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旧”与创“新”并进 保护与发展两难
2019-06-20胡星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众多。近年来,当地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关系,通过抢救性保护、开发旅游等举措,较好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同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地方贫困问题和保护问题交织,村落消亡速度加快。当前,亟需突破投入不足、规划滞后等制约,建立严格的长效保护机制,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49个民族,其中有苗族、侗族、水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目前,全省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约6000个。2012年以来,共有545个村落陆续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总量的13.1%。其中,黔东南州309个,位列全国地市级第一,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这些村落保存了苗族、侗族的建筑风貌和人文特征,与原始森林、千年梯田、高山溪流、农耕田园融为一体。
新华社党校调研组前往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拱街道登交村、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村、榕江县栽麻镇大利村、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调研。这6个传统村落基本情况梳理如表1:
调研组了解到,这些传统村落传承和保护了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不仅是当地农业文明最直接的活态存在,还是具有活力的,传承文化和发挥功能的社会有机体。
第一,具有与西南山地湿润环境相适应的典型特征。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征,形成了传统村寨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的自然风貌,以及村落聚族而居的阶梯式、平台式、傍水式等“山水——田园——村落”格局。如登交村吊脚楼主要为厢房,多数是歇山顶式瓦房,少部分为四面倒水式瓦房。占里村民居木楼结构多为五柱两间、五柱三间、五柱四间,屋顶盖瓦,榫卯结构造型。大利村多为干阑式传统民居,包括吊脚木楼、连廊木楼和回廊木楼。
第二,呈现出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特征。贵州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的村落,在传统文化、民族习俗上都各具特色。如红阳村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称,每年祭桥节、吃新节、苗年节、姊妹节纷至沓来。岜沙村身配火枪、镰刀理发等习俗仍保留。黄岗村是男声部侗族大歌发源地。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收入来源单一,主导产业较少。外出务工收入是这6个村落主要现金收入来源。传统种植业主要满足村民自用,作为商品出售较少。6个村落均有旅游业态存在,其中登交村水平最低,偶有零星游客前往。红阳村和岜沙村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旅游企业参与,游客较多。
二、保护与发展主要做法
調研组了解到,近年来在多重政策利好下,黔东南州采取了一揽子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举措,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在调研的6个传统村落,政策红利正在逐步显现。
第一,建立制度,保障长远发展。据黔东南州人大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基础上,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红线范围,以及各级单位职责和奖惩措施。建立州、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村寨建设中心人才配置,组建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
同时,利用村寨祖辈遗训和“村规民约”等传统智慧,引导村民对保护传统村落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治理。在占里村,这样的村规民约起到了显著效果。高增乡党委副书记梁松茶说,2016年占里村经村民大会决议,将保护传统村落纳入“村规民约”,要求村民“改建或新建房屋绝对服从传统村落要求建设规划”“注重对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
第二,基础设施先行,增强保护动力。近年来,黔东南州用好用活各级资金,启动实施污水垃圾处理、民居修缮、文物保护、步道建设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一批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同时,大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消防常高压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了309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管控能力。
台江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欧锋云介绍,台江县有包括登交村在内的3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均已完成“一村一档”和保护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其中36个村获得中央保护发展专项补助建设资金1.079亿元,主要用于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消防设施改造项目已基本建成,年底前还将完工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收集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以及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
第三,传统民居修旧如旧,严格保护整体风貌。调研组了解到,这6个传统村落均面临群众的建房需求。当地设置了多条建房“红线”,要求修旧如旧。对建筑物的外观、材质甚至施工工艺都有明确要求。有的村还要求必须有古建筑维修资质的企业参与古民居的修缮,文物部门参与竣工验收,尽最大努力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
据红阳村村支部书记王乐南介绍,村民在翻修、新建房屋时,必须注重原生态保护,保持传统风格。一是在村落核心保护区内,所有建筑要保持苗族传统风格和原有工艺特色,以吊脚楼为主。由于地质条件确需修建砖混结构的,应按照“第一层砖,第二、三层木质结构”的要求建设;二是在风貌协调区,建筑造型、色调要保持苗族传统建筑风格,不能破坏河流、林地、耕地的整体风貌。在大利村,当地则允许村民对一楼特别是厕所进行砖混结构的改建,但必须用木料进行外观包装。
第四,抓好产业培育,增强发展后劲。近年来,黔东南州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着力推进传统村落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选取部分交通条件较好、代表性强的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探索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全国率先推出具有苗族、侗族风情的传统村落旅游线路,把传统村落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按扶贫资金、房屋、田土、生活习俗等要素进行定级入股,建立要素利益分配机制,让群众共享开发成果。
岜沙村被称为“枪手部落”,原生态苗族风情文化浓郁,是当地较早进行旅游开发的传统村落。丙妹镇副镇长葛宗秀说,岜沙村旅游主要有旅游公司、合作社和能人带动。2017年,全村接待游客32.5万人次,门票收入为547万,年底每户村民获得1000元分红。由村民组建的表演队,平均每天3场演出,220名村民月均收入1200元。
一些生态禀赋良好,农耕资源丰富的传统村落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登交村,1600亩的苦丁茶茶园已初见规模。存栏10万羽的蛋鸡场吸纳了311户贫困户以每户2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去年每户分红1600元。2个养蜂合作社现有600箱蜜蜂,3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2017年每户分红1000元。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组了解到,地处相对偏僻、贫困落后地区的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自然性毁损、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乡村旅游开发”的多重挑战和冲击,有的甚至濒临消亡状态。这6个传统村落尽管正在加大守“旧”与创“新”力度,但仍处在保护与发展两难境地。
第一,贫困是最大“拦路虎”。黔东南州是贵州省贫困人口分布集中,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之一。全州16个县、市属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14个县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传统村落大多集中在雷公山、月亮山等偏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通村公路等级低,出行难、运输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难以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村落大多数以传统农业为主,增收渠道单一。
从这6个传统村落看,产业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保护发展自身动力不足,交通、经济条件较差,自身造血能力弱。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员进城务工就业,传统村落成了“空心村”“老人村”,出现“人走房空”的现象。人力资源流失,直接造成了村落产业萎缩,基本依靠传统农业支撑,农民增收渠道变窄,这样的恶性循环一直持续。
同时,这些传统村落地处山区,耕地多为梯田,人均田地较少,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特别是近几年传统农产品价格增幅不大,传统农业相对收益较低。单纯依靠传统农业实现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有的村还着力发展传统手工艺,但刺绣、银饰等手工艺品规模和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完善,缺乏企业带动。
以登交村为例,全村2384人,外出务工的超过900人,空心化极为严重,其中登鲁下寨几乎看不到青壮年。尽管目前仅有186人未脱贫,但实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960人。全村的茶叶、蛋鸡、养蜂等特色产业覆盖面不广,留在家的村民主要从事传统种植业。全村3个组,到2020年才能全部脱贫。
第二,留住传统习俗和走向现代生活矛盾日益突出。受访的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传统村落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改善存在“刚需”,主动保护意愿和意识不强。在黔东南州的一些地方,传统木房变砖房,“原味古村”日渐消亡。有的传统村落村民新修砖房成为时尚,乱搭违建现象普遍,古村风貌已难寻觅。有的村砖房已超过三分之一,“土不土、洋不洋”的磚房与传统建筑风貌格格不入。
舒适度差和火灾隐患大是传统民居的两大“短板”。在黄岗村调查期间,调查组成员夜宿农家,亲身体验侗族传统木屋。电压不稳、用水不便、不隔音、不保暖是夜宿的直观感受。在黔东南州的传统村落,90%以上的建筑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房屋依山而建,较为密集。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电器产品不断增多,用电负荷剧增,加之电线标准低和村民用电安全意识薄弱,极易引发火灾并“火烧连营”,这也成为传统村落被毁及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最大隐患。
从调查的6个传统村落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群众期望改善住房现状,拆旧建新、房屋扩建的现象比较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借鉴外来现代建筑风格,传统村落建筑形式和布局被打乱。有的村干部说:“村民生活好了,想改善居住条件,追求现代生活,这也是劝说村民保护老房子最大难题。”
在登交村,有的村民公开修建砖房,有的村民与村干部“躲猫猫”改建砖房。半山腰上吊脚楼群中,一栋砖房显得格外突兀,白墙的砖混结构房屋甚至装上了铝合金的防盗窗。村民王多里的木房建在穿村而过的小溪旁,今年她对青石地基敷上水泥进行加固,准备改建砖房,被村里制止。
第三,资金不足制约保护与发展。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涉及面广,户均投资较高,资金需求量大。目前,除省、市投入部分资金外,所在县市配套能力弱,群众自筹能力弱,除少数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村寨外,大部分村寨没有村集体经济,无力对村寨进行有效保护和建设。
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消防改造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等,每个村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实际上现在除了每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获得月30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和少量的省、州级配套资金,保护发展资金缺口极大。
四、相关建议
受访的基层干部、专家学者认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不仅关系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乡愁的留住,还关系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完成,其意义重大。他们建议,传统村落保护是基础、活化是方向、创新是关键、制度是保障。
第一,加快传统村落保护法规的出台,强化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首先,国家层面抓紧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顶层设计,及时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条例》,解决和引领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以及保护制度建设。一是明确规定传统村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适度开发、科学管理”的方针,强化“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二是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应按照文物法规在原地原址保护。完善保护利用制度,扩大传统村落的评选范围,建立传统村落分级保护制度,让更多的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完善土地置换“一户一基”的政策,加大传统村落保护用地的倾斜和保障,村落环境改造建设中恢复水渠、古道、水塘、古墙寨所需用地,可作为农用地处理。其次,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传统村落遗产的科学管理。一是加强科学管理,分级保护。对不同价值的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分等、定级,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跟踪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二是重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强发掘、研究、展示、传承、利用。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管理,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社会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新机制,把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加大传统村落保护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开创多种方式筹集保护管理资金。首先,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和方式,各部门合力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实施。一是加大连接传统村落的公路建设,在安排交通项目时,向传统村落倾斜,提高可进入性;二是积极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加大传统村落水電线路、排水管网、串户道路、通讯网络等的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其次,允许采取多层次、多方式筹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一是允许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牵头,理顺关系,鼓励吸纳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等多种资本,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二是建立政府奖励制度,对优秀的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给予奖励,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引导促进作用。三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制定政策措施,吸引社会捐赠、赞助或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第三,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引导传统村落产业发展。在传统村落产业规划布局时建议统筹各类涉农政策,探索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各地村落内部传统产业,将传统特色产品商品化、产业化,充分发挥当地具有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优势,通过旅游、民俗表演等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解决当地村民的增收及发展诉求,解决村落空心化、老龄化问题。
第四,创新保护模式,活化传统文化。可采用“古寨+新村”模式,在古寨之外选择集中建房点,用新村疏散人口、完善功能、发展旅游。古寨要控制边界、控制容量(限制人口数量和建筑数量)、控制业态(对酒吧等不属于苗侗传统文化的业态,通过特许经营进行控制)、控制环境(保护古寨附近的大气、土壤、水系、林草、田园、山丘)。通过新农村建设完成电改、厨改等消防“六改”,完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在保护中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不仅要保护村寨风貌、房屋建筑等物质载体,也要保护其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生活气息、宗教习俗等活态的文化。避免为保护而将传统村落搬空,成为没有人居住的博物馆。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养生产业吸引青壮年回流,消除只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空壳村。保护好溪流、林草、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传承好传统文化、耕读文化、田园生活,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甚至让更多的游客在乡村坐下来、住下来。
(作者单位:新华社贵州分社。调研组成员:朱萍、周燕群、涂超华、陈玉明、王文涛、黄林昊、王静、常庆、郑文傲、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