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林巴斯CV-260图像处理装置结构组成与故障排除

2019-06-19黄世安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电源板主控板内窥镜

黄世安,于 巍

(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医学工程科,石家庄 050082)

0 引言

260系列是奥林巴斯公司于2005年前后推出的一款电子内窥镜系统,在国内各级医院广泛应用,其故障多见于电子内窥镜。CV-260图像处理装置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发生故障会导致系统瘫痪,在多年的维护中,笔者总结分析了该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特点,并归纳总结了2例故障排除过程,供同行参考。

1 CV-260图像处理装置结构组成

260系列电子内窥镜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CV-260、冷光源CLV-260、电子内窥镜、医用显示器、键盘、台车、工作站等[1-2]。

CV-260是整个电子内窥镜系统的核心,内含5块电路板[3-4],依照其作用可分为电源板、接口板、按键板和主控板(分为上下2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

电源板型号为OLP-M07F-1,输入电压为交流100~240 V/3 A;2组输出直流电压,一组为Secondary circuit(次级回路),输出电压分别为5.2 VDC/5 A、6 VDC/1.5 A、12 VDC/0.4 A 和-5 VDC/0.7 A;另一组为Patientcircuit(患者回路),输出电压分别为5 VDC/0.43 A、8 VDC/1.1 A、19 VDC/0.35 A、-10.5 VDC/0.4 A和-15 VDC/0.25 A。

图1 CV-260内部结构简图

接口板用以连接电子内窥镜,读取相关信息,并将表征图像的电子信号传输到主控板。其电源和信号均采用隔离方式,以确保被检查者人身安全,并加装铁皮盖板,减少外界的干扰,供电电源为Patientcircuit。

按键板用来调整图像,完成白平衡调整、图像放大缩小、IHb(index of hemoglobin)色彩强调等功能,也可与键盘一同视为输入设备。

主控板由上下2块电路板组成,通过3个数据接口相连,供电电源为Secondary circuit。上板负责完成图像白平衡、色彩增强调整,连接各种控制装置。电源输入为5.2 V/5 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为 EPM3256AQC20 8-7N,CPU型号因散热片遮挡未知。后盖的端口有监视器远程端口、100BASE-TX网络端口、键盘接口、数字文件远程端口、打印机远程端口、SCV(software capability verification)远程端口、选项A端口、脚踏开关端口、VTR(video tape recorder)远程端口。

下板连接按键板和接口板,负责将图像转为视频格式输出。电源输入为6 V/1.5 A、12 V/0.4 A、-5 V/0.7 A。由多枚MAX3000A系列的CPLD实现图像处理,场存储器M54V122228-25存储数据,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存储器S81V10160-12缓存待输出图像。后盖的端口有监视器端口、图像端口、数字文件端口、打印机输入端口、选项B端口、光源端口。

2 故障维修实例

2.1 故障一

2.1.1 故障现象

开机黑屏,按键无反应。

2.1.2 故障分析与排除

依据对系统结构的分析可知,冷光源、电子胃肠镜、键盘、工作站与系统开机无关,将上述逐一移除后开机,故障现象不变,可排除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按键无反应,也可排除显示器的问题,重点将故障定位于CV-260图像处理装置上。

开机后,风扇转动,测量电源板各输出正常,说明电源板无故障;按键板各键按压回弹有力,断电情况下各微动开关无卡死,说明按键板无故障;而接口板发生故障,一般为图像问题,不会涉及黑屏、按键无反应等系统问题,由此判断故障点在主控板上。

观察开机过程,发现设备未进入自检程序,开机不正常。仔细观察主控板上下2块电路板,发现各IC芯片均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唯独在主控板上板有一黄色IC芯片为可插拔器件(型号为M4T28-BR12SH1),查阅该型号数据,得知为一时钟计时器,内含一枚2.8V/48mAh不可充电的锂/氟化碳电池与32.768kHz的晶振,拆下测量电池两端电压仅为0.3 V,说明锂电池已无电,必须更换。购置同型号IC芯片替代后,开机恢复正常,测试各按键正常,故障排除。

一般而言,不可充电锂电池在单片机系统中用于保护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中的信息(如时间、用户设置参数)不丢失,失电后,CPU读取不到相应参数,会导致开机自检不通过引发异常或参数恢复出厂设置、无法保存等现象。本故障多见于使用年限较长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2.2 故障二

2.2.1 故障现象

开机反复重启,且越发频繁,无法正常使用。

2.2.2 故障分析与排除

该机约半年前出现使用过程中无故重启的现象,频率从半月一次逐渐增多,直至无法正常使用。

故障分析思路如故障一,问题仍出现在CV-260图像处理装置上。首先单独测量M4T28-BR12SH1,有2.3 V输出,说明该IC芯片正常。仔细观察,发现重启时视频缓存主控板上有4个LED指示灯闪亮,而正常时只有一个亮,测量电源电压输出,无论是否重启或者有无负载,均无变化,排除电源板故障的可能性,因手头缺乏同型号主板可以替代,维修陷入困境。

通过对CV-260内部各功能模块相互关系的分析,电源板为其他板卡提供电力支持,测量结果已排除其故障的可能;接口板连接电子内窥镜,并接受电子内窥镜传导过来的图像信号,因未接电子内窥镜,此功能处于闲置状态,尝试移除接口板的电源,开机故障依旧,可见故障并未发生在该板卡上;按键板是微动开关和LED指示灯的组合,将其移除,开机测试故障依旧,因此排除按键板故障的可能。

根据用户描述,半年前重启后,各项功能正常,可见微处理器、CPLD以及存储器等重要IC芯片功能正常,各种视频解码输出电路即使发生故障,也应该是视频输出异常,而不会出现反复重启的现象,因此主控板下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不大。

故障范围缩小至主控板上板,反复重启,要么是程序错误,被看门狗程序反复复位;要么为供电电路异常。如果是程序错误,反复重启的频率不会逐渐增多,由此判断程序出错的概率不大。供电电路异常一般见于使用较长的老设备中,与本次故障情况相符。供电异常一般是电源有问题或某个负载发生故障。查看各功能IC芯片的技术参数文档,无意中发现均为3.3 V供电,而该板的唯一输入电压却为5.2 V,因此必定存在一个将5.2V转化为3.3V的电压变换电路。通过对主控板上板的分析,其供电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UNR3.3/8 D5T(U631)是一个DC-DC转换模块,将输入的5.2 V转化为3.3 V,为各IC芯片供电,LMS1587CS-ADJ(U629)的输出为 1.8 V。用万用表测量发现,当故障发生时,U631与U629输出电压突然降为0,尝试将U629移除,取消1.8 V输出,发现故障依旧,U631仍然有电压跳变,说明该故障不是因U629引起。于是将5.2V输入悬空,并将U631移除,用可调稳压开关电源调至3.3 V/2 A作为替代电源,开机测试12 h,未见重启现象发生。单独测试UNR3.3/8 D5T发现有大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电压有跳变,最终确定为U631供电故障引起CV-260反复重启。购置了一块UNR3.3/8 D5TC,安装试机,故障排除。

图2 主控板上板供电示意图

3 小结

CV-260图像处理装置一般很少发生故障,平时只需要做好定期除尘清洁,确保各种连线正确即可,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整个内窥镜系统不可用。在众多的维修类文献中,也很少详细分析图像处理装置各部分作用及结构,导致大部分工程师对此类故障无从下手。此类设备的维修,最好从结构和功能出发,通过仔细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推导故障发生原因,由大到小,逐步排除。

猜你喜欢

电源板主控板内窥镜
一种快速可靠的主控冗余及切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Rotork电动执行器板件深度解析和故障维护
基于CPLD的电源板性能检测系统优化论述
壁挂炉主控板工装测试系统设计
重庆轨道交通闸机三杆机芯主控板的技术自主化探究
PSM 100KW发射机马达电源板的改进
光接收机电源板原理与故障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