续恢复和建立起组织员制度。“文化大革命”中,组织员制度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中央组织部的要求,组织员制度又得以恢复和发展。1981年宋任穷同志在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地要把组织员制度恢复起来”,1982年、1983年、1990年、1994年,中央组织部先后出台几部文件,多次明确强调要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并提出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对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又作了强调,要求县以上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对组织员的选拔、配备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作用。
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組织员队伍的建立,对党员的发展和管理有积极作用,对党员队伍的素质起到积极的影响。建立一支专业的组织员队伍,有利于全面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有利于组织员熟悉党的组织工作业务,积累工作经验,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抓好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新时期高校基层组织员工作的职责
(一)发展党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奋斗目标和政治路线,并据此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组织员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及政策基础上,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
高校组织发展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年度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和培养工作,严格把控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正确指导《入党志愿书》的填写,仔细审核发展党员的相关材料,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内容。在发展党员工作期间,组织员既要准确书写党员培养的各项材料,又要善于发现发展党员的材料中的各项问题所在;在党员转入和转出的过程中,组织员既要做好组织关系和党员材料的及时转入,也要及时把离校党员的组织关系和党员材料转达目的地。由此可见,一名群众发展成为一名正式党员,都与组织员的工作密不可分。
(二)教育管理
在高校组织员的日常工作中,对入党对象的教育管理是贯穿始终的工作。组织员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指导基层党组织制定党员教育工作计划,紧跟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结合国家实际情况,保证党员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大局,与时俱进,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从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起,组织员要不断引导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指引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员要代表上级党组织与入党发展对象谈话、安排其参加党课等方式,加深入党发展对象对我们党的认识,帮助入党发展对象迈入党组织的大门。对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通过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途径,在学生成为正式党员后继续学习党的理论章程,引领党员永葆先进。
(三)党务工作
高校基层组织员的党务工作主要包括统计和维护的党员数据、收缴党费、主持党支部的换届工作、以及党建项目的申报、党员活动日的具体落实等。
三、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党务工作经历的重要性
高校组织员的主要职责是发展党员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该项工作要求组织员对相关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原则要求等有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要求组织员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对该项工作中具体的政策规定和业务工作,如表格怎么填写、材料怎么书写、谈话怎么进行等,这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积累经验,组织员应有一定的从事党务工作的经历。
(二)理论扎实,队伍稳定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新特点。在新时期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高要求下,面对该项工作的复杂性,需要建立一支理论扎实、队伍稳定的组织员队伍,有效地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高校加强对提升组织员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并建立严格的组织员选聘、培训制度,更有利于组织员队伍的建设和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的培训体系
完善组织员队伍的培训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组织员工作水平和组织员队伍素质的可靠保证。高校党委组织部门应提高对组织员培训工作的认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组织员工作培训会、推进会等,确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组织员培训工作应突出针对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组织员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能够跟上时代的要求,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培训计划的制订
制订培训计划,要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组织员、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请他们提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实际和组织员队伍的实际,对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要求、措施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制订的培训计划,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实实在在,切实可行,不能做表面文章。
2.确定培训的内容
根据组织员队伍的实际和工作需要,确定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党章等基本理论的学习、组织工作业务知识、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政策规定、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根据培训对象的情况,确定培训的内容,本着缺哪项学哪项也原则,突出重点。
培训方式的选择,目前大多数单位采取集中讲课的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还有典型案例剖析,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讨论,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专题研讨,事先列出题目,让大家充分准备,再集中边学习边研讨,使大家在研讨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等。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使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讲求实效,达到培训的目的。
3.培训制度的建立
对组织员的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长期完善和不断坚持,需要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来保证培训质量。根据高校实际,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培训制度,并逐步规范化,以保证培训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
四、结语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中,组织者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员制度,建设组织员队伍,不仅能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组织员,还能保证组织员更好地发展党员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综上所述,组织员开展工作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员标准发展党员和教育引导,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为推动发展党员工作铺平道路,为发挥组织员作用打好基础,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组织员工作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1-20.
[2]蓝巧燕.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J].黑河学刊,2015(5):56-58.
[3]孟超.认真履行组织员职责 切实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7(36):237-238.
[4]张昊.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研究[J].山西青年,2016(15):255.
[5]张丽辉,左光德.提高组织员素质对策研究[J].時代农机,2018(11):158.
[6]王鑫.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