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校地合作工作机制研究
2019-06-20汪恭艳
汪恭艳
【摘要】地方高校必须坚持好“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目标定位,依托地域,深化產教融合、校地合作,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深度转变、实现应用型转型。黄山学院通过一系列有效实践,应用型转型快速推进,对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地合作 地方高校
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占据了我国本科高校的半数之上,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
一、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求
地方高校立足区域办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深度转变、实现应用型转型,是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点,也是普遍共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瞄准定位目标,做出“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好文章。
1.坚持“地方性”。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根本目标,不断完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满足适应地方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符合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文化建设担负地方文化传承的使命,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2.突出“应用型”。必须贴近地方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契合地方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群,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产出能够支撑地方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成果。
3.对标“高水平”。只有植根地方土壤、服务地方发展,主动把办学与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产业优势相结合,走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办学道路,才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异军突起,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黄山学院产教融合下的校地合作实践
近年来,黄山学院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合作,推进“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道路。
构建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黄山学院与黄山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黄山市7个区县开展了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就校地合作、协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校地合作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市直各单位和所辖区县充分对接,研究解决并统筹协调校地合作事项。校地双方分别设立了校地合作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双方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的工作体系,初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校地互动”的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校地校企合作由此步入稳定发展轨道。
校企合作打造特色专业群。黄山学院围绕黄山市重点产业,着力打造旅游管理、林学、产品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等特色专业群。同时,支持永佳集团、万豪酒店、大北农集团与学校联合举办专业,嵌入行业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为行业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黄山学院着重探索了学生培养平台和教师培养平台两个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特色课程教材,共同培养“双能型”教师,共同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校地合作实施人才共建共享。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学科专业战略布局引领人才队伍建设。黄山市政府实施了“人才10条”计划,并把黄山学院纳入该计划,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同时享受黄山市相关政策的“优惠叠加”,这对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吸纳效应。推进校地人才交流,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了应用型教师实践培养体系,把地方和企业的人才请进来,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等工作,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接轨。把学校的教师派出去,全国首倡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建站42个,选派89名教师实践锻炼、技能培养、产教研合作,“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1.17%。建立交流挂职平台,选派干部教师到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交流挂职22人次,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直接服务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产教融合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突出科技工作的应用导向,加强了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黄山学院紧紧围绕黄山市重点产业的发展,与有关企业联合成立了涂层产业研究院、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校企合作由此步入了良性循环。
校地合作传承创新区域文化。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把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促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城市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在黄山市政府的支持下,黄山学院依托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资源,与有关部门合作成立研究机构,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学校成立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2年以来,立项地厅级以上的“非遗”传承及研究项目148项。建立“徽州文书博物馆”“徽州文化研究成果展示馆”“徽派建筑展览馆”等,多次接待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国内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人员观摩考察,接待省内外徽州后裔查询族谱,成为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收藏徽州文书近8万份、徽州族谱400余部;经常性地举办徽文化论坛,组织徽学专家通过讲学、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徽文化知识;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文化服务水平和引领能力,为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黄山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学校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黄山学院的转型发展快速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也进一步提高。
三、新时代校地深度合作实现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地方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走好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路子,关键点和落脚点在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亲密无间。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联动,全面构建政產学研深度合作长效机制,在主动作为、服务大局中赢得行业和地方更大支持。
一是以政策扶持为助推器,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校地双方要全面落实校地合作协议,通过研究制定配套的规范性、合法性条文,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责义务,健全激励、惩处以及支撑保障制度,真正将双方的合作纳入法规制度框架内,提升政治定位。为有效激发高校所属部门、政府各单位、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双方应制定专项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鼓励支持多方式、多主题合作。让合作双方既有启动支持,又有经济效益,更具社会价值。
二是以推动发展为原动力,形成互惠共享机制。校地合作稳定持久与否,在于是否能够构建起利益共同体,资源共享,互动发展,互惠共赢。双方自主参与,休戚与共,努力构建起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企业,通过“订单”培养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等直接获取专门人才,通过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获取科技成果、知识创新,甚至还可以获得地方政府如高新企业等政策性优惠和社会红利。对于高等院校,畅通人才出口渠道,优化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
三是以项目共建为着力点,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具体项目是抓手,更是持续推进的载体,把各类合作做深、做细、做实、做成亮点和标杆,才能有可持续发展。黄山学院开展校地合作之所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关键在于,校地精诚协作、攻坚克难,联动联建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已见成效、互惠共赢的项目。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突出资源共享,对接地方产业专业转型升级、群众利益、民生保障等,统筹推进一批项目,论证储备一批项目。坚持联动共建,对在建项目确定专人、落实专责、跟踪促办,确保真正“开花结果”。
四是以目标考核为刹手锏,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有合作就要有约束,有约束才会有规范,才有校地、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校地、校企双方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和社会道德的约束,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共同监督,加强第三方的过程监督与绩效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有必要建立一定专项资金的经费投入机制和专门的激励竞争机制。校地、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企业(或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等主体的共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