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2019-06-18林赟

文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语文思维课外书

内容摘要:探讨如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1.“摹仿”阅读为语文思维奠定基础;2.“换位”阅读促进批判性思维;3.“导图”阅读促成综合性思维;4.“对比”阅读触发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整本书 经典名著 语文思维 语文课堂 课外书

不言而喻,语文课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语文思维,既离不开语言形式,又离不开语言内容。从这一角度看,语文思维的载体非常重要。像备受学生青睐的“电子文本”[1],由于“‘眼动频率决定了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浅阅读”[2],所以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自然是很不利的。而像较受学生喜爱的“通俗读物”[3]或者“时尚读物”[4],虽然能满足年轻人一定的“精神生活需求”[5],但除了可能具有“潜在负价值”[6]外,还存在着内容缺乏思维“深度”[7]或者说“无法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提升”[8]的问题,所以也同样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想载体。毫不夸张地讲,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最佳载体,非“高值化”的经典名著[9]莫属,因为其呈现出来的思维深刻性已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达到了“精神世界的巅峰”[10]。其无论在促进“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方面[11],还是在养成“语言的清晰和思维的深刻”方面[12],抑或在促成“阅读可持续发展”方面[13],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这里,拟探讨如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摹仿”阅读为学生语文思维奠定基础

如上所述,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形式及所涉对象,作为语言大师或思想大师的精心之作,经典名著为学生提供了人类思维的高级范本。如果学生对其有“足够敬意”[14]和“摹仿”,那思维就会有扎实的底子。不仅这样,经典名著中所描绘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其思维方法方式,也常能让“摹仿”阅读者受到启发或加以借鉴。

如《富兰克林传》传主的丰功伟绩,常令学生感叹和敬佩。故可让学生读后谈谈自己和“传奇人物”之间的差距,并设想如果自己想成为“富兰克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在发言中,学生既有对“扼住雷电的咽喉的‘国父”的肯定,又有对“夺暴君权杖还于民众的‘科学家”的欣赏,还有对其“双赢的实用主义”的财富自由之路的羡慕,但更多的是对其面对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多元化思维的惊叹。这种惊叹带动着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灵活地思考问题,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立体思维模式。

由此可知,当前教师“在非常有限的语文教材上‘精雕细刻”[15],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应考能力的强化训练,包括月考和周测试以及跨校联评、联考等等”[16],从而导致学生“名著阅读量少”[17]、“名著阅读困难”[18],是学生语文思维“苍白”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换位”阅读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

“当考试成绩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压倒一切的意义时”[19],许多学生已经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来看课外书”[20],甚至连对极需要耐心的读名著也是抱着一种“求速度”、“求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21],他们往往先上网看简介或评论,然后再进入阅读。这种“先入为主”的阅读习惯,使得他们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很不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因此,在名著阅读教学时,可提出“换位思考”式的问题,让学生对名著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多元化解读”[22]。

如在教《老人与海》时,笔者要求学生“为‘与老人搏斗的鱼做一次专访,让它谈谈对这次生死搏斗的感想。”为完成这次“访问”,许多学生不满于通读全文,而是在熟读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些别出心裁的问题和答案——如“奋斗路上的老人与我”、“牺牲了一条鱼,成全了千万人”、“谈谈生存竞争中的双赢”等等,甚至有学生在课上“化身”为鱼,和采访者互动问答。这些“反套路”式的问题带领学生脱离了“循规蹈矩、人云亦云”式的窠臼,促進其批判性思维的产生。

  三.“导图”阅读促成学生综合性思维

越是“意蕴深邃且结构宏大”[23]的作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越低。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懒得看”,实则是因其读了一部分就迷失了方向。正如艾丽斯·马蒂森所言:“阅读体验不应像在牧场里漫无边际地巡游,而应该像在公路上沿着既定线路前进”[24],为理清结构,可引入“思维导图”,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归类,把握作品主旨。

如《红楼梦》教学,笔者请学生三人或五人组队,在前五回中任选一回,化身为作者或者小说中的人物,向同学们介绍“我眼中的”,学生通过团队分工,最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别展示了“曹雪芹眼中的石头情缘”、“林黛玉眼中的贾府”“警幻仙姑的金陵十二钗”。“思维导图”的设计,不仅带学生进入了小说情境,也帮助学生完成了逻辑思维的推导演绎。

  四.“对比”阅读触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良好的名著教学,“离不开比较分析”[25],因为“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不断出现的新参照物进行对比性分析,能找出其中新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触发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如读《三国演义》后,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志》中关于某一人物如曹操的描述,并提出“文学真实性”问题[26],然后再让学生以“史实”中曹操的身份给《三国演义》的作者或当今读者写一封信。如能这样,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都会有所提升。

  五.结语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在“文选教材”和“强化训练及由此而来的批量课外作业”[27]上拼尽全力,加上“学校普遍不重视课外阅读教育”[28],结果是学生的语文思维变得“苍白”。而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已成“显性课程”[29],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石的名著教学[30]也将正式地出现在语文课堂上。那么,它会改变目前学生语文思维的“苍白”状态吗?只要我们有“榜样”意识[31]且“引领尽心”[32],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会的。

参考文献

[1]郑惠生.“视听时代”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纸质读物探讨——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115-116.

[2]郑惠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认知、行为与相关条件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87.

[3]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12.

[4]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2):24.

[5]郑惠生.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82.

[6]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潜在负价值[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06):35.

[7]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3):41.

[8]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3):27.

[9]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15.

[10]姚佩琅.例谈校办读书节的模式[J].文学教育(上),2016(01):115.

[11]鄭惠生.中学生最欣赏与最反感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62.

[12]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136.

[13]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3.

[14](意大利)翁贝托·艾柯.书的未来[J].新华文摘,2004(12):119.

[15]姚佩琅.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J].文学教育(上),2018(11):71.

[16]姚佩琅.高中语文学科新面向:整本书[J].文学教育(上),2019(01):97.

[17]姚佩琅.高中生名著阅读量、阅读认知与行为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04).

[18]姚佩琅.高中生名著阅读中愉悦、失望与困难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05).

[19]郑惠生.关于“当前小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做什么”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30.

[20]郑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87.

[21]郑惠生.论雅文学的困境与出路[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11.

[22]姚佩琅.高中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定位——以《课标》、教材、高考的分析为基础[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5):29.

[23]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5.

[24](美)艾丽斯·马蒂森: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M].王美芳,李杨,傅瑶,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60.

[25]姚佩琅.略论当前中学文学教学的“八重八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84.

[26]姚佩琅.语文学科中的文学真实性问题——兼与李明哲《疑点重重,令人费解——读都德〈最后一课〉》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0-11.

[27]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9.

[28]郑惠生.城乡小学生最喜欢哪些杂志和报纸——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87.

[29]郑惠生.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个因素[J].教学与管理,2007(34):37.

[30]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10.

[31]郑惠生.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因——从城乡小学生的心里话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95.

[32]郑惠生.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经典名著接触途径中有多重要——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1):8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ZQJK023,项目负责人:姚佩琅)

(作者介绍:林赟,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教学语文思维课外书
课外书
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名著有效阅读教学的模式解读策略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有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