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惟以爱丰子恺与孩子们

2019-06-19王一竹

读者欣赏 2019年6期
关键词:丰子恺儿童音乐

王一竹

丰子恺先生的全家福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丰子恺夫人徐力民、丰子恺之姐丰梦忍、丰子恺后排从左到右依次为:次女丰宛音(林先)、幼女丰一吟、幼子丰新枚、长子丰华瞻(瞻瞻)、次子丰元草、三女丰宁馨(软软)、长女丰陈宝(阿宝)

案头上新收到一本书《爱的教育—丰子恺的艺术启蒙课》,是丰子恺先生的长外孙宋菲君老师寄来的,书里面点点滴滴都是宋老师回忆跟随外公受教、学艺的故事。宋菲君是丰家第三代里的第一个孩子,从贵州遵义到重庆、杭州、上海,长期承养于丰先生膝下,受到丰先生熏陶。宋老师自幼热爱艺术,却在丰先生的鼓励下报考了北大物理系,留学美国后专攻光学领域。如今,78岁高龄的他仍然在中国科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的科研专题。业余时的宋老师则一改平时严谨的科学家作风,俨然一副艺术家的模样,勤耕于繪事并精于京胡演奏。他模仿起丰子恺的画作,纯熟精炼,颇有先祖遗风;作为北京大学票友会“燕南社”的台柱,他的京胡拉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2018年,因为策划“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展览,我有幸与诸位丰家后人结缘,切身感受到了丰氏家族成员博学多能、谦谦儒雅的君子之风,因而不禁联想到丰先生春风化雨的人格力量和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对后代的滋养。

丰氏家学

我曾经问过丰羽先生(丰子恺裔孙)丰氏家训是什么。他告诉我:“丰氏的祖籍地在金华汤溪,迁居石门定居,至今已有将近400年历史。丰氏有尚德家风,祖籍地汤溪黄堂村丰氏祠堂名为‘全德堂。石门丰氏的祠堂名是‘惇德堂,惇者,敦厚、笃厚之意,告诫子孙持德应该笃厚。虽然没有专门的‘家训,但是崔子玉的《座右铭》与陶渊明的《杂诗》,丰先生手录了好多份,分给子女们诵读,也给学生们学习。故丰家每个孩子都能背诵,并且作为一种家风传承了下来。”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崔子玉《座右铭》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劫法场 丰子恺

蚂蚁搬家 丰子恺

从丰子恺对子女教育时所注重的内容可以概括出丰氏家学的重点:追求做“一个最像人的人”并且“珍惜时间”。“一个最像人的人”是丰子恺形容他一生中最敬仰的恩师弘一大师的。丰子恺以弘一大师为楷模,一生践行他“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为人准则,也教导他的孩子们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下,丰家后人所展现出的平易近人的君子之风,令人倍感谦和儒雅。“惜时上进、努力求索”,在这样的家教培养下,丰家后人个个都成了有用之材。

作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文人,丰子恺一生都在提倡与推行艺术的大众化,而他的孩子们就是他“大众化”艺术创作中奔流不息的源泉,“爱心”“童心”“童真”“童趣”在他的作品中永远闪亮动人。

画笔下的快乐孩童

在丰子恺看来,艺术绝非一种专门的技艺,而是“人间和平幸福之母”,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他相信艺术的普及教育能让人生和社会都变得美好。“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

也是因此,儿童才与艺术最为接近,丰子恺笔下有这样的描写:“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界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见到。”“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艺术与儿童是丰子恺生命中两个至为重要的关键词,他执着于此,这两个关键词不仅伴随他的一生,也让他的创作历经近一个世纪仍不损其光泽。

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见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儿童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儿童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儿童世界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

—丰子恺

爸爸回来了 丰子恺

雀巢俯而窥 丰子恺

丰子恺描写儿童,并非为了让读者神游儿童世界,从中得到快慰。那么,他为什么画儿童、写儿童?他说:“在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了当时社会里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变成儿童崇拜者,在随笔中、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现在回忆当时的意识,这正是从反面诅咒成人社会的恶劣。”

成人间互相隔着一堵墙,把墙撤去的,只有儿童。丰子恺《随感五则》说:“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真而赤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我家三岁的瞻瞻的心,连一层纱布都不包,我看见常是赤裸裸而鲜红的。”

两小无猜 丰子恺

无条件劳动 丰子恺

如同用顯微镜观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被放大,于是有了他笔下生趣百态的“儿童相”:《花生米不满足》,小男孩气鼓鼓地坐在桌边,不满意面前的寥寥几颗花生米;《蚂蚁搬家》,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劫法场》,一个小女孩声嘶力竭地硬是要从她父亲的手中把一只正要被宰杀的鸡救下来;《弟弟新官人,妹妹新娘子,姐姐做媒人》,三个小孩子过家家玩结婚的游戏;《爸爸回来了》,小男孩头戴爸爸的礼帽,身穿爸爸的马甲,小脚套进爸爸的皮鞋里,一手拿着爸爸的文明杖,一手提着爸爸的公文包,模仿爸爸严肃正经的样子……谁看到这样的画不会莞尔一笑呢?哪个养小孩的家里不曾发生类似的片段呢?但只有丰子恺,在19世纪20年代,就将这些家常生活的有趣瞬间捕捉到,又用画笔一个一个地记录下来。“儿童的发现”是中国新文化史上的一桩大事,多少理论译介与观点陈述,也比不过丰子恺用毛笔勾勒出的小儿情态。

丰子恺为恩师夏丏尊翻译的《爱的教育》一书设计的封面装帧画。

儿童画与装帧设计

对于书籍装帧,丰子恺有着他独到的见解:“这仿佛是书的序言,不过序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装帧是用形状色彩来表达的。这又仿佛是歌剧的序曲,听了序曲,便知道歌剧内容的大概。优良的书籍装帧可以增加读者的读书兴趣,可以帮助读者对书籍的理解。”

丰先生的幼女丰一吟老师曾经撰文,在她们小的时候,丰先生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当作课本给她们读。此书通篇围绕的“爱”字,为她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善良的种子。《爱的教育》是亚米契斯耗时近10年完成的儿童小说,1886年出版,并将他的创作生涯推向顶峰。短短20年间,已经有30多种文字的译本,再版300余次,好评如潮,堪称经典。各国的老师纷纷把这本书定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1923年,丰子恺的恩师夏丏尊先生把该书的日译本《心》译为中文,并在上海《东方杂志》连载。1926年,丰子恺为恩师所译的《爱的教育》设计了封面装帧画“爱的教育”,并绘制了14幅插图,完成了扉页设计。

由丰子恺设计的充满幽默感和诗情的儿童读物封面。

细细数来,这并不是丰子恺设计封面的第一本书,1924年7月,他就曾经为《我们的七月》设计了封面,他的成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发表于此。从此,丰子恺涉足书籍装帧艺术,为大量书籍和期刊设计封面、插图或扉页等,成为中国现代装帧史上极为重要的设计家。在他看来,优秀的书籍装帧需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相结合。丰子恺一生装帧设计达数百种,往往结合绘画,讲究笔情墨趣,充满着幽默感和诗情,也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尤其是所作儿童读物的封面设计,童趣盎然,风格自然活泼,意境清新优雅。

音乐葆童心

我惊叹音乐与儿童关系之大。大人们弄音乐,不过一时鉴赏音乐的美,好像喝一杯美酒,以求一时的陶醉。儿童的唱歌,则全心没入于其中,而终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因为音乐能永远保住人的童心。

—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1963年春节在日月楼。

丰子恺先生1962年与众孩在沪丰寓楼下看画册。

“独览梅花扫腊雪”,如此诗情画意的格律,让人一看就能联想起这样的画面:白雪皑皑的庭院,一个身穿长衫的老翁,手执一柄扫帚,在红梅树下扫雪。当丰子恺用“do、re、mi、fa、sol、la、si”的音调把这枯燥的音符化作灵动的诗句唱给他的孩子们时,我们不由赞叹丰先生的智慧!硬生生的7个音符,被唱成了充满诗意的诗句。这是身为父亲的丰子恺为孩子们创作的艺术启蒙连环故事《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中的第一篇,从中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家的良苦用心,以及他一贯身体力行的艺术化的人生观。丰子恺一生撰写了大量的音乐著作。有系统讲述音乐知识的,如《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音乐知识十八讲》等;也有介绍西洋音乐的,如《近世十大音乐家》《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等。他还编译了不少日本音乐著作,如《孩子们的音乐》《生活与音乐》《音乐的听法》等。

丰子恺的音乐著作:《音乐初阶》《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

《音乐的常识》是由丰子恺所著系统讲述音乐知识的音乐著作之一。

丰子恺对我国现代音乐启蒙的卓越贡献,还包括中国早期很多音乐家都是读着丰子恺的著作成长起来的,聂耳、丁善德等当时学音乐的教材就是《音乐入门》。《音乐入门》是丰子恺音乐著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自1926年出版后,持续再版直到今日,粗略统计再版达33次之多。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理论家,丰子恺也作词作曲,他常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词画成漫画,同时也为它们谱曲。还曾为众多的学校谱写过校歌,如春晖中学、桂林师范学校。丰子恺认为,“安慰感情,陶冶精神,修养人格”是音乐的作用。同时,“音乐在诸姊妹艺术中,是性质全然卓拔不群的一种奇特的艺术”。他把音乐看作治病的良药和延年益寿的食物。食物是滋养身体的,音乐是滋养精神的,即“音乐是精神的粮食”。“听曲趣高尚的乐曲,好比吃橄榄,其味隽雅;听曲趣卑贱的乐曲,好比吃糖,其味浅俗。”他甚至还以修佛类比音乐:“修佛法的人有六字经,即‘南无阿弥陀佛。习音乐的人也有‘七字经,即‘独来米法扫拉西。佛徒说:‘多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西方。音乐者也说:‘多唱独来米法扫拉西,可以进于音乐的世界。”

百子图卷 绢本设色 40×200cm 清 冷枚 故宫博物院藏

百子圖卷(局部)

猜你喜欢

丰子恺儿童音乐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音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丰子恺漫画欣赏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