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6-19陈洪杰
陈洪杰
(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山东 莱州 261400)
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治疗方案,但仍有大量患者疗效不明显,多建议行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后的早期疼痛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均可产生不良影响[1]。既往术后给予阿片类等药物镇痛虽然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口服药物可造成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探寻科学、高效的镇痛方案对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研究帕瑞昔布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3)患者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1个月有阿片类药物使用史;(2)合并外伤、手术史;(3)提前出院或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联阻滞麻醉,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性别、年龄、突出节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LIF手术治疗,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患侧倾斜 40°斜卧体位。对照组患者在硬膜外联阻滞麻醉前20 min肌内注射4 ml 0.9%的注射用生理盐水。帕瑞昔布钠组进行硬膜外联阻滞麻醉前20 min,将 40 m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Pharmacia and Upjohn Company,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155)混于0.9%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进行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PLIF手术方案,完成手术后常规缝合及留置负压引流,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安装静脉镇痛泵,泵内药物为舒芬太尼与格拉司琼,术后留院观察1周以上。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3、6、12 h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术后1、6、24 h进行疼痛VAS评分;炎性指标:术前和术后1、3、6 d 抽取静脉血 4 ml,离心 (1500 r/min,15 min)分离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 IL-6、hs-CRP水平,人IL-6、hs-CRP 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均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ESR测定参照魏氏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s”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比较
帕瑞昔布钠组术后3、6、12 h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比较(±s)
组别 n 术后3 h 术后6 h 术后12 h观察组 30 2.43±0.67 3.54±0.79 6.03±1.32对照组 30 5.34±1.03 7.04±1.34 10.45±1.98 P<0.001 <0.001 <0.001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帕瑞昔布钠组术后1、6、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s)
组别 n 术后1 h 术后6 h 术后24 h观察组 30 2.43±0.61 3.53±0.76 3.89±1.04对照组 30 2.97±0.73 4.44±0.98 4.65±1.34 P<0.001 <0.001 <0.001
2.3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1、3 d的血清IL-6、hs-CRP水平以及ESR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6 d帕瑞昔布钠组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6 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各时间点的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s)
注:* 表示显著高于术前,P<0.05;# 表示显著低于术前,P<0.05;&表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组别 指标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6 d帕瑞昔布钠组 IL-6(pg/ml) 21.56±3.23 34.34±4.03*& 27.56±3.87*& 19.43±3.21#&(n=30) hs-CRP(mg/L) 6.65±1.03 12.23±2.11*& 8.34±1.43*& 5.08±0.96#&ESR(mm/h) 11.32±2.01 17.87±2.32*& 14.67±1.98*& 10.03±1.78#&帕瑞昔布钠组 IL-6(pg/ml) 21.60±3.21 39.34±4.65* 31.52±3.98* 22.43±3.55(n=30) hs-CRP(mg/L) 6.62±1.05 15.34±2.56* 9.87±1.65* 6.43±1.16 ESR(mm/h) 11.41±2.03 22.02±2.87* 17.34±2.18* 12.01±1.77
3 讨论
对于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是其主要治疗方案,而术后镇痛效果对其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有报道称,术后疼痛症状以及炎性因子水平是脊柱手术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4]。
当前临床用于外科手术术后镇痛多给予阿片类或非甾体类药物,但该类药品口服为主,进入消化道后容易造成呕吐、恶心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大量的老年群体,其恢复能力、抵抗力均较差,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到手术预后[5]。帕瑞昔布钠作为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中唯一能够静脉注射的药物种类,不易产生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已广泛运用于普外科术后的镇痛治疗。方利等[12]报道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后,进入外周循环可水解为伐地昔布,其对COX-2选择性抑制能力较COX-1高出2.8万倍,能够通过对外周、中枢和COX-2的抑制减少炎症介质介导的疼痛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进而发挥其术后镇痛抗炎作用。本研究各时间点帕瑞昔布钠组IL-6、hs-CRP水平以及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付鹏[6]报道结果一致。Chen等[7]报道称,帕瑞昔布钠对核因子κB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在转录水平对IL-6的生成产生抑制。曹洋等[8]认为,机体创伤后IL-6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致痛作用,还能促进COX-2的释放,COX-2激活前列腺素又可促进IL-6分泌,因此出现恶性循环[9]。帕瑞昔布钠则能够通过高选择性抑制COX-2阻断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后的炎症反应致痛机制,改善术后疼痛症状及炎症反应[10]。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手术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能显著改善术后疼痛症状,减少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改善术后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