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枳消萎汤联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TFF3、G-17水平的影响
2019-06-20王利霞任晓宁孟婷婷
王利霞 任晓宁 孟婷婷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采用参枳消萎汤联合穴位敷贴对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三叶因子3(TFF3)、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CA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参枳消萎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6个疗程后症状评分、血清TFF3、G-17水平。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6个疗程后TFF3均较治疗前降低,G-17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枳消萎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AG,可促进患者症状及预后改善,疗效显著。
【关键词】 TFF3;参枳消萎汤;G-17;穴位敷贴;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4.015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疾病,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目前已证实其存在癌变可能,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西医治疗CAG常采用胃黏膜保护策略及改善胃动力等,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等问题[2]。中医药治疗消化类相关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整体调理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本研究选取47例CAG患者,觀察参枳消萎汤联合穴位敷贴对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三叶因子3(TFF3)、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CA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女27例,男20例,年龄28~64岁,平均(37.79±4.80)岁,病程9~37个月,平均(26.97±4.95)个月;对照组女24例,男23例,年龄30~65岁,平均(37.81±3.88)岁,病程10~36个月,平均(27.08±4.41)个月。两组性别、病程、年龄等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天津)》[3]中CAG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胃气滞,症见两胁胀痛,胃脘部胀满,纳差脘痞,嗳气频繁,胸闷喜叹息,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舌质淡红,大便不畅,脉弦,反酸恶心,苔薄白;入组前停用相关药物3周以上;用药与随访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胃黏膜疑似恶性病变者;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者;哺乳期、妊娠期、备孕者;伴有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肾、肝等功能严重障碍者;精神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
两组Hp阳性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71)2次/d,20 mg/次,阿莫西林(吉林显锋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235)2次/d,1.0 g/次,克拉霉素(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26)2次/d,0.5 g/次,均口服,1个疗程为2周。
1.3.2 观察组治疗方法
予以参枳消萎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1)参枳消萎汤:人参10 g、白花蛇舌草20 g、枳实15 g、黄连3 g、当归10 g、八月札15 g、陈皮10 g、白芍10 g、木香10 g、白术15 g、柴胡10 g、丹参10 g、炙甘草6 g、草豆蔻10 g、法半夏10 g、茯苓15 g,水煎取汁300 mL为1剂,早晚分次服用,1剂/d。(2)穴位敷贴:五味子30 g、附子(制)10 g、肉豆蔻30 g、桂枝30 g、补骨脂30 g、干姜30 g、大茴香30 g、花椒30 g、丁香(公)30 g、吴茱萸10 g、肉桂30 g,先以粉碎机粉碎为末状,加适量蜂蜜、生姜汁调制为糊状,医用无菌棉布制成5 cm×5 cm方块,糊状药放置在中央,分别贴于双侧脾俞、胃俞、足三里、肾俞及神阙、中脘穴,外贴胶布进行固定,1次/d,3 h/次,1个疗程为2周。
1.3.3 对照组治疗方法
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枸橼酸莫沙比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5 mg/次,口服,3次/d;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湖北仁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568)150 mg/次,口服,2次/d,1个疗程为2周。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评估饱胀、疼痛、嗳气、纳差等症状,均采用0(无症状)、1(轻微症状,不影响工作与生活)、2(伴有影响工作与生活症状)记分。治愈:症状评分改善>95%,胃镜检查提示黏膜炎症基本消失,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消失或恢复正常;显效:症状评分改善60%~95%,胃镜检查可见黏膜炎症明显缓解,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减轻≥2个级度;有效:症状评分改善40%~59%,胃镜检查可见黏膜炎症减轻,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减轻1个级度;无效:症状评分改善<40%者[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疗程后症状评分,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的血清TFF3、G-17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W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