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
2019-06-20朱爱国
朱爱国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湖北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发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动员令。这其中,现代化是战略路径,教育强省是奋斗目标,人民满意是评价标准。要完成历史赋予的这一重大使命,必须坚持八个并重,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工作,奋力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
第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并重。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本质的特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与教育治理现代化齐头并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两个基本方面。要在党的旗帜下,健全教育治理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体现到具体岗位上、实际工作中。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当好“教育书记、教育市长、教育县长”。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及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和能力。
第二,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全局并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科学论断。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了就有更大的财力支持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了就有更强的人力资源支撑经济发展。我们要落实好优先发展教育和教育优先服务发展“双优先”,实现教育和经济同步发展、和谐共生。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作为重要先手棋,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特别是在资金投入、学校布局、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专业设置、人才需求、教师编制等方面,切实为教育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匹配度和贡献率,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教育强省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第三,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重。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規模是基础,质量是核心。没有一定的规模,质量无从谈起;没有质量,再大的规模也只是个空架子,会得“软骨病”。要一手抓规模、一手抓内涵,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 ,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各类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一方面,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要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和公办幼儿园规模,努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要坚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着力解决好“城市挤、农村弱”的问题,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要全面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动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努力提高湖北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健全质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要完善育人机制,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教育教学改革要深入下去,体育美育要有刚性要求,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起来,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四,尽力而为发展教育与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并重。教育事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长远、涉及全局,必须尽最大努力,适度超前发展。但又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把握教育发展的度量衡,既尽全力而为,又量实力而行。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确定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争取“跳起来摘桃子”,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合理期望,全力以赴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另一方面,要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事求是地选择好可行路径和务实措施,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脱离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不作财力难以兑现的承诺,不搞“寅吃卯粮”的工程,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精准发力,保障公平,鼓励争先,确保教育事业有序、有力、有效地发展。
第五,解决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并重。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破除教育领域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制度性保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方面,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做到人民群众有所呼教育有所应。要大力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攻坚行动,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和精准度,全面消除大班额,创建乡村温馨校园,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关键小事”和“烦心难事”。如“二孩时代”入园难的问题、小学放学后托管难的问题、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择校热”高烧不退的问题、“校园欺凌”频频发生的问题、“乡镇挤、乡村弱”的问题等,要认真梳理、分类指导、精准发力、综合施策、逐一破解。另一方面,要着力长效机制的构建,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要抓住评价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在破除“五唯”问题上打一场硬仗,从根本上扭转功利化倾向、祛除浮躁之弊,还教育清静、清爽、清新之风。要抓住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深化中高考改革,形成更加全面的考试、更加综合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要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针对学校反映突出的检查多、评比多等问题,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学校安心办学、让教师静心教书。
第六,落实政府主导责任与发动社会积极参与并重。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单纯依靠政府资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一方面,各级党委要强化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优先发展教育的职责,提升对教育发展的保障能力,将政府资源主要用于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稳妥处理“校闹”等过激行为,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要放宽准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扩大社会投入,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要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积极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在教育治理中发挥作用;建立完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家校合作。政府和社会共同使劲、相互促进,就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释放出磅礴的力量。
第七,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并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解决教育问题的基础与条件不尽相同。既要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也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一方面,要确保全省一盘棋,按照《湖北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战略目标,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各地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实际出发,探索落实《湖北教育现代化2035》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创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充分考虑教育改革复杂艰巨、涉及面宽、社会期待很高、某些方面认识不一致等问题,采取系统设计、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路径。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切实维护教育系统政治安全与校园和谐稳定,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把校园建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高地。
第八,立足湖北办出特色和面向世界扩大开放并重。办好湖北的教育,关键要靠我们自己,也要善于借鉴学习周边省份经验,积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在全国和国际舞台上展示湖北教育形象,唱响湖北“教育好声音”,不断提高湖北教育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方面,要向内使劲,挖掘潜力,从荆楚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的需求中找准努力方向;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下大气力促公平、提质量,发展智慧教育、智能学习,努力办出与湖北发展战略定位相匹配、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契合、与信息革命大趋势相适应、与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相适应的一流教育。另一方面,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各国教育思想精华和办学经验,以开放促进湖北教育水平的提升。比如,稳步推进我省高校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境外大学、海外分校;建立湖北职教国际交流联盟,定期举办湖北职业教育展览和现代职业教育论坛;打造“留学湖北”品牌,实施好我省政府奖学金项目,进一步提升招收国际学生的水平和层次等,使湖北成为外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理想家园。
鼓角争鸣催远征,厉兵秣马正当时。我们要以永不懈怠的工作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努力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争当先进、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