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汉字教学策略探讨

2019-06-20江成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讲授语句汉字

江成明

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对汉字教学的要求和学习方式均有了一定的变化。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围绕教材中标注的汉字内容,对汉字的读音、笔顺、笔画展开学习即可,但涉及汉字具体使用方法时,相关要求却并不是很高。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不仅数量多、难度大,且更加注重学生对不同汉字之间差异性的把握。为此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结合初中语文中汉字的特点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

一、将汉字融入到句中,理解文字差异

教师可以尝试将汉字融入到语句中展开教学,通过不同语句的讲授,让学生理解相同汉字在不同语句中的使用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汉字差异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课文《“飞天”凌空》(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时,当教师讲“酷似敦煌壁画中凌云翔舞的‘飞天”时,教师询问学生:“这句话中的‘酷似和我们经常使用的‘很像有什么差异呢?能不能将‘酷似改为‘很像?”对于“酷似”这个词语来说,学生们感到比较陌生,有的学生甚至表示“酷”这个字比较口语化,不适合放在这里。为此教师专门将两个汉字融入到下面两个语句中。语句一:“今天晚上的月亮很像一把镰刀。”语句二:“今天晚上的月亮酷似一把镰刀。”让学生分析两个语句中词语的差异,并引导道:“大家觉得这两个词哪个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学生们思考一段时间后说道:“‘酷似更有情感色彩。”至此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酷似”与“很像”之间的差异。

二、将汉字融入场景中,牢记书写方式

对于很多汉字来说,其书写的笔画、顺序都有很多讲究,同时也是学生很容易出错的地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从多种角度出发,将汉字融入到特殊的场景中进行教学,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更牢固地记住各种汉字的书写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讲授课文《安塞腰鼓》(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时,当教师讲到“戛然而止”这个词语时,发现很多同学对“戛”这个词语的把握有些困难。一方面,很多同学习惯性地将其与“夏”这个词混淆,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在写下面的“戈”时往往会漏掉一点或一撇。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这一汉字的把握程度,教师围绕这一汉字创设如下情境:“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气十分炎热,知了吱吱地叫个不停。突然间,天空一道闪电劈了下来,把原本躁动不安的空气瞬间凝固了,一时间,知了不叫了,小狗不动了,就连小蚂蚁也停止了脚步。”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后对学生说道:“大家想想,這种突如其来的闪电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印象?”有学生说道:“是突然停止的意思。”随后教师继续引导:“既然是突然停止,为什么这个汉字下面要用‘戈呢?”见大家没有回答,教师解释道:“其实‘戛这个词的原意是‘指杀头的兵器,下面的‘戈就是武器的意思。这个词语最早期具有‘敲击、用刀切割的意思,后来也就演变成‘突然停止这个意思。”

三、将汉字融入文章中,把握使用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汉字融入到课文之中,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讲授不同汉字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开各种汉字的使用方法。

比如在讲授课文《庆祝旧历元旦》(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时,当教师讲到“纨绔”这两个汉字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讲授这个词语的意思,而是给学生点拨道:“大家仔细看看这个词语出现在文章中的哪里,前后都在描述什么,能否在文章中猜出这一词语的使用方法。”于是学生们纷纷围绕这两个汉字的前后文章展开阅读。有学生说道:“这段话都在描述元旦中大家的表现,且有浓厚的喜悦、赞美之情,因此这个词语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应多放在一些褒义语句中使用。”有的学生则说道:“这个词语应该是在形容少年独特的风姿。”也有的学生说道:“这个‘绔中有一个夸,因此应该是夸赞、炫耀的意思。”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当学生真正明白两个汉字在全文中的含义后,对其书写方法、笔画、使用方法等内容也就会十分了解,因此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一些独特的教学策略,围绕这些策略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把握和灵活使用能力。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将汉字融入到一些语句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语句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对汉字差异的把握。其次应将文字融入到不同的场景之中,以此加强对汉字的识记能力。最后应将汉字融入到文章之中,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汉字的不同使用方法,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及使用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讲授语句汉字
重点:语句衔接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作文语句实录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