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

2019-06-18宋晓青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

宋晓青

【摘 要】小学班主任作为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方针、协调组织班级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切实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小学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切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论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49-02

1 以人为本,让学生懂得自尊

自尊是人最基本的追求,是关切个体生存、发展和兴趣的一种本能。让学生懂得自尊,不仅是要让学生勇于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价值,同时也要让学生充分尊重他人。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人文情怀作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人文情怀的落脚点与出发点即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则又是“尊严”与“价值”。

鉴于此,小学班主任就应该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尊重、爱护学生,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自尊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班主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对话是贯彻与教学活动始末的一种基本教育形式。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自然也离不开对话。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既可以是信息传递、教育疏导,也可以是深入的沟通交流。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对话都应该具备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民主平等。因为只有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才能够塑造教师“亦师亦友”的良好形象,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班主任则可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姿态去面对学生,适当的保持微笑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②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青睐的感情。③在管理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少一些苛责,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畅所欲言,这样能让教师更加了解

学生。

第二,切实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要,是维持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如果只是将目光停留在肉眼可见的表面之上,那么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根本无法明晰学生的内心世界,自然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总之,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要通过深入的交心谈心,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2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之一,班级文化建设是提升班级软实力的关键。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文化积淀、审美情趣是其重要的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审美情趣也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一,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帮助学生厚植集体主义文化。班级集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并搞好班级团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增强学生集体主义文化积淀的有效措施。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班级活动,也没有充分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新时期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实效,班主任应该以班级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互动交流,在班级内部形成和谐、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从而加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并有效培養学生核心素养。

第二,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图书角”“文化板报”等方式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

3 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切实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际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班主任就可以根据近期教学的有关知识,通过开班会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以此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4 积极开展思政教学,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人文。在工作实际中,只有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使其具有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心理品质以及拥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等能力。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应该切实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班主任应该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深刻把握思政教育的“八个相统一”,在思政教学中既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思政教育的政治性功能,同时也要将学理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也应该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评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从而有效做好思政教育,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素质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与具体教学活动的桥梁,是引领教学改革的动力,是量化、细化、实化教育目标的准绳。宏观层面的核心素养具有三个维度、六个基本面、十八个基础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切实渗透核心素养就应该以此为基础,从德育、智育、美育等维度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关策略,希望能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带来

帮助。

【参考文献】

[1]欧璇.关注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程改革品质——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J].新课程(上),2016(12).

[2]程方平.为人育人相得益彰——关于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浅见[J].班主任,2017:7.

[3]肖泳联.核心素养时代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浅见[J].教育界,2017(3).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