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目标:综合实践主题优化实施的起点与需求

2019-06-20陈长春

教育界·上旬 2019年3期

陈长春

【摘要】文章通过分解年级目标来确定阶梯式目标,从而使目标更加细致,更注重连续性,定位更适切;通过贯穿主题的设计来满足阶梯式目标需求,建设阶梯主题群,优化活动内容,评价提升主题等;通过阶梯式年级主题来推进阶梯式目标的达成,形成了开发模式,編印了3-6年级序列活动手册,为学校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综合实践主题;阶梯式目标;优化实施

2012年12月,我省颁布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明确了学段目标,为主题设计提供了目标参照的依据,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分年级的具体目标,活动主题存在着盲目性,容易导致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不匹配,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笔者试图通过阶梯式目标的设置,开发针对各年级目标的系列主题案例,使课程结构更加符合科学的阶梯递进,从而避免课程实施的盲目。

一、阶梯式目标起点:分解年级目标

省颁布学段目标之后,改变了以教师经验来教学的局面,但要提高综合实践实施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就需要对学段目标标准进行阶梯式分解,主题内容按阶梯式目标标准具化,提高综合实践实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让目标更加细致

通过对年级目标进行梳理分类,结合本地资源产生活动主题,制订计划,具体实施和总结评价,在开发下一个主题的时候要结合上一个主题的经验,以步步推进的方式开展研究活动,保证主题开发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笔者厘清了《实施指南》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注意动态评价,设置3-6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有具体目标,避免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表层化与经验化等局限。

(二)让目标注重连续性

笔者根据主题的难易情况、学生的年级特点,从纵向维度进行能力目标的设计和开发,引导所有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经历,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笔者对3-6年级目标进行了层次分明的描述,明确了阶梯目标不是断层的,它的制定不但要体现总目标的阶段性,而且要考虑相邻年级目标螺旋上升的连续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层次性。

(三)让主题定位适切

研制了阶梯年级的目标体系,笔者对不同阶梯主题与学生的学习是否适切,是否科学,设置是否可以再优化等进行思考,对目标与主题是否适切进行了重新审视,做到“三结合”:(1)结合学生的年级目标;(2)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及他们的经验和水平,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3)结合学校实施活动主题的现有条件,让活动目标设计恰到好处,做到目标定位更加具体,更加明确,更加容易操作。

二、阶梯式目标需求:贯穿主题设计

主题内容承载了综合实践阶梯式目标,比如落实研学课程,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同伴交往。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我们的设计。

(一)挖掘资源,建设阶梯主题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能力表现阶梯目标的基本建构,根据学校周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间艺术、民间传说、名人轶事、学校现有条件等内容的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的发展设置主题群,进而实行菜单式、订单式、交流式三式一体的“淘宝”学习。因此,每一个主题群的内容,我们都设计成“阶梯主题群”。

笔者设计时考虑尽量符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学习体现,根据阶梯目标与学生的年龄等,设计的主题注重在不同阶梯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根据目标,优化主题架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犹如一枚变幻无穷的“万花筒”,但固着点始终扎根在阶梯主题的评估和筛选,根据阶梯式目标在任务单(学习表、学习单)的设计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整合内容,重组主题,凸显实施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同时兼顾两个原则:主题架构可行性原则与主题架构学生主体原则。

(三)评价引领,螺旋提升主题

以阶梯目标为基准,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综合实践,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关注学生实践的每个环节。笔者非常认同学者施良方的观点:“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通过阶梯目标引向真正深入个体的研究性学习。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其一,以年级目标为基准,形成主题开发的有效评估;其二,以年级目标为基准,不断再次提升主题设计。

三、阶梯式目标推进:点赞智慧成长

几年来,多次邀请专家指导,阶梯主题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形成了主题开发模式

围绕年级课程目标从“四个维度”开发了阶梯主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是阶梯主题开发的主体,教师是阶梯主题开发的设计者、指导者,师生共同经历阶梯主题活动的开发过程。

主题开发以年级目标为中心,以认识自我、融入社会、尊重自然、探究世界等维度为指向,让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主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达成阶梯式目标的系列主题群。

(二)支持了研学旅行实施

我们开发的阶梯主题资源为学校拓展性资源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为学校积极探索研学课程提供了模版,也为学校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奠定了基础。我校的阶梯主题开发已成为我校课程图谱的重要部分。

(三)促进了学生素养发展

在开展阶梯式目标主题设计的有效性方面,我们跟踪调查实验对象学生,发现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形成了 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协作氛围,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已经初步形成。

阶梯主题资源的开发,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基本条件,为主题资源打开了广阔的天地,如近两年在区级以上获奖的有200多个研究性学习成果,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更得到了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的肯定。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2]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表现目标序列及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3(10).

[5]傅根起.基于“在地资源”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研究[J].浙江教学研究,2014(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