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现代学校集团化办学效益的实践研究
2019-06-19区潜
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蓬勃发展,微课程、微视频、微电影等悄然进入课堂、校园、家庭,推动着学校教与学的变革与发展。基于此,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天桃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新方式。天桃实验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成立于2004年,15年来拍摄了许多深受师生欢迎、家长喜爱的校园影视作品,曾获得“全国百佳电视台”称号,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非常重要的平台。自从有了红领巾电视台,天桃实验学校便萌发了将微电影引入德育工作的想法。
一、德育微电影的优势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一种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时(几分钟—30分钟)”放映、“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数周)”和“微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微电影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短剧,也可以是系列短剧,特点是制作成本低、时间短,技术要求不高,形式简单,短小精悍。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除了德育课程和传统的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德育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据调查,教师口头“说教”的方式虽然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受学生欢迎,直观、生动、走心的教育方式更有效,如讲故事、表演主题剧、观看影片等活泼有趣的德育形式最受学生欢迎。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变革,从纸质阅读转向荧屏阅读,从接受文字信息转向接受图片、视频信息,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方式。微电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流行于学生当中,如果将德育素材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微电影,就能够让德育教育变得直观生动、及时有效。
基于此,天桃实验学校借助红领巾电视台,创新性地利用微电影这一整合化传播模式开展德育工作,落实价值观教育引领。红领巾电视台建立初始,播放的是节日祝福、校园新闻等节目,偶尔有文明礼仪专题教育小短片。即便是单一性的影视节目,还是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每周都期待收看红领巾电视台的节目。实行集团化办学以来,红领巾电视台发展良好,5个校区都成立了微电影制作团队,同一部微电影可以在5个校区同时播放。为此,天桃实验学校因势利导,制作和利用德育微电影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德育效果显著。
二、德育微电影的实践探索
德育微电影的制作由学校政教处牵头,科研处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管理拍摄器材、剪辑录像等工作。微电影制作团队成员有政教处老师组成的导演组、语文老师组成的文字编写组、美术老师组成的美工道具组以及熟悉拍摄技术的技术组。德育微电影讲述的故事通常源于校园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参演人员都是本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一般按照“深挖内涵—找准重点—拍摄影片—宣传教育—情感共鸣—树立信念”六个步骤开展和实施。
近年来,天桃实验学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拍摄了12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的系列德育微电影,5个校区根据本校区的资源优势,承担不同主题的微电影拍摄工作。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生根,政教处深挖内涵,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请学生代表讲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政教处的老师们根据在座谈会上收集到的素材,提炼德育微电影主题,再请编写组的老师们撰写微电影脚本,脚本初稿完成后,再由文字编写小组、拍摄小组、美编小组的老师们共同讨论脚本细节,找准重点,商议确定拍摄场景、服装道具和演出人员。最后,导演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让演员们熟悉故事情节和台词。拍摄时间一般选择课余时间,此时校园人少安静,演员与工作人员的时间都能对得上。
以拍摄德育微电影《法治篇》为例。在每周一次的学生座谈会上,天桃校区政教处老师了解到一件事:有个学生瞒着父母收下了前来求父亲办事的叔叔送的礼物,被父母发现后及时退还了礼物,从而明白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政教处主任认为可以将这个故事稍加改编拍摄成德育微电影《法治篇》,只要对一些细节进行艺术处理即可。例如,把故事中的“礼物”换成学生喜爱的平板电脑,花费较多笔墨描写该生沉迷玩平板电脑而把父亲的话抛之脑后,再重点点题表现该生的觉悟。为扩大德育微电影的影响力,加强德育教育,由天桃校区一名男生担任主演,集团校总校长区潜饰演小主角的父亲,覃鸿书记饰演小主角的母亲,学生家长饰演送礼的叔叔。在正式拍摄影片之前,导演组对演员们进行了短期培训,培训内容是如何面对镜头、用什么样的语气念台词等,同时利用中午、放学等课余时间到饰演叔叔的家长家里进行实地拍摄,分别拍摄了一家人吃晚饭、叔叔来送礼、男生收下礼物后被父母发现、父亲要退还礼物等片段,前后大概花了一个星期,后期剪辑花了3天时间出短片。短片出来后,拍摄组召开看片会,根据师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最后剪辑成时长15分钟的德育微电影。天桃校区把这部德育微电影《法治篇》视频发给其他校区政教处,利用周五班会课通过红领巾电视台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们看到熟悉的校长和书记出演,觉得十分亲切,观影时兴致勃勃,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影片后,教师便组织学生谈观后感。有的学生说:“法治离我们很近,就在身边。”有的学生认为:“遵纪守法不光是大人的事,我们学生也要遵守法律。”有的学生总结:“法治社会指的就是每个公民都要自律。”在学生心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当中。德育微电影从学生视角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大为小、化理为趣,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在拍摄德育微电影《诚信篇》之前,政教处老师们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五年级学生小威在一次测验中获得了全班唯一一个100分,收到试卷后却发现了一个错误,想告诉老师,同桌知道后劝小威自己改过来就行,不必告诉老师更改分数。想到老师的教诲“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来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时,小威还是主动跟老师说明了试卷上的错误,把100分改成了99分,并在老师的赞赏中感受到了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比得到100分还要快乐的满足感。政教处老师认为这个素材很有教育意义,于是决定将这一真实事件改编拍摄成德育微电影《诚信篇》。该影片播出后,在学生心中开出了灿烂的道德之花。银杉校区五(2)班学生张翔宇观看影片后,做出了和影片中的主角同样的举动:主动找科任老师把打错的分数改回来。科任老师问他为什么要主动扣掉自己的分数时,他回答说:“因为我看了微电影《诚信篇》后很受启发,我要向小威学习。”德育微电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从而在良好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获得启发和帮助,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天桃实验学校精心摄制的一部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微电影,在双周星期五下午各校区班会课同时播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传递到每一个天桃学子的心里,渗透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微电影促进了集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一万多名天桃学子受到教育,还辐射到了社会。微电影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将德育微电影上传到校园网和优酷视频网络平台,学生与家长可以共同观看,还可以与伙伴们交流讨论,使德育延伸到了家庭、社会,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天桃实验学校两次接待南宁市各大媒体进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段性成果展示会专访,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多部门好评。《一部微电影,一个大道理》获得2018年全国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学校“红领巾践行核心价值观”动感中队在广西第七次少先队代表大会上进行展示,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的称赞。
三、德育微电影的拓展与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德育微电影的成功,给德育微电影注入了“强心剂”,5个校区合作发力,继续开拓德育微电影的新路子。
天桃实验学校还拍摄了德育微电影系列专题片在5个校区播放,旨在打造“礼在天桃,你我同行”品牌德育。例如,制作“文明礼仪示范微电影”,主题是入校礼仪、打招呼礼仪等校园文明礼仪示范,还有每天升旗原地行注目礼、随手捡拾垃圾、下课摆好桌椅等校园文明行为示范;根据《中小学生守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拍摄了微电影《天桃文明三字歌》《校园文明风景线》,将学生捡到东西交公、主动打扫卫生等视频素材制作成微电影,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播放,弘扬“善行从小做起,文明从我做起”的精神。在德育微电影的催化下,天桃实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效果显著。
在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天桃实验学校将德育微电影与经典诗词学习相结合,拍摄了《经典“咏”流传》系列微电影,每期挑选一首古诗词作为主题,或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或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或进行中秋习俗传统文化教育……在每月第一周升国旗仪式上,5校区同时播放微电影《经典“咏”流传》,学生利用一个月时间背诵主题诗词,在下一个月抽签背诵古诗词,获奖者可领取小礼物。一时间,学生诵读经典诗词蔚然成风,爱校爱家爱国、弘扬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得到了深化。用微电影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德育,使得德育工作“润物無声”,成效显著,天桃实验学校德育微电影先后获得国家级金奖8个、银奖9个,以及多个自治区、市级奖项。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电影开展德育工作,创新德育方式,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它能促使集团校各校区德育均衡发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凸显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和效益。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