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实践案例分析
2019-06-20叶青林
叶青林
摘 要:影响班集体建设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因素中非正式群体持续地对班集体建设发挥影响。本文通过在具有典型性的班级中选取个别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和尝试实施等策略,寻找出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进行引导和转化的有效策略,以期达到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目的。
关键词:技工院校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引导和转化
“非正式群体”这个名词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梅耶正式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专家学者也日益关注这个群体,并开始着手研究它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提出了许多相应的策略。
笔者对技工院校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造成的影响来进行分类,研讨出一系列管理策略,依据这些管理策略有针对性地对技工院校中部分非正式群体进行引导与管理的实践。具体方法是选取具有典型性的班级中的个别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实施策略,寻找出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进行引导和转化的有效策略,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目的。笔者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进行重点研究和尝试实践,具体实施如下。
一、对非正式群体成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朱某、陈某、仇某和程某是笔者班级中住在同一寝室的四位男生,经常一起玩耍,四位学生戏称自己为“四大金刚”,形成一个非正式群体。他们的共同特点: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作业经常不交或者迟交;晚上不按时就寝常常彻夜长谈和通宵游戏;寝室卫生几乎不搞,寝室里脏乱臭;喜欢吸烟和赌博。逆反心理都很强,对其进行教育时,态度总是漫不经心,教育效果一直不明显。
笔者首先对这“四大金刚”分别进行全方位了解和分析。
朱某是四位学生中的老大,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该生很聪明,情商非常高,富有同情心,热心助人,性格外向,爱出风头。父母因为工作比较忙,对其疏于管理,再加上是独生子,对其宠爱有加。父母总以金钱来弥补对孩子关心和管理上的不足,一个月父母给予生活费至少5000元。因此朱某经常出入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并结识了校外一些不良分子,同时还以认识校外不良分子为荣。
陈某是朱某的铁杆兄弟,身体偏瘦,非常讲哥们义气,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但脾气暴躁。陈某从小父母离异,和母亲一起生活,后来母亲重组家庭,无力对其管理。该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学校大部分开支靠朱某救济,因此该生对朱某言听计从。
程某单纯善良,活泼外向,做事没有主见。该学生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父亲常年在外忙生意,和孩子几乎没有沟通。平时主要是全职妈妈在负责他的教育和管理,初二时因为弟弟的诞生使得妈妈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其进行管理和教育。
仇某性格外向,没什么主见,喜欢唱歌和玩游戏。羡慕朱某和程某家庭的条件。仇某和朱某是老乡,舟山人,父母是老实巴交的渔民,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在外捕鱼,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该生从初中开始就厌学,常常跟随朱某出入娱乐场所,是朱某的小跟班。
二、对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对这四位学生能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距离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一个班又住同一寝室,使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相处在一起,为他们形成非正式群体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条件。仇某和朱某是老乡,回家常常一起结伴而行,周末和假期也经常在一起玩耍。
2.心理需求因素
刚进入学校时他们对学校的环境和人际交往都还没有适应,加之进入高中开始了住校生活,第一次离开父母獨立生活,具有相同心理需求和类似心理状态促使他们抱团取暖。
3.家庭教育的缺失
以上四个家庭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孩子疏于管理和教育,缺少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温暖。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必然条件。
4.个人兴趣和相似的价值观
促使四位孩子走在一起,最后形成“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价值观。案例中的四位学生都喜欢吸烟、玩游戏、泡吧等。通过和他们的交谈获悉,四位学生都觉得读书无用,对学习毫无兴趣,觉得吸烟可以让自己更像“男人”,能认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三、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尝试性的策略实践
对以上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后,笔者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多与家长联系,加强家校沟通。
每周最少和家长进行一次沟通。沟通的形式有:电话联系,通过QQ、微信,随时和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和家长进行一次面谈,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轨迹的同时指导家长正确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起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桥梁。在和家长沟通时,笔者也非常注意方式和方法:多肯定,少告状,放大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让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还是“有救”的,这样容易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家长也更能接受笔者对其提出一些教育建议和意见。
2.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招安”
古语云:“擒贼先擒王”,首先让这个“老大”归顺了,其他成员的思想工作就可以通过“老大”去完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对“老大”进行“招安”显得尤为重要。“老大”能够在这里成为民间领袖,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或者受他人推崇的原因。本案例中的“老大”朱某也如此,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性格外向,具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同学,这些优点导致他很得民心。在实施过程中,笔者首先肯定他的这些优点,在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后,朱某慢慢放下对笔者的戒备和敌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变得顺畅,同时朱某的心也开始走向老师,甚至变得关心老师和班集体了。此时笔者再顺势将他吸引到班委、学生会等正式群体里来,让他担任班级的纪律委员,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里做干事。这样既是对他的认可,也是一道紧箍咒,让他时时提醒自己,约束自己。
对于非正式群体中性格比较孤僻或者家庭特殊的学生,如案例中的陈某和仇某。平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如在他们生病时陪他们去医院,生日时组织班级同学一起为他们过生日;给予陈某一些经济上的支持。让他们经常感受到来自正式群体的关心和老师的温暖,渐渐地他们也向正式群体靠近。
3.把非正式群体成员吸纳到正式群体中来
针对非正式群体中各成员的特点,分别把他们吸引到学校相应的正式群体中来。如案例中的朱某、陈某和程某现在学校的志愿者协会中,在课余时间和周末都用来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服务,减少了他们出入娱乐场所的次数,拉开了和社会上不良分子之间的距离,成功将他们的时间和课余生活转移到公益事业中来。
仇某现在是学校文娱部的一员,每次学校迎新晚会和技能晚会都能听到他动听的歌声。学校也针对很多喜欢玩游戏的学生,成立了電竞社并定期举行电子竞技比赛。四位学生都参加了电竞社并能很好地遵守电竞社的规章制度,不再在上课时和通宵玩游戏了。每学期的电竞挑战赛他们都积极报名参加。在上学期的比赛中仇某获得了三等奖,在活动中获得了认可和表扬,把他潜藏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激发了出来,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此时笔者再跟他们谈学习、谈纪律自然就能接受了。
四、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针对上述案例的实施工作,从效果上看,对该非正式群体的转换是成功的,四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明显进步。变化尤为明显的是“老大”朱某,现在是班干部和志愿者协会的工作积极分子。学习进步明显,上学期期末考试没有挂科,第一次不用参加补考。同时吸烟也明显好转,不再赌博。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接触也少了。陈某得到班集体和班主任老师的亲切关怀,在朱某的带动下,学习上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乐于帮助别人了。同时在他的管理下,寝室卫生改善效果显著,寝室扣分减少许多。程某和仇某在朱某和陈某带动下参加了电竞社,均能按时完成作业,按时睡觉。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引导和转化,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是份良心的职业,必须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负责。所以在对待学生问题上我们必须具备“四心”: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爱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同时对待学生还要细心,只有细心的老师才能发现非正式群体并对其进行正确归因,为后续的转化奠定基础。教育工作者还应该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待具有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更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他们。因为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非正式群体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中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宁.班级积极型非正式群体教育案例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6(3).
[2]黎扬莉,黄易辉.班级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教育的案例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5(2).
[3]赵晓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李燕飞,冯武强.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6(3).
[5]许文惠.重视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及教育引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
[6]陈利民.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原因及应用对策[J].中学时代,2013(20).
(作者单位:浙江建设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