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的运用分析

2019-06-20程媛

教育界·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分析

程媛

【摘要】文章立足于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所具有的紧密联系,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的应用,以期能够给予初中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情与理的运用;分析

一、引言

当前,伴随着我国教育界持续深化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既对传统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并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因此初中生的情绪波动性较大,其心理状态也较为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初中生处在思想意识的重要成长期,在此阶段,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理解能力,开展行之有效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学生会感到较难理解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当前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依据初中生所具有的情感特点,通过建立情感教育来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與理的紧密联系

(一)以情为理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因此初中生在学习理论之时必然会感到困难重重。同时,由于理论是较为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理论教育之时,导致初中生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在对初中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开展理论的说教,就较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必须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较多地去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深入地认知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尽量缩短学生与此门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而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而在学习实践中,不少教师在讲述到情感之时通常会由于较为注重情感而在无意中忽视了理论教学,从而不能紧密衔接情感与理论,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讲述情感之时,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二)情感是疏通理论的载体

初中生难以理解与掌握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理论,而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来深入地讲解理论,从而让理论更加直观形象,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是讲解理论的一个重要载体。所有理论都是通过一定的人物,在历史背景下来较好地进行阐述,并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入理论形成的整个过程,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理论。对于情感的融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例如将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教师可以借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讲述国家发展历程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找寻更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其中包括视频、语音以及图片,通过情境带入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去。

(三)通过理论来有效地引导情感

在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注重体现出真实的情感,必须充分体现出人的情感,而所有的政治都应以理论先行来开展活动。因此,情感必须充分立足于理论,并依据理论来开展,理论则是情感的引导。在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要将情与理相融,充分体现出初中思想政治当中的情感,让整个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客观全面,又要以理作为重点,通过理论来对情感进行引导,并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的教育

情作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人的基本情感需求之一。通常而言,人的情感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意识,健康的积极的情感能够给予人们力量,让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而不健康的消极的情感让人们变得意志消沉,让人们生活在一种无法消除的“执念”当中,长期如此,必然会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就会让学生对学习与生活产生被动的心态,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生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具备学习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就会让学生产生消极与被动的学习心理,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教师必须做到关爱学生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时间也较长,在学校期间学生会普遍感到缺乏关爱,而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相对较为脆弱,因此初中生在校期间较为渴望获得教师与他人的关爱。对于教师而言,通过给予学生关爱与帮助,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更加信任教师,并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关爱,能够让学生感到温暖。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与学生进行较多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让学生感到被尊重与重视,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出主动性。 教师是除了家长以外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最多的人,教师就如同学生的第二任家长,所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感受到家长般的关怀。教师对班级所有的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将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只给予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学生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二)教师要平等对待与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做到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由于不少教师将自己视为长辈,未能将学生视为平等的朋友,较难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在教学当中有意无意将学生视为“下属”来进行管理,未能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也难以获得学生的尊重,致使在授课过程中學生未能有效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未能体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当中未能真正地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教师较多关注少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会较多与这些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而对于其他中等生、后进生的关爱与关注力度不够,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全班所有的学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区别对待,必须要让全班学生获得整体进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深入地认识到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让所有的初中生都能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获得较好的启发与教育。

(三)关注情感教学的拓展,组织学生参与课后实践活动

在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学习与掌握理论知识,也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情感,并要将这些情感有效地转化为行为意识,真正地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紧密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另外,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并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使情感教育拓展到课外领域。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到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学会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在组织课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障学生的安全。因为现阶段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还不是很好,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性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危险性行为进行控制,学生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在教师的监督以及引导下完成。只有保证了学生安全,才能使得课后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并且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

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思想方面正趋向于成熟,对初中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使其较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好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讲述道理,获得他人的认可,取得他人的信任。在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时,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信,并深入地进行学习,较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与技能。

(一)在教学中应较多地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做到以理服人,如此方可使学生心服口服。教师必须有效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日常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学生犯错之后,如果教师对学生当众进行严厉的批评,就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使学生很难接受。即使学生口头承认了错误,但是在内心当中仍然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口服心不服,难以达到良好的说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以对所有学生起警示作用时,要用温和的、委婉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批评,这样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达到良好的说服教育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时,可采用谈心式的说服教育方式,也能够达到良好的说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学生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从而较好地体现出说服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开展理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地分析与依据理的教育因素。理必须源自于客观的事实,教师必须依据客观事实来对学生讲道理,而不是引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大道理或采用一些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性教育的道理,这样的道理不能对学生进行具有实效性的理的教育。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在学生所提出的疑问的基础上,避免学生产生盲从心理,必须在对理进行理性分析、客观全面认知的基础之上,真正地接受理。同时,也可让学生在接受理的过程当中再次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与发散性思维。

(三)教师必须充满耐心地教导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真正做到平易近人,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成效。由于初中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较为薄弱,难以较好地理解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开展教育时,教师为让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与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必须耐心地教导学生,并要真正地做到平易近人,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接受教师的“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由于初中生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缺乏理性,教师必须充分认知与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在班级教育当中开展普遍性的讲解,让学生都能够获得整体性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要依据学生所体现出的个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与重点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尊重感。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并针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与情绪波动较大的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初中生能够在生活当中明辨是非,懂得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必须具有正确的判断力,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来进行学习,对于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必须坚决抵制,要多接触、多掌握网络当中的健康信息。另外,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所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化解自身的负面情绪,长期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努力进取,在生活中充满自信。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学生长时期处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当中,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独特的知识魅力。在教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较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有效地提升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既要借助相关的理论依据,让学生深入地进行学习,也要让学生具备正确判断事物对与错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教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较好地引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同时,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通过质疑来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由于初中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较为薄弱,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有效地运用情与理的教育因素。情与理的教育,就是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在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情与理的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玲.“情”与“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8):126.

[2]殷玲玲.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的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8):128-132.

[3]张晓玮.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8(25):113-114.

[4]邵钰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4):98,100.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科学设计
信息技术助力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研究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刍议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