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与传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比较分析

2019-06-20张海伟

关键词:病患微创下肢

张海伟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在临床上,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血管病,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女性居多,主要包括单纯性与继发性这两种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在下肢静脉曲张病患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各35例;其中,观察组中的男17例,女18例;年龄20~77岁;对照组中的男19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基于对两组病患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对比,存在的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手术治疗措施,主要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削法为主,另外,为了避免病患发生感染,还采用了抗生素。

针对观察组病患采用了微创手术治疗措施。首先,在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然后再实施静脉腔内激光术。在病患的腹股沟韧带下面大约两厘米的位置切一个长度为2 cm的口,并在大隐静脉胶静脉以下的1.5 cm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具体方法体现如下:对大隐静脉进行穿刺,激光导管插入前,将一定量的保护液注射到大隐静脉主干四周,接着,使用自制电凝设备,功率设定为20瓦,烧灼血管壁,在脉冲间隔将光纤退出,结合治疗效果对速度加以控制,一直等到全部光纤均退出为止,采取透皮缝扎的方法对较粗的血管加以处理,手术结束后,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病患的患肢。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项数据,采用卡方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当P<0.05时,两组病患之间存在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症状

手术结束后的七天内,观察组中有7例病患出现了下肢无力症状、9例出现了下肢酸痛症状、6例出现了下肢肿痛症状、11例出现了皮肤色素沉着症状;对照组中有11例出现了下肢无力症状,12例出现了下肢酸痛症状、7例出现了下肢肿痛症状、13例出现了皮肤色素沉着症状;术后一个月,观察组病患无下肢无力、酸痛、肿痛症状,只有3例病患出现了皮肤色素沉着症状;对照组中有1例病患出现了下肢乏力症状、1例出现了下肢酸痛症状、无病患出现下肢肿痛症状、6例出现了皮肤色素沉着症状。由此可见,观察组病患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因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病患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当中的病患未见皮肤灼伤。见表1。

表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 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硬化剂注射压迫治疗、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激光直视旋切术、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等是几种比较常用的微创疗法[1]。

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病患采用微创疗法,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病患,而且手术并发症出现率也低于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病患。由此可见,微创疗法不仅能够使病患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病患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安全系数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患微创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