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创新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9-06-18邹碧海徐春碧陈思同刘芳
邹碧海,徐春碧,陈思同,刘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1]。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既能解决传统单一导师制存在的时间不足、精力不足、知识不足、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又能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互补优势,使研究生能够博采众长,吸取多学科知识,扩展学术视野,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自开展“双导师制”研究生教育以来,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真正达到培养目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大部分高校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和专业硕士教育无法剥离,专业硕士教育培养制度不成熟、培养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如何建立健全现有教育管理模式,优化导师遴选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生生源绝大部分为应届本科毕业生,而本科生群体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社会接触面较为狭窄。目前,我国应用型指导教师较少,师资结构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要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我国现有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面临着严峻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挑战。
一、基于产学研结合,融入“2461”培养模式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一)产学研结合的优势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的结合是产学研理念的核心所在。教育、科研、生产的耦合作用催生出产学研结合的教学优势:有利于优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体服务;有利于转化研究成果为实际产品。只有充分发挥这些教学优势,才能让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的结合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二)“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
“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双主体”,教学研用“四结合”,校企协作“六共同”,全程贯穿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2]。在行业企业的全程参与和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2461”教育模式已经建设成涵盖从生源招募到教育培养,从课程建设到学位论文,从研究生管理到学位论文系统管理的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双导师制”的重要性与优势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通过教育,既要达到理论水平的提升,又要使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实行校内外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是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导师团队工作模式。
“双导师制”的重要性在于:(1)适应生源特点的需要;(2)满足研究生就业应用的需要;(3)强化培养过程实践性的需要;(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需要[3]。
“双导师制”的优势在于:(1)有助于通过培养质量的拔高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的目的,实现高层次研究生教育;(2)有助于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互助关系,深化良性合作,开拓研究生视野;(3)有助于研究生就业。
二、以“双导师制”培养复合创新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现状调查
自2009年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呈现蹿升的趋势,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比例如图1所示。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就“双导师制”的认同度、校内外导师所发挥的作用、导师聘用遴选的情况及建议等问题,设置了面向导师、研究生及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89份,回收682份(研究生411份、导师203份、管理人员68份),回收率达98.9%。
图1 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比例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对“双导师制”的认同度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82.5%的研究生、87.7%的管理人员、74.8%的校内导师、70.6%的校外导师认为“双导师制”是最优的研究生培养办法。可见,“双导师制”获得了趋于一致的高度认同。
2.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对比分析
针对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制订课程计划、指导专业实践、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调查分析校内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教学指导是否起到关键作用。针对导师群体与研究生群体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存在部分差异,但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两者的主要职责趋于一致认同。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要职责基本相同,导师以及学生群体认为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人,肩负着制订在校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指导专业技能、指导毕业论文以及校内专业实践的责任。此外,校外导师在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承担主要职责,参与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及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综上所述,导师和学生都希望校内外导师能够合理分工,把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运用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另一方面,被教育者与教育者都期望校内外导师能够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两者协调配合、共同指导,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3.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1)导师的自身因素。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创新创造力会受到导师的年龄、学历及职称的影响。研究生的创新创造力与导师的年龄成正比,导师的学历和职称越高,其教育能力则越高。
(2)导师的特质因素。除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外在因素之外,导师的人品、性格、情商、管理理念等特质也会对研究产生趋而不同的影响。在专业研究之上,教育者还担负着传承文化、教授道德等任务,而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把握会基于上述理念的传播而驶向不同的方向。更多的是,导师基于自身资源所形成的研究优势,对开展广泛的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交流,以及在极大程度上开阔研究生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创新创造力正是由这些因素综合铸造的。
(3)导师的指导因素。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课题参与、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交流形式、科研项目参与、企业专业实习等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认为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方式是多样化的。研究生未来的成长速度基于导师的培养,而其创新创造力的基础则来源于指导方式的变化。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能在短期内形成,也无法直观地展现出来,而正是由于这种延迟效用的属性,导师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所获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上是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在实践中,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比预期少得多,这些相对简单、基础性或辅助性的工作并不能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大多数研究生表示,导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信任,使其在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得到锻炼,提升创新能力。
(4)师生关系因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样影响着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培养,只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导师的综合满意度较高,师生双方拥有较为良好的关系基础,信任度较高。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沟通障碍,有助于师生双方开展相关学术争论,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也有利于导师指导思想的贯彻。
(二)校内外导师选聘
1.目前的选聘方式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校外导师的确定只有47.0%来源于项目合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遴选校外导师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在研究生培养制度中,高校教师与校外企业合作所起到的积极效果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是优化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2.对选聘标准的意见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标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明确选聘条件是有必要的,校外导师的基本条件需纳入选聘标准。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七成以上的人认为校外导师应该具备相应的学位和职称。对比而言,不同的群体对校内外导师选聘条件的认识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被调查者认为校外导师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并不能完全体现其自身的素质、学术能力及教育能力。因此,校外导师选聘条件的设定应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多采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意见。
表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标准调查结果 %
三、健全导师团队管理制度
(一)导师队伍管理创新模式
研究生导师团队动态管理模式,要始终以岗位为导向,以社会外缘为外部动力,以辩证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方针,采用可逆的遴选模式和科学的考评方法。构建以遴选机制、激励机制、考评体系和竞争机制为内容的内部管理机制;以“研究生导师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动态人员管理模式[4];以研究生导师为高校提供社会服务主力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创新模式。
(二)导师团队评价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良性淘汰机制,能够更好地优选人才,真正做到人性化。其次,建立规范的遴选和考评机制,保证遴选指标、考评方法的公开性。遴选标准必须具有系统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遴选过程必须公平。定期考核制度的设立则保证了遴选结果的公平性。最后,完善导师激励机制。将导师薪资与教学成果、科研成果、项目合作成果挂钩,实行定期评选,提升导师的积极性。
导师团队评价激励机制能够完善现有导师队伍的培养模式,激发导师活力;鼓励导师进行强目的性、强针对性的研究,提升自身价值,创造团队活力;创造导师学习机会,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强团队创造力,使教学与时代并进,让科研与前沿同步;建立从入职教育到在岗培养的全周期培养体系,制定导师教育的整体规划,有利于高校教育发展。
(三)学术交流模式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处从管理制度层面重视学术交流工作,设立两周一次的学术论坛,促进不同新鲜想法的思维碰撞。组织头脑风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与实验室有合作的研究人员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以研究生导师责任制”为核心的动态人员管理模式,同时配合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激励考评机制、研究生学术交流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导师团队管理制度。
四、结语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一项具有时代特征和适应形势发展的创新。为达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导师能力的要求,同时解决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以下3点建议。
(一)规范导师遴选制度
提升导师选拔标准是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的首要任务。导师遴选制度需遵循两步原则:第一步,提出标准,规定导师的基本素质,诸如学位、职称、教学经验及水平、所承担项目情况、科研成果等;第二步,将导师的综合素质纳入考察范围,评判其学术、道德品质及个人特质,从而确保导师团队拥有一流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导师考核制度
导师团队的考核制度决定了导师个体的质量。因此,导师考核制度改革刻不容缓,提出以下6点建议:第一,修改导师行政职务相关工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第二,改革导师终身资格制度,提出分阶段考核,以保证导师个人素质的稳定性;第三,对导师道德、个人特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进行量化,并加大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制;第四,严肃处理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第五,减轻导师的压力,综合评判导师在科研、教学、道德、个人特质等多方面的表现;第六,加强导师团队管理,定期培训,做到常态化、制度化。
(三)建立校内外导师沟通协作机制
立足学校“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求校内导师提前制订好年度、学期沟通计划,主动与校外导师就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要求,以及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情况进行沟通,研讨、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安排好研究生的实验、实习,并在科研项目、专利申请、成果申报等方面寻求支持与合作。每周至少与校外导师沟通交流一次,真正实现校企导师合作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