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新的诠释
2019-06-20卢世超
卢世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019-02
摘 要 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环境下,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看,仍有文化诠释缺失、文化创新不足等问题,极大程度上制约企业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更无从谈及依托企业文化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本次研究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做简单介绍,分析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意义,提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诠释与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文化 诠释 创新
劳伦斯·米勒在关于企业文化学的研究中,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近年来500强企业发展情况看,均对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从经营管理表面上以服务、产品为主,但深层次上的竞争则以企业文化为主,各企业均注重打造自身的特色文化,甚至形成文化品牌。如何对企业文化进行诠释并创新,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与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基本解读
(一)物质层面文化
关于企业文化,其内涵体现在以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为基础制定的决策,有潜移默化、可继承、柔软性、整体性与渐进性特征,在帮助推动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从企业文化构成看,主要以制度层、物质层、精神层为主。以物质层为例,属于企业文化表层部分,为制度层、精神层的形成提供载体,从物质层的内容看,表现在多方面,如企業纪念品、纪念性建设、文化体育生活设施、技术工艺设备特性、产品包装或外观、企业外貌、企业名字以及其他如工装等。
(二)精神层面文化
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核心,精神层文化包含的内容较多,具体表现为:1.企业哲学,其属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产物,稳定性较强,可被员工接受认可,与企业领导者的工作作风、实践经验、科学素质、思想方法有关,且受企业环境、制度影响明显;2.企业最高目标,企业发展以及员工的价值观均会在企业发展目标中体现出来,企业文化的诠释与创新均以企业最高目标为归宿点与出发点;3.企业风气,亦可理解为企业行为规范,可综合反映企业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传统习惯以及思想作风;4.企业精神,指为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传统观念、习惯与意识;5.企业宗旨,经营管理中企业所做出的承诺,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
此外,企业文化内涵中也包含制度层面的内容,对于制度层,其包含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与企业风格。其中在一般制度上,主要以基本的责任制度、管理制度与工作制度为主。而在特殊制度上,体现在非程序化制度方面,这些制度可将企业的文化特色与管理特征表现出来。另外,也可将企业风格纳入到制度层面上,这种企业风格涉及约定俗成的活动、习惯、典礼仪式等方面,包括企业常举办的体育比赛或歌咏比赛等。
二、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意义
(一)企业文化功能
企业文化之所以得到所有员工认可,且体现企业长远发展方向,其原因归结于企业文化有其自身功能。具体分析企业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功能。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可通过企业文化反映出来,企业所崇尚的、提倡的内容均融入文化中,一般文化发展越强劲,其中各项有引导作用的规章制度越详细。第二,提升功能。企业文化中包含较多先进的理念,以万宝路为例,其在文化理念打造中从人类的审美、人格力量等角度出发,而其他类似品牌在打造文化理念中更注重烟的口味,所以文化理念在帮助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价值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凝聚功能。由于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发展方向,被所有员工认同,同时也如一面大旗一般,可吸引消费者与合作伙伴。第四,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与员工发展指明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可赢得企业外部合作者与消费者的信赖,这更能起到激励企业与员工的作用。此外,企业的文化在稳定功能上较强,引导企业有序规范发展,及时将许多消极的理念改造削弱,保证企业平稳有力前进。
(二)企业文化诠释与建设意义
企业文化,可将其诠释为心理层面、道德层面与信念层面上的力量。不同力量的融合,使企业文化优势凸显出来。当所有力量累积增加后,对帮助改善经营成果效果理想,既可帮助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且激励员工奋斗,保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发展以文化作为指导思想。因此。新形势下诠释企业文化,亦可将其理解为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凝聚力等作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可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诠释与创新,在帮助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积极作用。现代企业发展中,主要通过两个纽带实现发展目的,其中一个纽带体现在产权、利益与物质层面上,或理解为企业发展的“硬件”,而另外一个纽带属于文化、理念与精神层面的纽带,如同“软件”,是保证企业可靠发展的关键。对于其中的“软件”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企业长期发展以来所形成的由所有员工认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企业的经营境界、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若能将该“软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与企业“硬件”建设结合,将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双重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2.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实质是人的工作,引导企业领导者、管理层人员与基层员工树立与企业发展方向一致的理念,包括荣辱观、价值观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主张引入“人才强企”战略,对人才、知识、劳动尊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若企业领导者、员工均不认同企业文化,将无从谈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更难以利用文化建设带动企业发展。但需注意的是,文化战略的构建与实施,或人才强企战略的落实,均难以一蹴而就,属于长期系统工作,要求在该过程中有全员参与其中,密切配合,推进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文化创新建议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诠释与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员工素质的关键。实际开展文化创新中,可采取多方面文化创新建议,包括强化领导者中坚力量作用发挥、文化建设与管理融合以及文化创新中的全员参与。这对帮助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可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实践策略如下几方面。
(一)强化领导者中坚力量作用发挥
企业文化一般可将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理念表现出来,也可称其为企业家文化,所以企业领导者的思维与行动,将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文化诠释与创新发展中,领导者应充分发挥其中坚力量作用,带头组织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内涵,在关于自身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相应的见解,且能够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不断提炼文化理念精髓,强调企业各系统均以文化理念为指导进行设计。这样,在企业领导者中间力量作用发挥下,通过文化将管理艺术、领导者人格魅力以及长远目光凸显出来,对职工起到感染与影响,以此保证企业的科学长远发展。
(二)文化建设与管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度层面涵盖的文化内容较多,若无配套的制度管理,很难满足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很多企业在规章制度上并不完善,很难将企业所有活动包罗其中,更无从谈及对职工行为意识进行规范。而将企业文化引入,利用其文化精神层面的約束,使规章制度层面上的不足得到弥补。因此,可考虑在企业管理中强化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具体剖析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有助于企业内聚力的增强,实现职工自我控制加强;2.使职工工作热情被激发,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企业发展动力;3.可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内外部环境;4.对人际关系改善,有协同力产生,帮助企业在形象维护上加强,保证企业影响力。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使企业发展、员工发展共同目标得以实现,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需注意的是,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相融合的同时,还需在相关的管理制度方面完善,如培训制度、激励考核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内容,对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凝聚力有积极作用。
(三)文化创新中的全员参与
企业文化诠释与创新中,应注意在文化构建上应获取员工认同。无论外部竞争力的提高,或内部凝聚力的增强,均要求企业员工有统一理念。且可利用在职培训方式,强化所有人员对文化系统的认知程度,从以往“按照企业要求做”,转变为“我应该主动这样做”,这样在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上,更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要求。考虑到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属于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在文化建设与创新中,应鼓励员工参与其中,吸纳员工的建议,这样更有助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加快文化建设与创新步伐。
四、结语
企业文化诠释与创新建设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实际做企业文化诠释与创新中,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精神与制度层面的内容,明确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意义,在此基础上采取文化创新的相关建议,包括强化领导者中坚力量作用发挥、文化建设与管理融合以及文化创新中的全员参与。这样才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保证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斌.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280.
[2] 张湘领.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14):79-80.
[3] 孙异楠.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10):281.
[4] 王勋,王燕.新形势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析——基于企业文化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8(05):55-58.
[5] 庞海歌.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思想工作[J].时代经贸,2018(12):100-101.
[6] 赵剑春,王虎,王三勇,杨鹏飞,陈家军,何永洪.新形势下销售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石油企业,2018(Z1):113-114.
[7] 张泽生.新形势下加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浅议[J].中国盐业,2017(23):52-53.
[8] 夏沛仪.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3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