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真主体”
2019-06-20曹丽秋
曹丽秋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也成为诸多学校老师们的实践课题。然而,从理念走向行动的路总是崎岖的。
第一种现象就是“保守型之我行我素”。如:“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请大家先来读读生字,注意字音与字形,并理解生词意思,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一段讲了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每一段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现象依然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存在。这些教师囿于传统教学经验的束缚,不放过文本中的任何一个教学点,唯恐有所疏漏,唯恐教学不周。于是,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事无巨细,学生学习疲于追赶。教师是主导一切的“指挥者”,学生是唯命是从的“追随者”。
第二种现象就是“放任型之唯你独尊”。前不久聆听了一堂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课《夹竹桃》。课上,一名“小老师”在讲台前进行课题揭示,并初读课文,再到组织学生交流,一板一眼,煞是干练。直至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师才款款登台。学生确实成了“课堂的主人”,然而细细思考,这样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演绎着“主体性神话”,即一味趋向学生的意愿,一味放大学生的地位,一味放开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主体性”被无限地膨胀,主体地位被绝对化,最终成了被“神化”了的“主体性”。
无疑,上述两种现象都是有失偏颇不合宜的。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主体”,应该让他们亲历学习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什么的预设、怎么学的实施、学得怎么样的评价等。新课标中还尤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并提出,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实践探究,走向学习的核心,让学习真实发生。此外,学习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它也一定离不开教师的介入,离不开群体的合作。它一定是从个人出发,在引领中深入探寻,在群体中分享提升,最后再回到个体的新一轮思考与学习的过程。
基于上述认知,我在教学中不断走向改变,努力还原学生学习的“真主体”地位。
一、改变目标设置方式:让学生成为参与者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张志和的《渔歌子》两首词时,学生在“先学单”(教师针对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设置的学习单,包括“字词识记”“课文感知”“拓展链接”等栏目)上提出了如下主要问题。
为什么要连续写两个“争渡”?
为什么渔翁下雨了还“不须归”?
这两首词想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词和古诗有什么不同?
…………
这些问题角度各有不同,也都很具有探究价值。因此在结合了课标要求以及文本特点之后,我将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联系内容,用给词取名字的方式理解词意,想象画面。
2.联系背景,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3.联系旧知,比较词与诗的不同。
由于本课目标设置是基于学生真实学情的,是来源于学生真实疑问的,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均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在不断解惑不断深入中实现学习的真正发生。反之,如若目标设置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那么,在课堂上就难免会出现“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因为这样的目标传递的更多是教师的旨意,学生只是被训练的对象。
当然,学生参与目标设置的方式除了直接质疑,还可以从他们完成“先学单”的反馈入手,如可以根据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根据他们的课外阅读链接情况来形成学习的核心话题等。此外,目标设置也是生成性的,因为“教育即生成”。面对预设以外的学习状况,教师也应该即时调整教学目标,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朝向学生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内容与方式:让学生成为实践者
就语文而言,所教学的内容通常是字词句篇的理解与运用,是通过“理解—联结—激活—提取”来实现学生内化的过程。然而,现实中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既缺少序列性,又往往会因为重复、因为远离生活而使得学生学而无味。如在教学公益广告用语的设计时,我先请学生交流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印象深刻的广告,接着小组讨论发现特点。学生说这些用语有的比较直白,有的讲究对仗,有的会举例子抓细节来突显。有几个学生特别投入,边说还边演绎起来,拍着自己的肚皮大声说,“我是个垃圾桶,我实在是吃得太饱了”。全班哄笑之余,我意识到,原本教学内容要求的设计一句广告语过于单薄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各种融画面、音效等为一体的立体广告,而这种综合性的设计也必将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与合作热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极好地增强,学生在相互交往相互触发中实现了共同生长。
改变教学方式的最核心要义就是将“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自主地、探究地、合作地学,从内在需要出发的生动地、快乐地学。如在教学习作《给教师的一封信》时,我首先用心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回忆了彼此相处的很多往事,表达了对他们的喜爱与即将毕业的不舍等,孩子们看了都极为感动。然后我请他们也来给老师写封信,并且写在信纸上邮寄给老师,老师将会永久珍藏。这样改变了交流的方式,改变了呈现的方式,学生就不再把它当成是一项写作任务,而是一次内心的主动表达。
三、改变教师角色定位:让教师成为引导者
学生必须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地位的抹杀。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告诉我们:“学生的‘主体性要求的‘谦虚正是源于‘主体=从属的思想根基。”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性”是建立在其应有的从属关系中的,它是一种制约下的自由。显然,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作为更充分的准备者,某种程度上也是更深刻的理解者,应该就是其“从属”的对象之一。因此,学生的主体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首先,教师的导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处用力。如《金子》一文中关于“默默地挖掘”的理解。
生:我读了“默默地挖掘”,好像看到了彼得弯着腰在不停地干活,累了就敲敲自己的背,我觉得他是一个不愿意被人注意的人。
师:这个是你的猜想,老师觉得不太准确,你觉得还能读出什么?
(生说不出)
师: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是个小书迷,课间他总是默默地在看书,你觉得他怎么会这样?
生:他很用心,很投入。
师:可见彼得——
生:也很用心、很认真地在干活。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考的状态。然而,由于自身的局限,学生总是存在着与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就形成了“最近发展区”。如某些理解的不到位、某些思考的不清晰、某些表达的不确切、某些心理机能的不成熟等。当他们的思维模糊暧昧的时候,恰是教育真正发生的时候。教师的引导在此时就是一种“适当的行為”,能带给学生“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学生的思维质量在解惑过程中得到提升。
我们知道,人类的先天“潜能”无比优异。如果后天能提供足够的条件,潜能就得以实现。虽然学生的学习“从属于”教师的引导,但教师应该始终相信学生,始终致力于给学生提供土壤提供空间,让他们真正放牧于知识的田野。
当我们从“学生主体”的意识走向“学生主体”的实践,当我们从“学生主体”的表象走向“学生主体”的实质,这种切实的改变,定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主体”。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五爱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