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校企协同、三级贯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2019-06-20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模具课程体系校企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80)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天津将“加快形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目标,面临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产业转型提升重要任务。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构建“校企协同 三级贯通”体制机制,面向先进制造业,共同完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深入探索与实践,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推广,效果显著。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模具是“工业之母”,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为起点,针对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存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性和驱动力问题,积极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

“校企协同”,即学校和企业打破领域界限、地域界限,协调一致;“三级贯通”即校企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2011年以来,学校联合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汽模”)等行业龙头企业,针对传统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面向先进制造业,校企协同,在“三级贯通式”体制机制保障下,共同完成适应先进制造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与产业跨界、衔接的“一核多极”专业群建设顶层设计模型,构建了与产业技术进步同频共振的“一体两翼四要素”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在“三级贯通式”体制机制保障下,创建了激励行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的“四中心一融入”运行机制。

二、实施的方法与路径

(一)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解决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问题

面对先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要求,为解决专业设置与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相脱节、缺乏契合度问题,学校从设置专业前产业需求调研到专业申报(调整)、建设,全程由行业或龙头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以模具专业改造与提升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主线,跟进传统模具产业向先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进程,通过产业导向、行业引领、多元辐射,实施产业链与教育链对接;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分别带动、打造了先进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信息化、现代服务管理5大专业组群,将产业需求融入专业建设和专业群布局;围绕服务先进制造业,带动了一批新建专业,提升了一批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有效解决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问题,形成了与产业跨界、衔接的“一核多极”专业群建设顶层设计模型,见下图1。

图1 “一核多极”专业群建设顶层设计模型

(二)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课程,解决了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问题

瞄准产业技术进步,围绕课程体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协同两方参与,以先进制造业产品设计、加工、测量、调试维修以及项目管理等企业生产环节作为专业课程开发的源点,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入职业能力标准,兼顾发展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校企共研标准,突出先进制造业岗位需求、职业标准、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模块四要素,将课程内容中融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强化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融入产业先进技术元素的课程体系重构和专业提升,有效解决了学生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问题,形成了与产业技术进步同频共振的“一体两翼四要素”课程体系建设模式,见下图2。

图2 “一体两翼四要素”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重点专业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模具专业形成了“一个平台、二个方向、四个核心岗位”的课程体系、数控专业形成了“企业主导,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光伏专业形成了“学岗直通,校企融通”的课程体系等。通过校企协同共研标准、共建基地、共用资源、共享成果,保证课程体系建立与实施。将技术链上游企业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相关标准;通过基地共建,将行业先进设备、前沿技术、先进工艺,运用于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通过资源共用,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实现真实生产工作环境等,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共享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成果,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为技术链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支撑。以模具、数维、光伏专业校企协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例:

学校与天汽模、瑞士GF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以技术进步为主线,校企共研模具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共同编写了精密模具相关的《高速精密加工》《五轴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系统》等教材,共建国内首条精密模具智能生产线,共用模具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成果,近四年来天汽模共录用我校毕业生400余人,200余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涌现出大量优秀人才,其中近四年中获得优秀员工称号72人、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10人次、市级五一劳动奖章1人。

学校与大连机床集团、三菱电机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结合龙头企业先进技术标准,共同研发数维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共同编写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8本教材和讲义,建成CNC实训室,创立“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被确立为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示范项目。共建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满足企业数控机床维修的售后需求的同时,将真实的维修记录、维修视频转化为教学资源,校企资源互融共用。为企业输送了大量数维专业毕业生,在生产、销售等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企业欢迎。

学校与英利集团共同研制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了《光伏技术应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调试综合实训》等教材;共建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校内实训基地;依据企业工艺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将组件加工、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等核心技术、技能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充分运用校企资源,为企业输送急需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共享航天技术民用转化途径的研究成果。

(三)创建“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解决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性和驱动力问题

创建“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学校层面共建校企合作董事会,为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参与育人、战略合作、共赢发展,搭建了共同决策的平台;在专业群层面共建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为董事会决策事项搭建了贯彻落实的平台;在专业层面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定、行业企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搭建了具体操作的平台。学校负责人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作为董事会成员,专业群负责人和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作为执行委员会成员,教研室主任和企业专业技术骨干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权力对等、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固化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示意图见图3。

图3 “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示意图

校企合作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权力、责任和分工实现了校企协同双主体育人的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从顶层设计到监督执行形成闭环。实现了顶层决策科学化、人才共育制度化、合作范式标准化、资源共享常态化、协同创新战略化的“五化”标准。“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图见图4:

图4 “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图

学校改革内部原有相关制度和职能部门职责,将校内常规管理与“三级贯通式”体制机制有机融合,在教学指导、科研学术、学生素质及就业等方面明晰运行机制,实现了完整的运行闭环管理,在校企合作基础管理、运行管理、保障管理、协调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的28项制度的实施,形成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保障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充分的话语权和重要主体作用。“三级贯通式”体制融入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示意图见图5。

图5 “三级贯通式”体制融入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示意图

在“三级贯通式”体制机制保障下,创建激励行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的“四中心一融入”运行机制,即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协同创新、技术与产品推广和员工培训中心,将其发展战略融入专业规划,增强企业作为办学主体的内生动力,解决了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性和驱动力问题,进而实现校企持续有效合作并协同发展,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吸引了董事会成员从2012年11家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成17家。校企协同“四中心一融入”运行机制示意图见图6。

图6 校企协同“四中心一融入”运行机制示意图

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等方式为合作企业量身打造兼顾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个性化需求的适用人才,发挥好职业教育为企业及企业客户储备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基地兼顾为瑞士GF集团、三菱电梯、三菱电机、大连机床集团、德国卡尔蔡司集团等校企合作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功能,如学校承办的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会议,云集中航迈瑞特、比亚迪、青岛海尔模具、中国北汽装备集团等知名企业,学校借此平台为合作企业进行产品宣传和技术推广,收到很好的效果;依托模具、光伏、电商三个品牌专业,与龙头企业共建精密模具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商务三个协同创新中心,集校企顶尖技术力量合作进行技术研发与攻关,如“航天技术转化地面应用技术”的科研项目研究,已经完成砷化镓激光电池的研制,将助力英利集团拓宽航天技术民用转化的业务领域;众多融入行业先进技术的校内实训基地,为瑞士GF集团、三菱电梯、英利集团等合作企业提供客户或员工的培训服务,成为企业员工及客户的培训中心,如校内三菱电梯华北大区电梯实训基,已为企业培训员工2000余人,学校牵头建成的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为英利集团实现了线上员工培训。

三、实施应用推广效果

(一)精细精准培养,师生水平再创新高度

学校积极与企业开展高标准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学生高质量就业,近8000余名学生到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先进制造企业就业,一年后工资水平均超过全国骨干校毕业生平均水平,雇主满意度达100%。从2012年模具专业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毕业生深受企业青睐;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178人次,其中一等奖37人次,在国家创新创业大赛获奖47人次。制造类20余名教师成为企业行家里手,包括国家技能大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等,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75人次,其中一等奖11人次。师生获专利96项。

(二)产业需求引领,专业建设树立新品牌

学校开发制造类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4个,主持完成国家级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建智能制造等8个教学资源库;连续十年组织、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包括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部件加工等8个赛项。模具专业成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落户学校。牵头成立京津冀模具现代职教集团,贴近产业需求,凝聚行业龙头企业共创优质专业。

(三)做强技术服务,能力水平再上新台阶

学校与西班牙歌美飒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内实训中心11个,获得GF集团305万元、卡尔蔡司45万元、大连机床253.5万元、三菱电梯500万元、歌美飒120万元等企业捐赠、准捐赠的设备及教学资源,依托中心为企业培训10000余人次。与企业共同研发项目150余项,其中与天津神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长城汽车开发模具获得国家“精模奖”,与河北兴隆县研发果丹皮自动成卷包装设备已生产使用,与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成为境外鲁班工坊的标配设备。依托先进制造业优势,打造9个师资国培项目,为全国130余所院校1000余名教师培训;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携手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在印度建设首个与应用型大学合作并输出4个国际化专业的鲁班工坊,已培训印度师生500余名,为在印中资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成果广泛推广,社会影响彰显新示范

学校通过承办中新、中印国际职教论坛进行成果分享,20余次在会议上进行专题报告;先后接待30余个国家职教同仁来访,国内外6万余人次到校参观交流;成果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行先试,成效显著;继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新疆职业大学等全国50所院校推广应用,示范效应倍增。中国教育报、现代职业教育网等主流媒体对成果进行宣传报道59次,2018年4月27日,学校通过教育部遴选,作为唯一的职业院校代表在教育部解读《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新闻发布会上分享成果,引起各界关注,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四、特色与创新

(一)“一核多极”创建专业群建设新模型

“一核多极”在专业群建设中融入了先进制造业中技术先进性、管理先进性等产业元素,在全国高职院校首次提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核心,依据制造业转型需要,体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的特点,调整组建先进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信息化、现代服务管理5大专业群,创建了与先进制造产业链契合、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一核多极”专业群建设新模型,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二)“一体两翼四要素”创建课程体系构建新模式

“一体两翼四要素”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使人才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岗位需求,先进技术与教学内容一致,先进制造业采用的新技术,融入课程和人才培养过程;通过供给侧动态运行,将行业前沿技术及时融入课程,将智能化生产标准和要求及时转化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标准,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培养的人才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同时将中国工业文化、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模式。

(三)“三级贯通式”创建产教融合新路径

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提出并创建的“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校企协同的组织保障,它保障了企业在协同中的主体地位,使校企协同做到常态化和规范化;进入校企合作董事会的企业按遴选标准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四中心一融入”使校企在发展战略、目标、行动方面具有高度的匹配性和互补性;通过协同方式产生并放大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了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扩大与行业中小企业的合作,使“合作圈”加大、“合作链”拉长。

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校企合作各项制度,与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新做法,配合企业国际化战略需要,修订完善国际化专业标准,建设并运行好已在印度设立的“鲁班工坊”项目,为合作企业的“走出去”,为创造更多的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并在世界分享,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模具课程体系校企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asiamo1d2021广州国际模具展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