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研究

2019-06-17李宇佳魏东雄华玉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评估

李宇佳 魏东雄 华玉武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高校思政课的质量管理与评估,是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探讨了CIPP评价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的可行性;其次依据CIPP理论建立了农林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思政课实践的满意度测评,最后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

关键词:CIPP模式;高校思政课;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050-03

一、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习主席和中央政策的呼吁下,各高校纷纷着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通过“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来建立“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而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建立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高校调整课程安排、完善培养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基于此目的,文章依据CIPP理论并结合农业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北京农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实际进行满意度测评,对课程的教学提出应用建议。

二、CIPP评价模式

(一)CIPP评估模式的理论内涵

1966年,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年首先提出CIPP模式[2],在各类评估模式的不断发展中,CIPP模式较其他评估方法显示越来越大的优越性。CIPP评估模式主要由四个内容所构成——背景评估、输人评估、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3]CIPP模式与其他模式的不同点在于,他的评估目的不在于结果而是以决策为目标,针对各个内容进行改进,将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3],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

(二)CIPP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评估的契合性

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大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思政课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政课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离不开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所以,建立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发现评价指标中的薄弱点,为高校思政课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CIPP评价模式与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的背景、投入、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成一份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以优化思政课的教学体系。高校思政课应当以思想理论教学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获取良好的思想教育成效,CIPP模式不单单以最终的实施效果为评价指标,而是贯穿背景、投入和过程每一个环节,打造良好的教育背景、合理的教育投入、完善的教育过程和优异的教育成果的终极目标。[4]

三、高校思政课CIPP模型构建

(一)总体模型

CIPP的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四个要素分别对应高校思政教育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投入、高校思政教育行动、高校思政教育成效四个方面,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指标体系

高校思政课CIPP模型指标体系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思政教育环境;思政课教学所需的思政教育投入;与思政教育过程相匹配的思政教育行动;最后是思政教育的成效。从这四个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要素层面出发,将高校思政课教学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等指标进行有机融合,一共确立了4个一级指标、10個二级指标以及20个三级指标,详见表1。[5]

思想教育环境的指标衡量标准为:是否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课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政课是否符合高教学水平,是否培养思政专业人才;思想教育投入指标衡量标准主要包括:是否有详细的课程计划,包括课程档案、课程大纲、课程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答疑讨论环节、考核的方式等,教室设备、网络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是否提供充足的课件、教科书、参考资料等,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思想教育行动指标衡量标准包括:教师按照培养方案、课程计划,采用创新的授课方式,进行专业课教学,并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学生出勤状况良好,对课程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正确回答教师问题,完成课堂作业;思政教育成效指标衡量标准为: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否提升,以及此课堂是否起到了较好的影响。

四、实证研究

(一)实践过程

笔者选择北京农学院研究生的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调研对象,被调研学生92人。该课程是一门最具代表性的高校思政课,任课教师也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优异的教学成果。任课教师在36课时的时间里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并采用授课和小组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授课内容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思想、经济思想、政治建设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文化思想、社会建设思想以及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小组展示部分要求各小组依据自身不同的专业特性为大家展示一节属于自己的思政课,展示时间为15分钟,部分展示题目为:《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专业学生将迎来就业新春天》《一个园林人眼中的“美丽中国”》《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乡村振兴?》。

(二)满意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满意度调查问卷包含了两大内容:第一部分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形式对高校思政课教育CIPP评级模型的二级指标进行满意度测评;第二部分征集学生的感受和建议。问卷共发放92份,回收90份,有效率98%,依据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问卷结果见下表4。

测评数据显示,授课过程以4.87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部分,其次是教师表现4.73、师资力量4.67、社会需求4.40、教学收获4.37、课程准备4.33、培养目标4.03、课程影响均值都超过了4。不难发现,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安排合理,授课方式采用视频内容与文字理论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展示相结合,采用创新的雨课堂线上、线下交互模式授课,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授课老师的能力和表现也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测试中均值最低的是预算投入,由于教学课程没有足够的经费实行校外调研等活动,课程缺乏有效的实践性,与预计成效存在差距。学生表现由于存在一定的迟到、请假和上课玩手机现象满意度分值较低,调查同时向学生收集解决此类现象的方法。

此外,调查还收集到一些反馈和收获,其中多数是对研究生思政课的认可和赞同,对课程学习之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收获,也有个别同学建议增加更多的实践和互动环节,减少课程工作量等。

(三)改进措施

此次研究生中特课实践的投入和成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通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改进建议:一是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和课堂点评环节,通过一些展览参观、讲座听取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和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在观看相关学习视频、学习相关思想理论之后,形成我思我想我分享的良好学习氛围。二是拓展教学收获评价途径,除课程成绩、论文考核等方法外,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三是改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纸质和电子文献,加强答疑咨询。

此外,北京农学院作为农林高校,是农林方面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引领等多重功能的专业类院校,应当将独特的专业性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结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新的发展思路,让农业高校的思政课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支撑。

五、结语

本文建立了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思政课教育评估指标模型,并通过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进行了实证分析。CIPP模式的灵活性、完整性和决策导向型的特点赋予了它在课程评估中应用的合理性,依据评估的数据结果,对各个方面进行扬长补短,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发展,翻开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史晓燕.采用CIPP模式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7):61-63.

[2]Hakan K,Seval F.CIPP evaluation model scale:Development,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592-599.

[3]趙洪梅.CIPP模式下的高校课程评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25(04):28-31.

[4]胡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式[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2(02):41-45.

[5]李瞳,邹小筑.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信息素养协作教育评估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课程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6,(02):108-112.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评估
每日十分钟 聚焦日常评估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评估依据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