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实践教育的国际经验:日本的生存力教育

2019-06-20黄彬彬陈峥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课程教育

黄彬彬 陈峥

周洪宇教授认为,“生活”与“实践”是教育面向未来社会的必经之路。研究、实践和推广“生活·实践教育”是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促进社会与生活的完善”“培养阳光新人”。在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下,“生活·实践”教育还强调了通过合育、实育(实践教育)和意商教育使个体获得自动力、生活力与创造力,并倡导“生命即成长”“生活即学习”“世界即学校”“生存即共进”的教育理念。本文围绕“生存即共进”理念,借鉴日本“生存力”教育经验,为深入理解和推进“生存即共进”的教育理念提供素材。

“生存力”教育的内涵发展:复归生活,聚焦素养

1996年日本文部省提出“生存力”教育的目标,其核心是学生的“资质和能力”。“生存力”教育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明确提出“知识习得与活用能力”,要在知识活用的基础上发展问题解决能力。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进一步说明了“生存力”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在任何社会境遇中,能够自主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和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2008年《新学习指导要领》首次对“生存力”的内涵做出修改,将“生存力”聚焦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此时的生存力就与国际上“素养”的定义非常接近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都提出要基于《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以及至今以来日本的学校教育经验,培养学生为开拓未来社会而必须具备的资质和能力,即“生存力”。《新学习指导要领》概括了“生存力”教育的三个方面:(1)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2)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灵活运用知识。(3)培养学生学习的意愿或热情。2013年3月,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在《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的研究报告中再次更新“生存力”的概念为“21世纪能力”,以“资质和能力”为核心,具体包括“基础力”“思考力”“实践力”三个层面的含义。日本的新“生存力”教育是对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复归,同时强调教育与科技化、信息化同步,促进教学现代化。“生存力”的内涵:

“生存力”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体验,强调实践

“生存力”教育的具体实施是:通过重置课程目标,改善课程结构,让师生明确“为什么而学”,增加教学创意,改善教材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活用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表达力和人性教育。具体而言,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方面增加了三个方面的体验活动:

(一)增加学生的生命体验活动。

小学、初中学生都要切实体验到生命的有限和大自然的重要性,要增强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的实感体验,重视在大自然中集体住宿、职场体验活动(特别活动课)。另外将信息通讯技术运用于教材开发领域形成数字化教材,使学生能够在存储的海量信息中实时获取和传播新知识,发现和共享新课题,即使在教室或家里也能拓宽对话与合作平台,对生活的体验突破了传统教学所面临的人员和时空局限。

如幼儿园教育要领、小学初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特别强调要优先道德教育及其体验活动,增强体育和健康相关指导,培养丰富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幼儿园要明确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即要具有:(1)健康的身心;(2)独立意识;(3)合作能力;(4)道德意识和规范意识的萌芽;(5)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6)思考能力的萌芽;(7)懂得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命;(8)对数量和图形、标识和文字感兴趣;(9)语言表达能力;(10)丰富的感性和表达。日本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中特别强调陶冶学生的“情感”“感性”等与生命体验紧密相关的目标。

(二)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活动。

通过产学结合增加就业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观、职业观及教导学生关于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伦理观;为了培养对社区和社会发展负责的职业人,根据社会和行业变化的情况等,从建设可持续社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应对全球化等角度出发,改善各科目的教育内容;为了培养产业界所要求的人才,新设“船舶工程学”“观光商务”“综合烹饪实习”“信息安全”“媒体与服务”等课程;鼓励有计划地发展必要的设施。

日本的“产学结合”就是校企合作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职业训练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学校教育法》《研究交流促进法》《国立大学法人化法》《中小企业劳动力确保法》等一系列针对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指导校企合作。不同的教育阶段,校企双方有不同的合作形式。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企业通过捐赠物资吸引优秀毕业生,二是提供实习设备和场地,三是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与高校共建“开发研究中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二是定时制高中、函授制高中和职业训练机构三方合作培养,三是企业委托培养,为新入职的初中毕业生进行脱产培养,提供讲师和设备,四是巡回指导,企业在职人员每周花固定的时间去职业学校学习,而学校教师到企业讲课指导,五是集体入学,學校派教师到企业给全体读函授制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讲课指导。

(三)增加学生的公民实践活动。

公民实践活动的主题涉及:环境保护教育、公民主权教育、消费者教育、防灾、安全教育等,政治参与和公正舆论的形成,政党政治,选举,作为主权者的政治参与方式的研究。实施渠道包括小学、初中的社会课、技术·家庭课、特别活动课、主题性的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具体内容如:让学生了解财政和租税的作用,少子高龄社会的社会保障、职业选择、创业、雇佣和劳动问题、工作和生活的协调、劳动保护立法、通过金融振兴经济、联合国可持续性开发的措施;了解各种合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保护消费者的机制;世界自然灾害和防灾对策,防灾和安全、安全社会的形成,考虑到安全、防灾和环境的居住生活的办法;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看护常识,学习生活常用技能。

以环境教育为例,日本公民的环保素养较高,学校环境教育功不可没。日本政府颁布《环境基本计划》,将环境教育正式融入社会长期发展计划之中,学校教学利用综合学习时间,将环境教育课堂设在户外的实际环境当中,利用实际的调查结果和检测报告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决心;在高校设置环境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具有环保技术的专业人才,从中小学的认识教育阶段上升到技术研究阶段;文部省还尝试开展了学校、家庭、地区一体化环境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环境厅会举办全国环境周活动,在这一周人们自动上街捡垃圾、参加植树等环保活动,并在社区设立环保示范餐厅,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进去,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用亲自体验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对“生存即共进”的启示

(一)共进是生存力教育的最高层次。

从日本生存力教育的层次来看,从低到高分可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个体层面的生命体验,群体层面的职业体验,社会层面的参与及服务,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模型。由此可见,最高层次的社会参与即全人类福祉是生存力教育的最高层次,符应“生存即共进”的教育理念。日本正在努力建设公民社会,具体到生存力教育实践中,就是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比如鼓励全民参与环保、学习正确看护和对待残疾人的常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关注和应对世界性自然灾害、经济全球化等关系到全人类共同福祉的问题。

(二)课程是生存力教育实施的关键。

生存力教育的实现需要系统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日本开发了系统课程实践生存力教育,从基本的情感表达、道德教育、信息技术到更高层次的就业体验、环保教育、公民主权教育。我国浙江台州的小学生存教育也有类似的课程,其生存教育的总目标按整体设计、分段对接的思路,分为两个学段分段设计。每个学段的总目标是“生存适应,健康成长”,由“知识经验积累”“生活技能训练”“情感态度培养”三维目标构成。“知识经验积累”重在“健康意识”和“生存技能”的内化发展,成為习惯;“生活技能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生活”“生存”和“救护”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培养”重在促进“健康生活”意识的形成。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课程活动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编排结构。如低段让学生学做小护士会简单护理和打120,高段则做小医生会简单急救;低段学生学习洗菜、洗衣服等自理技能,高段则小显身手来当家。

(三)实践是生存力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实践既是生活的方式也构成了生活的内容,生存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学习技能,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迎接真实生活的挑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理想信念,为了个体和社会的福祉而实践,这样的生存力教育便体现了“生存即共进”。

日本生存力教育强调学生熟练掌握信息通讯技术,为成为数字时代合格的世界公民做好准备,使用数字教材等数字教学设备,增加与他人对话交流;野外集体露营,参与全国性的环保教育活动,亲自走上街头参与捡垃圾等一系列课程与活动,都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融入和公民参与。

(四)官产学共建是生存力教育的保障。

日本生存力教育得以成功实施,政府、产业界与学校的联合共建是重要保障。在日本产业界,教育是国之大计早已成为共识,自宽松教育后日本教育面临的危机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国家课程改革政策提出后,与各类学校积极合作,促进产学融合。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社会5.0”,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学校教育与社会各界联合,培养各行各业通用的能力”,“在全民参与基础上推进官产学一体化”,并设立激发政府主导的研发投资的“推进费”。学校方面,设置与社会实际相关的丰富多样的课程,从基础教育阶段起便让学生拥有职业体验、公民体验。也只有在各方协作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才更能理解“生存即共进”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生活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