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德育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探究

2019-06-20翁清华谢亚敏

职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翁清华 谢亚敏

摘 要:技工院校德育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进取以恒、守正创新等工匠精神文化的今天,教师更要率先垂范,引领学生践行工匠精神进取。本文在分析技工院校教师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工匠精神培育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德育教师自身及学校层面对技工院校德育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做了初步探究,旨在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教师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课 题:本文系2017年度中国职协立项研究课题《“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德育课程中渗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150)研究成果。

一、技工院校教师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执著专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创新进取、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是所有职场人应该追求并应达到的职业境界,而具体到各个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核有所不同。技工院校中的“工匠精神”是教师在对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传授的过程中具有的专心致志、关爱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创新的育人精神。表现为教师心无旁骛,坚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教育之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执著专注,有一颗“极致”的教育之心;关爱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珍视如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物质条件帮助学生不断地改进“温情”之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一颗“创新”的教育之心等。身教胜于言传,教师通过“榜样”或“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心理及综合素养趋于成熟,但又不太成熟的学生,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工匠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从而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

二、技工院校德育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必然性

1.“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然要求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严格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这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要求相一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优秀的工匠才能打造出世界品牌。作为培养优秀工匠摇篮的技工院校,应从培养从事主旋律教育的德育教师抓起,让这支教育力量率先垂范,当好学生的标杆和引路人。

2.企业对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

笔者通过对一些制造企业的调研,发现这些企业管理者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较务实、到位。他们认为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表现为企业自上而下应具有的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等精神。他们认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不足,不够敬业,过于追求待遇而忽视自身成长及企业发展,职业稳定性差。因此企业强烈呼吁,技工院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放在首位,多为企业输送具有优秀人格和品质的技能型人才。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教师课堂内外就要身体力行,尤其是进行主旋律教育的德育教师。

3.技工院校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

技工院校德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使命,教师的综合素养、人格魅力和创新精神等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些技工院校因为过于强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表现在不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疏于管理和引导、职业规范缺失,这就造成了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敷衍应付,甚至职业倦怠、功利浮躁,沉不下心钻研教学。因此,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教师。

三、技工院校德育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对策

1.通过培养“工匠”情怀,增强德育教师自身的“工匠”意识

首先,要认识、了解“工匠”及“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手艺专长的人。能工巧匠、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等成语就是对工匠及其技艺的赞誉之词。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有人们熟悉的鲁班、蔡伦、毕昇等传统工匠。如今,随着《大国工匠》8集系列纪录片的播出,全国人民认识了高凤林、胡双钱、周东红等一批新时代工匠,他们身怀绝技,在各自职业舞台上大显身手、尽展绝活,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托起“中国制造”的脊梁。新时代的工匠,不再单指某个领域的“手艺人”,而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传递着“执著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家国情怀”的巨大正能量,成为新时代楷模。于漪、郑德荣、钟扬等堪称教育界的工匠和楷模。技工院校德育教师,对“工匠”应有全新认识,只有怀有敬仰之心,才能以他们为榜样,塑造工匠形象。

其次,熟读《工匠精神读本》,汲取工匠精神养分。读本里讲述了航天领域焊工、钱币雕刻大师、陶瓷大师等一个个鲜活的工匠故事。德育教师应一一熟记于心,真正领悟各行各业工匠们身上具有的“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淡泊宁静、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追求极致、勇攀高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技能报国”的工匠精神,走进工匠们的内心,怀揣五颗“教育心”——纯粹之心、创新之心、极致之心、宁静之心、温情之心,在教育事业中身体力行工匠精神。

最后,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体验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应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机制,为教师到行业企业锻炼、实践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调研、观摩,体验、了解工匠精神、发现真正的“工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面对面接触“活”的工匠,受其熏陶,激发教师对工匠的情感;同时可以从身边获取工匠精神教育素材,使德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更具说服力。

2.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夯实德育教师工匠精神教育的基础

按照人社部的课程设置,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包含《道德法律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经济常识》等四大模块,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实践性强。而技工院校德育教师所学的专业一般是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他们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单一、阅历单纯,只有在工作中持续不断地学习,丰富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科技文化等知识,成为“通才”,才能在德育课堂上挥洒自如。

3.通过教学基本功的打磨,培育德育教师的工匠精神

德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语言、教态、组织教学、信息化教学、德育教学研究等。就像其他领域的工匠一样,德育教师只有在磨炼教学基本功的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立志成为德育教育的能工巧匠,才能提升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崇敬和爱戴的工匠偶像,感染学生去践行工匠精神。

(1)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设计(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磨炼教育“匠心”,应从教学设计(备课)开始。德育教师应在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精准设计“三维”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模式。备课时,要反复推敲授课语言,学习于漪老师“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用书面语言写下来、背下来,把它当做艺术品来教学。”“上课从不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内容教三遍,每遍都不同。”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要求有点高,但只要肯花工夫就一定能够做到。

(2)教学语言及教态。教师的课堂语言犹如一部戏的台词,演员能否演好这部戏,台词演绎、肢体语言等都很关键。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标准、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态自然大方、衣着端庄、积极热情、举止得体。要做到這几点,就需要教师像演员练台词、主持人练说话、歌手练声一样,不断纠错,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练好“匠艺”,方能出“精品”。

(3)组织教学。德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要求具备更高的协调、指挥、控制能力,既要熟悉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根据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教学模块的特点,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做到教学结构合理,又要力求教学思路清晰;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使课堂活跃而不失控、收放自如;既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又要有工匠行为习得。要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全方位能力的磨炼,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4)信息化教学。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普遍推广,移动教学、微课、慕课、网络平台教学(如蓝墨云班课)等逐渐被运用于各类教学之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而要真正用得有效果,教师必须静下心来学习、钻研、尝试。只有培养和发扬传统工匠特有的“精益求精、道技合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刻苦磨炼教学技能、潜心琢磨教学新方式,才能成为教书育人的能工巧匠,并影响和带动学生践行工匠精神。

(5)德育教学研究。德育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提高效率效果,要求德育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德育教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创新德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模式。而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德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就是培育自身工匠精神的过程。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总结、概括、文字表达等能力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及模式等。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吕老为教育而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 (10).

[2]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编写.工匠精神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