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帽”

2019-06-18富丽

月读 2019年6期
关键词:乌纱帽罗敷字形

富丽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帽子是再普通不过的服饰了。不过,关于“帽”这个字的由来,大家却未必了解。

今天的“帽”字在古代写成“同(mào)”,篆文字形为冗,外面像布、巾一类的覆盖物向下垂覆的样子,里面的两横表示帽子上的纹饰,整个字形描绘的是古代帽子的形状。后来,人们在其下加“目”,代表人的头部,于是就有了“冒”。因此,“冒”也曾一度被当作“帽子”的“帽”来使用,而后由于“冒”多用于表示冒险、冒犯、冒失、冒充等义,人们就又在“冒”的左边加了“巾”字,另造了“帽”这个字,这样才有了今天“帽”的这一字形。其中,“巾”表示帽子用布帛制成,“冒”则除了其本身就有“帽子”的含义外,又兼具表示整个字的读音的作用。

正是因为“冒”是在“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字形上部不是“曰(yuē)”,“几”与里面的两横左右不相连。

“同”被“冒”和“帽”替代后,就基本上不再作为汉字独立使用了,但我们仍能在另外一些字中找到它的“身影”,比如“甲胄”的“胄”的下部,“冠冕”的“冕”的上部等。

《说文解字》记载:“冃,小儿、蛮夷头衣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上儿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可见,“冃”跟“冠”不同,是不能戴“冠”的人戴的。不过,这种“冃”在古代文献当中较少被提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多为“冒”或“帽”。

《玉篇·巾部》:“帽,头帽也。”《字汇·巾部》:“帽,头衣。”又说“自乘舆宴居下至庶人无爵者,皆服之”。《隋书·礼仪志六》:“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信息:首先,“帽”是戴在头上的服饰。其次,它是上至君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戴的。例如汉乐府诗《陌上桑》描写十来岁的年轻人被罗敷的美貌所打动,不由得摘掉帽子重整头巾:“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六:“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

通过一些文献记载我们还可以得知,相对于正式场合戴的“冠”而言,“帽”是非正式场合戴的。比如《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帝尝著帽,被缥绫半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时任少府的杨阜认为魏明帝头戴便帽,身穿淡青色短袖绸衫这样的装扮不符合礼制规定。

后来,“帽”逐渐成为各种帽子的通称。比如古代官员上朝时戴的礼帽叫“朝帽”。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而日常戴的便帽则叫做“小帽”。《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刚弼却不认得老残为何许人,又看他青衣小帽,就喝令差人拉他下去。”“乌纱帽”,顾名思义,就是以黑纱织物制成的帽子,古代曾经有一段时期不分贵贱什么人都可以戴,不过大多数时候都作为官服使用,只有做官的人才能戴。陆游《探梅》:“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白居易《初冬早起寄梦得》:“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所以,在古代,头戴一顶乌纱,是当官的“标配”。后世因以“戴乌纱帽”比喻做官,而以“丢了乌纱帽”“掉了乌纱帽”比喻丢掉官职。

“帽”字的字形演变

跟“衣”“冠”既可以表示服饰本身,又能表示穿戴服饰的行为动作一样,“帽”也能表示“戴帽子”。比如《通典·礼十七》记载:“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唐代陆龟蒙《南泾渔父》:“出户手先筇,见人头未帽。”这两处的“帽”都是指戴帽子。

“帽”由指帽子,进一步又可以指那些“罩或套在器物上头,形状或作用像帽子的东西”,现在的“笔帽”“螺丝帽”等都属于此种用法。而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帽”的这种用法更为宽泛。比如东汉张衡《西京賦》:“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这里的“翠帽”是指用翠羽做的车盖。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又软又白的云朵好像给山岭戴上了丝棉制成的帽子。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这里的“帽”指笔套。

现代人对于穿衣戴帽这件事已是习以为常。然而,如果仔细探讨,我们会发现,哪怕这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再简单不过的汉字,也是历经演变,有着丰富且有趣的内涵。

猜你喜欢

乌纱帽罗敷字形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百姓也戴“乌纱帽”
百姓也戴乌纱帽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陌上桑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桑劫
桑劫
“乌纱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