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2019-06-17张万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53-02

语文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说得清清楚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工具性体现的比较突出,而人文性则有所淡化。要想突出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必须突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让语文课姓“语”。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虽然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姓语,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地方,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这样新的理念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可。但却都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一、要重视导入,以精心设计的富含文化韵味的课前谈话和导语为课堂做好铺垫,使语文课的开场白就充满浓浓的文化味,让学生陶醉于语文课堂的导入之美

有人说,语文课是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审时度势,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很下一番苦功夫。开篇引导,即导入新课。导语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充满浓浓的文化味。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虽有定法,但无定式,不断变化,以求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以前,我总认为或课前谈话或导入,激趣性比教学性要重得多。所以上课时,只关注导入是否足够吸引孩子。现在我终于明白:在课堂上,导入除了激趣外,它的工具性应该体现得更高。如:课前谈话介绍作者,老师可以先说鲁迅、郭沫若、冰心、沈石溪、巴金等一系列人人皆知的名字,问学生这些人是谁,然后说出自己的名字,接着介绍自己名字的内涵,接着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名字,接着引出唐代有个自称“烟波钓徒”的,让学生猜他是什么样的人,从而了解作者张志和的性情。老师的导入方法及课前谈话办法不能只为激趣或创设情境,而是与教学重难点息息相关,在开课时就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直奔重难点,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重视课文朗读,默读,诵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美感,读出语文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语文课是一门“抑扬顿挫”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

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第一件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动容,能使书面文学转化为口头文学,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对象或课文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文情感。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怎么才能读出语文味呢?

1.要读出语文味,朗读教学要把握三点。

(1)把握作品朗读的总基调。对于任何一篇作品,都會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时要宏观地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2)注重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语气有:悲伤、高兴、愤怒的情感语气;有不同人物、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语气;还有叙述性语言,对话式语言,描写性语言等多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气。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塑造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体现朗读的个性化。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各有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我们不能强求学生统一的朗读技巧,而要让每个学生有所体验,真情流露,将自己的发现、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以前,在教学中大家都把重点放在读课文上,强调在感悟中学读。这种做法高估了少数同学的感悟能力,造成课堂上语言文字运用上的训练减少了,教学目标就没有办法达成。重整体了,却忽视了字词句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字与词的品析,引导学生从字与词的品味,结合句子的读悟去体会文章的内涵。如:《生死攸关的烛光》中,引导学生交流杰奎琳为何“娇声”,为何用“灯”,不用“蜡烛”。在《大自然的秘密》中,老师利用换词“结伴而出、结群而出”帮学生理解“鱼贯而出”。《凡卡》中,“拿鱼嘴戳”的“戳”字的理解,老师引学生联系字词的意思,再联系原文中另一个用“戳”的故事情节,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凡卡生活的悲惨。《小池》中“立”字的理解,老师可采用指名到黑板上将蜻蜓图片立在所画的荷叶上,直观又形象。让学生在字词的品析中,逐步体会用冒字的美……在一节节课的具体教学中,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课,每一节都应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只有重视文字语言的品味,才能引入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

(1)品“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文章,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

(2)品“词语”。

“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

(3)品“语句”。

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品句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4)品“语段”。

品读文章要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揣摩出课文的语文味。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不断丰厚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教育陶冶人文情怀的能力。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整个语文课堂吧!

作者简介:张万杰,(1961-),男,甘肃省古浪县,学历:中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职称: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