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车:“善行无迹 终夜有声”的自动引水机
2019-06-19刘倩
刘 倩
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水利灌溉机械。筒车约发明于隋唐时期,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机汲记》加以描述,诗圣杜甫也有“连筒灌小园”的诗句。南宋张孝祥《于湖居士集》中《竹车》诗云:“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其灌溉功效显著,深受农民喜爱,直至今日,云、桂、川、甘、陕等地还能觅其身影。
汉代之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田需要大量的水进行灌溉,小容量提水工具显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随着农业开发的力度加大,农业生产也不再局限于平原。在这个大背景下,水车产生了,并对古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代水车以翻车和筒车最具代表性,据《后汉书》记载,翻车由东汉毕岚发明,而筒车最早见载于《水轮赋》,唐代使用已非常普遍,到清代使用达到顶峰。
存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高转筒车
筒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水轮”,在出现的初期就完全摆脱了人力的依赖,可以“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唐末陈廷章《水轮赋》曰:“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观夫斫木而为,凭河而引……而其扬清激浊,吐故纳新,辗桃花之活活,摇杏叶之鳞鳞……”根据赋的描述,它的外形是一个大轮子,凭着河流冲击引水,不紧不慢、日夜不停地进行着“吐故纳新”,浇灌着农田。到了元代,王祯对筒车作了更通俗、明确的解释:筒车就是“流水筒轮”,用竹子或木头制作而成。先做一个大立轮,再用圆木制成滚筒将其架起,圆轮的周围还装有木叶轮和许多中空、斜口的大竹筒。建造筒车先要进行勘测设计,在河道里“斜劈水势”排石作仓,以便使水流“急凑筒轮”。轮子必须高于岸,下部至少还要四分之一没入水中,竹筒捆扎的斜度,要保证没入水里时能充分装水,转到高处时,水能倾倒出来,竹筒倒出的水刚好进入一条横置的木枧里,再流入田间。水力转筒的筒车固然是好,可是有的地方没有河流,就要利用畜力来转动筒车,被称为“卫转筒车”。正如王祯所写诗云:“世间机械巧相因,水利居多用在人。可是要津难必遇,却将畜力转筒轮。”
那么,田高岸深或者田在山上该如何灌溉呢?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种结构更庞大复杂的高转筒车了。它外形似龙骨车,上、下都有木架,各装一个木轮,轮缘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做出凹槽,凹凸不平,以加大轮缘与竹筒的摩擦力,两轮之间置竹索,索上放置竹筒。使用方法是:“或人踏或牛拽,转上轮则筒索自下,兜水。循槽至上轮轮首,覆水。空筒复下,如此循环不已。”《王祯农书》记载:“大可下润于千顷,高可飞流于百尺,架之则远达,穴之则潜通,世间无不救之田,地上有可兴之雨。”这充分反映出高转筒车之巧妙、高效和实用。但是,高转筒车制作和架设都比较困难,因而推广普及受到一定限制。
筒车《天工开物》
卫转筒车《授时通考》
高转筒车《授时通考》
筒车的出现使古代农业灌溉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使用桔槔等简单的灌溉工具“终日灌韭,百区不倦”,即一天能灌溉百畦;而根据宋代沈括描述,当时筒车每日灌溉百亩以上,清同治《浏阳县志》也记载“筒车昼夜可灌溉二三百亩”。可见,筒车的使用,令灌溉效率提高了不止百倍。
筒车的诞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使用水力等自然力,将传统人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深受农民推崇和文人称颂。随着推广与普及,自唐代后,咏颂筒车的诗词俯拾即是,直至清代更是达到了高潮。如南宋诗人赵蕃的《激水轮》传神地描绘了水转筒车:“两岸多为激水轮,创由人力用如神。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不论是干旱的山地还是涝洼的水田,只要让这种“用如神”的筒车转动起来,就可以保证岁岁丰收;清代诗人周倬的长诗《水车歌》则生动地描绘了风转筒车浇水灌田的情景并引发对筒车的赞美:“浏阳水车风作轮,缘江旋转盘空云。……轮盘引水入沟去,分送高田种禾黍。盘盘自转不用人,每年只用修车轮。……但使车轮常在轴,不愁秋来禾不熟。”风吹着巨大的车轮不停地转动,把江水不断提上高岸,引流到田间。多么好的筒车啊!不用人去推,就可以日夜不停地工作,为人们送来秋季的大丰收!
时至今日,我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具有强烈的人文景观意义的筒车。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它早已不再是重要的灌溉工具,更多的是作为中国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一种象征,传承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农耕智慧。伫立千年,筒车依然是那道最美丽的风景,与青山、溪流和老宅勾勒出一幅最美的田园春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