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演进和语言经济学原则

2019-06-18余宏亮黄金艳胡蝶

中国科技术语 2019年2期
关键词:演进缩略语土木工程

余宏亮 黄金艳 胡蝶

摘 要:文章以经过缩略法构词的土木工程行业术语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进行分类,归纳其主要的三种构词方法:缩合法、统括法、英文首字母法;其次从交流的简洁性、工人文化程度、技术和管理的革新及行业发展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产生的原因;再次从制度语言学视角探讨其演化路径及语域传播;最后采用社会信息学中的通信系统模型阐释了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如何体现语言经济学原则。

关键词:缩略语;土木工程;语言经济学;演进

中图分类号:H083;H136.6;TU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9.02.003

Evolution of Abbreviation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Economics//YU Hongliang,HUANG Jinyan,HU Die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terms which are formed by abbrevi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classified the abbreviations of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s three main word-formation methods: contraction method, omnibus method, and English initial word method. We also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cronym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extent of simplicity, workers educational level,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nd polic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we discussed the evolution path of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crony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linguistics, and explained how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cronyms embodying the language of economics princi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 in social informatics.

Keywords: abbreviations; civil engineering; linguistic economics; evolution

引 言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是土木工程科技术语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称名术语学视角看,构成术语的词法句法手段主要包括:复合词,省略法,缩略法[1]。本文以经过缩略法构词的土木工程行业术语为研究对象。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及运行规律,探讨语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的语言经济学研究起步于2000年左右,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在语言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语委的大力支持。姚明发梳理了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语言与劳动收入、语言动力学、语言与经济活动和语言政策经济学这四个路向[2];袁俏玲研究了地名的命名中包含的经济內涵,指出地名中蕴含了赋名者潜在的经济思潮与政治需要,同时地名也是时代生活的经济写照[3];刘念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背景、构词方法、传播特性和发展趋势,指出新兴的网络流行语体现了均衡和省力的语言经济学原则[4]。

汉语缩略语研究方面:田赟宗将缩略语的缩略方式归纳为缩合、节略、标数统括、缀加代换、特殊方式五大模式,并提出约定性缩略和理据性缩略两种缩略机制[5];黄元龙认为最简化原则体现了言者省力,邻近性原则体现了听者省力,词语缩略所采用的方法和原则必须使得言者与听者达成平衡和默契,才能达到真正省力的目的[6];史小平等阐释了汉语三字格缩略语语言形式化的理据为:韵律、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突显元素的数量和语言生成者标新立异的心理,其形式化的方式为:转喻、隐转喻杂合和类推[7];谈倩以四字格网络仿成语格式缩略语为研究对象,从语法、语音、词汇三方面论证其特殊表达方式和形态特征[8]。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知,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主题有较清晰的认识,运用语言经济学原理分析网络流行语、地名命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汉语缩略语的缩略方式、缩略机制及省力原则方面有一定研究,但针对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产生、演化、传播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

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进行分类,探明其构词方法,然后探讨其产生原因、演化路径及语域传播,最后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其传播效率的提升及全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分类及构词方法

(一)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分类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集中在组织机构名称、技术术语、管理术语、商务术语几个类别上。表1给出土木工程行业各类缩略语的具体案例。

(二)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构词方法

由表1可知,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明确的全称对应的缩略语;另一类是从工程经验或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缩略语(如“强剪弱弯”)。缩略语的构词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1)缩合法。即从术语全称中选取关键的几个字形成缩略语。如“强制性规范条文”选取“强”和“条”字构成缩略语,在这则偏正式缩略语中,“条”表述主体“规范条文”,“强”表示修饰语“强制性”。

(2)统括法。即将并列短语的原词语中共有成分抽取出来,加上表数量的词作为前缀。例如:“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合为一体”缩略为“三缝合一”

(3)英文首字母法。英语国家的土木工程行业本身就有许多以首字母缩写表述的英语科技术语缩略词,中国科技界在引入时直接照搬,很多术语还未来得及找到合适的译名,就已经原样流传开来。例如: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大多引进国外的先进模式,于是产生了一系列以英文首字母为代表的缩略语,如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设计-采购-建造)。

二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产生、演化和传播

(一)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产生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是在职业言语或篇章(包括口头和书面)中产生的,在词典[如《土木工程名词》(2004)]、标准分类系统等篇章中得到最后确认。从功能术语学视角看,它的产生有其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背景。

1. 设计/施工人员交流的简洁性要求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保证信息转述的效率。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面对同一工程项目,既有业务分工的不同,又有工作的交叉和承接部分,交流的频繁性要求其语言表述尽量简洁。语言的象征能力,能引发认知意向,我们用自己的词汇和语句来塑造“现实”。当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提及“平法”这个行业缩略语时,头脑中会浮现建筑结构平面图及表示方法的图像,这种同一共生图像实现了社群交流的基础,同时缩略语的简洁性能很好地满足效率要求。因此,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产生具有这种内生要求。

2. 建设工人的文化程度的因素

土木工程行业的建设工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是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而土木工程术语涵盖工程力学、建筑结构、施工工艺、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建设工人社群中,个体选择交流

词汇时,倾向于简洁、形象的缩略语形式,也可以说建设工人群体对土木工程缩略语的创造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这是由其文化程度的因素决定的。例如:水玻璃是一种水溶性硅酸盐[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钠(Na2SiO3)],用于配制速凝防水剂,在防水堵漏抢险中应用。对于建设工人,若称其化学名称则不易理解和记忆,由于其水溶液是一种无色或青绿色黏稠液体,称为“水玻璃”则形象生动,易于记忆。这个缩略语就这么产生和流行开来。

3. 技术和管理方法革新的因素

国内土木工程行业在吸收、引进先进国家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方法时,往往将国外英文首字母定义的缩略语直接引进,如表1中的BIM、PPP、BOT。

4. 行业发展政策的因素

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会催生新的术语,在术语传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缩略语。如2002年人事部、建设部正式发文[9]建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从而产生了“一级建造师”这一术语,而后产生缩略语“一建”。与执业资格相关的缩略语“二建”“造价师”“结构师”都有类似的产生过程。

(二)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动态演化

从制度语言学视角来看,语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制度,为人类的行为提供着一种根本性的约束。语言这一社会元制度的演化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10]。土木工程缩略语一经创生,在工程师社群中具有明显的锁定效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保持稳定。但索绪尔认为,语言绝对的不变性是不存在的,因此,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也会呈现一种非匀速演化,与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部分缩略语会进入官方话语体系,得到语域内外的使用者认同;部分縮略语由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渐次消失。

1. 进入官方话语体系的缩略语

我们认为在国务院或国家/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协会发布的文件、规范标准中运用的缩略语属于进入官方话语体系的缩略语。此类得到官方认可的缩略语将具有强大的扩散能力。

通过表2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与组织机构相关的缩略语由于新闻稿的简洁性要求,易被官方媒体接纳;(2)由政府推动,政策导向的缩略语(如BIM、PPP)易在官方文件中出现;(3)原文过长,缩略语含义明确,业界接受度高的缩略语易进入官方话语体系。

2. 部分技术类缩略语的消失

部分技术类缩略语的消失是指使用频率越来越低而逐渐隐退,最终退出行业领域的书面或口头交流语境。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消失有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单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设计规范的修订,这种在非语境因素条件下的缩略语消失是不可忽视的,它正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合力的体现。

本节以技术类缩略语“3号钢”的消失为例加以说明。由表3可知,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钢材及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支持,“3号钢”作为科技术语流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我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1987年参照ISO 630-1987标准,同时结合国情,颁布了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 700-88),从此放弃了沿用苏联标准编制的GB 700-65和GB 700-79。在普通碳素钢的牌号书写方面,“3号钢”对应于“Q235-A”,在设计图纸上“3号钢”的写法被认为是不符合标准的。1990年以后出版的土木建筑类教材和设计手册上已见不到“3号钢”这种说法。通过上例可以看出,在设计标准更替中,部分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在书面语中消失了。但20世纪90年代前完成大学教育的土木工程师,在工程实践的口语交流中,还会出现“3号钢”的说法,随着新生代工程师的成长,这种交流语境渐次消失,随之此类缩略语也消失了。

(三)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传播

认知语义具有动态性、变异性、主体性,是促进科技术语向多个语域交叉渗透的重要动因[15]。新的术语进入土木工程行业后,有可能经过创生形成新的缩略语。

1.部分技术类缩略语向行业外传播

科技术语向行业外传播,逐渐转变为通用词汇,这个过程称之为科技术语的泛化[16]。泛化是以其本义为基础,通过借用的方式,向非专业领域进行衍生和扩展,从而创造出语境新义。例如:“框架”本义是一种通过板-梁-柱-基础进行传力的结构体系,泛化成通用词语后指代一种有层次结构的构架,包括派生词:理论框架、技术框架。

民众与土木工程行业的接触程度也决定了哪些术语(包括缩略语)向大众传播。例如:“户型”“容积率”“精装修”等词语随着住房刚需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日常词汇。

2. 其他行业术语的引入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与其他学科门类的融合,大批其他行业的术语(包括缩略语)进入土木工程行业。如医学专业的词汇“超声波”“CT”,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词汇“蚁群算法”“演化博弈”“云图”,交叉融合新技术行业的词汇“无人机”“VR”“AR”“地质雷达”。

3. 非科技语域的词语的引入

非科技语域的词语采用修辞造语的方式向科技语域渗透,形成术语,即以比喻(隐喻)、借代、拟人等方式把日常用语转化成新的专业术语[15]。例如“绿色建筑”,其中的“绿色”本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绿色”具有“健康,环保”的联想语义,通过借代机制和“建筑”联系起来,形成“绿色建筑”这样的专业术语。

三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语言学的经济思想体现在人类言语(特别是术语)的创造运用遵循经济学中的效用最大化原理,即省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这是由美国学者齐普夫(George Kingsley Zipf)提出的指导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4]。人们在沟通交流中,希望一方面尽量简短,另一方面又让人能理解。法国语言学家马蒂内(Martinet)与齐普夫观点类似,他喜欢用“经济原则”来表述上述看法。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书写方便、简洁、容易识别和记忆,用最少的字数表达其含义,体现了语言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此类缩略语是行业术语(即行话),其受众主要是土木行业从业人员。

下面通过社会信息学中通信系统模型来说明经济学原则是如何体现的。如图1,模式A是不采用缩略语,用原词语(术语)进行通信,它的优势是信源与信宿内容及形式保持一致,不会产生歧义,缺点是通信效率不高。模式B采用缩略语进行通信,原词语通过编码器的缩合/统括等操作,转换成缩略语,参照表1进行粗略估算,原全称的术语计227个汉字,缩略语为67个汉字(英文字符),缩略比约为70%,信道的传输效率提升了230%,这体现出言者省力,且通信效率高,但过于缩减会导致译码器复原时出现歧义或失真。

我们还可以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估算,土木工程从业人员语速是200字/分钟,设定单位时间(每分钟)应用术语的频率为10%。200字中普通词占200×90%=180字,术语占20字,采用缩略语形式,缩略比按70%计算,术语缩略后为6个字。即采用186个字能表达200字的含义,若保持语速不变,每分钟至少能多表达14个字,即信息量增加14字/分钟,反算出提供同样信息量会节约1-186/200=7%的时间。设土木工程从业人员每月用于技术交流的时间为工作时间的5%,按平均薪酬4000元/月计算,则每月可增效14元/人,土木工程从业人员4500万,则全社会每月产生经济效益为6.3亿元。

四 结 语

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采用简洁的形式,既实现经济、省力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表达原义。本文给出了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分类和主要构词方法,分析其产生原因、演化路径及语域传播,并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其传播效率的提升及全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词频分析、海峡两岸土木工程行业缩略语比较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孙寰.术语学内部的不同研究方向[J].科技术语研究,2006,8(4):4-6.

[2] 姚明发.语言经济学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路向[J].社会科学家,2007(5):204-206.

[3] 袁俏玲.从语言经济学看中外地名的经济学内涵[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04):95-96.

[4] 刘念.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1-94.

[5] 田赟宗,肖九根.汉语缩略语的构成方式及缩略机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36-41.

[6] 黄元龙,刘宇红.试论缩略语的理据:省力原则[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3):442-447.

[7] 史小平,陈心远,尹铂淳.汉语三字格缩略语概念框架元素的语言形式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0):85-88.

[8] 谈倩.网络四字仿成语格式缩略语的形式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24(4):52-5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J].建筑,2003(5):4-5.

[10] 孙梁,朱成全.制度语言学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100-101.

[11]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实施意见[EB/OL].(2017-05-02)[2018-07-15].http://www.zjjs.gov.cn/n71/n72/c358924/content.html.

[12] 中華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2016-08-23)[2018-07-15].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9/t20160918_228929.html.

[13]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2016年施工图审查情况通报[EB/OL].(2017-04-06)[2018-07-15].http://zjt.hunan.gov.cn/xxgk/tzgg/201704/t20170406_4127574.html.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EB/OL].(2018-04-27)[2018-07-15].http://jr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804/t20180427_2880109.html.

[15] 张春泉.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论纲[J].中国科技术语,2016,18(6):9-12.

[16] 张格兰.略谈科技术语的泛化、消亡和产生[J].文史博览(理论),2014(11):40-41.

猜你喜欢

演进缩略语土木工程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