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的相关研究
2019-06-18曹中保
曹中保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1 问题的提出
抑郁是当代社会中频繁出现的一种不良情绪体验。在我国高校中,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被检测出患有抑郁症,并且这个比率还在逐年上升,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给予了的重大关注。
抑郁是一种对身心有害的不良情绪体验。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抑郁是由消极情绪所引起的情绪失调,临床上具体表现为情绪明显低落、精力减退、患有心理认知症状等[1]。完美主义是一种极度追求完美的想法与倾向。 具体表现为个体凡事都严格要求做到完美极致,有时甚至会出现过分要求他人的行为[2]。适当的完美主义可以提高任务的完成质量,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情况。该研究主要探究抑郁与完美主义的关系,希望能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提供帮助。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北H市某职业院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3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3%。研究对象的构成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2.2 研究假设
(1)大学生抑郁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2.3 研究工具
(1)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2)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3]。
2.4 数据分析
该文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6.0。选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分析数据。
3 研究结果
(1)从大学生抑郁的年级和专业差异分析,在性别变量上,女性大学生无论是抑郁总分还是抑郁各维度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性大学生(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抑郁得分多元方差分析
以年级和性别作为自变量,抑郁水平总分作为因变量,对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总分得分情况作4(年级)×3(专业)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年级变量的F为 0.625,P>0.05,说明主效应不显著;F=0.973,P>0.05,说明抑郁水平的专业主效应不显著;F=0.475,F>0.05,说明抑郁水平的年级与专业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2)大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分析,见表3。
表3 大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分析
t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抑郁的总分、抑郁情绪的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在积极情绪、躯体症状、人际关系困难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
(3)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的相关分析。分析显示,除去积极情绪维度,完美主义、担心错误、个人标准与抑郁所有维度的相关系数都是正值且显著的;条理性与积极情绪、躯体症状和抑郁总分有显著负相关;行动疑虑与抑郁的所有维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4)大学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的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完美主义的各维度对抑郁水平的回归分析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是行动疑虑、担心错误、条理。这三个变量都对因变量抑郁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最后一行R2为0.393,说明完美主义的这三个维度能联合解释抑郁的39.3%的变异量。其中预测能力最强的是行动疑虑,R2为0.285,,说明解释量为28.7%;其次是担心错误,解释量为6.2%;最小是条理性,解释量为4.4%。行动疑虑、担心错误的beta值均为正值,说明两者对抑郁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条理性的beta值为-0.212,说明能反向预测抑郁水平。
4 讨论
4.1 大学生抑郁的特点
该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大学生抑郁水平的性别差异显著,与已有研究结论相同,女大学生的抑郁得分普遍高于男大学生。性别分化理论表明:女性把自己的自尊更多的建立在人际关系上,并习惯以他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男性则相反,当社交关系出现问题时,男性更多认为是对方的问题。在就业上,女大学生所遭遇到的就业歧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多数就业单位更倾向于招聘男大学生(可能女性有生育、产假及家庭问题等),因此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该研究发现,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专业主效应不显著。在这一问题上,以往研究主要持有以下两种基本结论:(1)大学生抑郁不存在显著性的专业差异,即抑郁的专业主效应不显著。(2)在抑郁水平上,文史类大学生得分普遍高于理工类大学生。该研究结果支持结论一。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主要受学业以及未来就业的影响,虽说理工科类比文史类就业形势更好,但近些年许多高校进行改革,高校逐渐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不断完善辅导员制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办大量各领域的宣讲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史类和其他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负担,抑郁水平有所下降。
在年级变量上来看,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该文发现大学生抑郁的年级主效应不显著。以往的研究结论认为:大学生在即将脱离学校的象牙塔迈入社会生活的阶段,面对各种事件、各类人,会体会到比以往更加多的抑郁情绪[4]。该研究结论有所不同,虽然临近毕业各方面的压力会很大,会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但是在高校不断的改革中,学校会鼓励或者要求各年级大学生寒暑假进行实习或兼职,低年级的大学生同样会面临相关压力;并且低年级大学生刚入校,在陌生的学校环境中、在与陌生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以上可能就是各年级大学生抑郁水平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4.2 大学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的关系分析
该研究发现,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个体在学业、社会生活许多事情想要做到极致完美而过于害怕犯错,做事犹犹豫豫,害怕承受或者体验到失败感,或者是为自己设置过高的却又无法达到的个人目标,对自我近似苛刻的要求,这样类型完美主义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体验到不良的抑郁情绪。
该研究发现,对抑郁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的完美主义维度有行动疑虑、担心错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的完美主义维度只有条理性。大学生在面对择业时经常会犹豫不决,害怕结果不如预期,从而易体验到抑郁。条理性是一种积极的完美主义,努力做到有条理有章法有顺序,积极地去追求自己既定的高目标,会使个体在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进而较少体验到抑郁。
5 结语
该研究对大学生抑郁的特点及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就研究结论。
(1)大学生抑郁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与专业差异并不显著。
(2)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完美主义的行动疑虑、担心错误维度对抑郁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条理性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