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文中读人

2019-06-20沈小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承天寺闲人夜游

沈小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读文,二是读人。文是人所写,文亦是人之心声。如果只读文本而不读人,就很难读懂文之真义,而读人又是以读文为基础的。所以先读文再读人,在读文中读人,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基本教学取向。

古典诗文中通常包含一个个栩栩如生、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或是作者塑造的,或是作者本人,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时代风貌、作者处境、情绪心境等。在古诗文教学中,当我们引导学生在读文中读懂人,学生便能完成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学习。教《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时,笔者思考,要让学生读懂这个时期的苏轼,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品读、认识。

一、知人论世,铺垫形象

为了更好地读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等,学生首先可以围绕作者,了解时代,了解其人,即所谓知人论世。在七年级时,我布置学生读完《康震评说苏东坡》一书,读完后,学生对于苏轼盖世的文学艺术才华、坎坷跌宕的政治命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以苏轼为对象,模仿任先青的《诗人 领袖》一诗,进行仿写。新课开始时,让学生说说对苏轼的一些了解,并展示班级学生成功的仿写之作《诗人 文豪》。接着进一步告知学生《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具体的写作背景:因为“乌台诗案”,苏轼差点儿掉脑袋,政治上遭到巨大打击,精神上备受折磨,被贬黄州,担任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这样尽量详细地“知人论世”,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品读这篇小品文,品读文中的苏轼。

二、展开想象,感受形象

古诗文常常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再现一个个场景或画面。那我们如何在细读慢品中,逐步走进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图景中的景、人、物,捕捉形态、声音、色彩、味道等等,通过不断诵读、想象,想象作品中包含的景物、人物,想象那一个有形、有声、有色的世界,甚至作品中营造的氛围。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在学生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这篇短文中写院中之景的文字,结果学生很快地就说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接着要求学生展开心灵的翅膀,诵读想象其中所描绘的美景,学生神而往之,仿佛来到了那个境界之中。

想象的展开,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心中文豪蘇轼的形象。学生更容易感受文本中所描述的情感,而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会自然地将思维引向深处:这样的明月之下,这样的承天寺,这样的冷寂澄澈,这样的遭遇,苏轼有着怎样的心境呢?

三、感悟心境,品读形象

读文中读人,要求我们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外在风貌,进而透视其内心世界,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揣摩。通过《记承天寺夜游》,解读这一特殊时期苏轼的心境,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中之重。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和文中词句,思考苏轼写本文时流露出哪些情绪。

生1:被贬,夜晚寂寞无聊。

生2:课文中有“欣然起行”,这说明苏轼准备赏月时,心情既是兴奋的,也是喜悦的。

生3:“念无与为乐者”,感慨知己太少了!

生4:“寻张怀民”是短短的四个字,但却反映了苏轼急切地想与自己的知己共同赏月的心理。

生5:以“闲人”自居,又以“闲人”自慰。

生6:鄙弃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

生7:热爱自然美景。

师:你能用一个字表达苏轼这个月夜的处境、心境吗?

生:闲。

师: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一“闲”?

生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见门庭冷落。

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其闲。

生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见交友之稀。

师:“闲”字是理解课文的重要的一个字,通过这个字,你认为苏轼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1:苏轼的生活态度就是以闲人自居,甚至引以为傲。

生2:他“鄙视”追名逐利的小人,他也讨厌趋炎附势的人,一个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人,是不可能感受到风景的真谛的。

师:所以他“享受”清闲。

生3:其实他又不愿做“闲人”,我们刚刚学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写于1075年,这个时候的苏轼其实是很想得到朝廷重用的。而苏轼1079年“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1083年夜游承天寺,写这篇文章。所以透过“闲”,体会到作者不能为朝廷尽忠的遗憾。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个时候的苏轼既是文坛上最得意的文人,又是官场上最失意的官员,他一次次遭贬,一次次振作,走向自然,旷达乐观,在逆境中保持随缘自适的心态,不失进取之心,这就是苏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向具有一定理性认识的学生,将文本与人结合起来,让学生读文本的时候,不只是空洞地解读文字,毫无内涵地抒发感慨,而是基于作者的解读与认识,形成自身对文、对人的理解,进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较高境界。这样,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才寻找到了真正的依靠。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中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承天寺闲人夜游
忙人与闲人
在水边
夜游蜡像馆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桃花江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