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2019-06-17权敏琴
权敏琴
摘 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省、市不断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继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岗位培训的职业标准和专业理论依据。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升,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但同时也真切感受到教师专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锁定基层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专业发展 问题及建议
一、重专业技能训练轻专业理念提升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通常来说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画(绘画)、讲(讲故事),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这些也被认为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在实际保教工作中,无论是园所文化环境创设还是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无论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还是游戏活动的组织,都需要应用这些基本技能。幼儿的学习是无意识的,对于幼儿来说,艺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是适合幼儿的教育途径,他们会在教师组织的律动、歌唱、表演、绘画、美工活动中得到自然而然的启蒙和发展,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能歌善舞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这几项专业技能始终应该成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部分。
而作为教师培养培训来说,专业技能的培训是最好操作、最可检测、最易见效的内容,因此,在各级各类培训尤其是园所自培中,只要提到专业能力培训,首先是采取多种形式来提升弹、唱、画、跳、讲的水平。但目前,很多培训却仅仅停留在了专业技能训练上,而忽视了与此同时专业理念的提升。理念是行为的依据,是专业发展的支撑,缺乏专业理念支撑,教师的专业技能就只成为个人才艺,而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运用于保教工作实践之中。在下园指导过程中,往往能够看到某些老师弹奏一首钢琴曲激荡流畅,指法娴熟,但在为幼儿进行儿童歌曲伴奏时却习惯性从演奏角度出发,或和弦伴奏繁复,或混音弹奏厚重,不符合幼儿的听觉特点和歌唱特点,也无法让幼儿感受和欣赏乐曲的美和自身演唱的情感表达。在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能力测评过程中,有些幼儿园教师技能突出,但在进行专业理论问卷和儿童发展案例分析项目中却一筹莫展,对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及专业理论掌握非常有限。再比如在省市组织的幼儿韵律操展评中,很多园所虽然队形编排精心、操节设计精彩、动作连贯优美,但是却恰恰忽略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动作发展特点和健康领域教育发展目标,只是一味的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这些都是教师专业理论不够扎实,专业理念更新不够所造成。
二、重教育活動组织轻生活活动指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幼儿园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应充分体现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更注重自身各类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一节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却忽略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有些教师认为生活活动指导完全是保育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卫生保健、生活习惯、情绪发展、兴趣指向等方面很少关注,也不能在幼儿园生活环节中及时予以有效支持和教育引导,在自身专业发展中也往往忽视这一部分能力的提升。
三、重集体教学活动实施轻自主游戏活动指导
长期以来,集体教育活动因其高效的教育效能备受重视,也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园所教师队伍的专业引领和教师的专业研修也更多把重点放在了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执教能力提升上。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成为评定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似乎能够组织实施一节优质的集体教育活动就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也的确有老师“一课成名”。集体教育活动的作用当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很多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也只有通过集体教育活动来达成更为有效。但是,能上好“课”就真的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吗?笔者认为不尽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均蕴含教育价值,除了集体教育活动,各类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等对于幼儿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指南》颁布以来,能够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自主游戏活动越来越体现出重要的教育价值。由于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更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也更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但因为这些能力不是显性和即时的,作为保教管理也不容易恰当考量,因此也往往会被忽视。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并不仅仅是组织实施好集体教育活动,也必须重视对于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引导和支持能力的提升。
四、重教师研修提升轻关注幼儿发展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和修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研修提升成为教师们职业生涯中的必须,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让教师更加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各级各类幼儿园为了打造专家型教师队伍,采取多种园本研修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骨干体系,在各级评优树模中也要求参评人员有一定数量的研修成果,于是个个写论文,人人做课题,园园搞研究,各类成果纷至沓来,从教师队伍专业内涵发展上也的确取得了极大成效。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些幼儿园和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师专业研修和关注幼儿发展的关系,过于注重教师研修提升的结果就是工作重心偏离,老师们更多专注于自身的专业提升,没有精力也没有更多时间去关注和研究本班幼儿的发展。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做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很多老师也都在进行自主研修,但试问,有多少已经结题的课题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保教工作中进行了推广?有多少课题研究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在不同教师的课题研究中被不同的研究内容碎片化的左右着成长和发展,而很多课题的确定本身偏离幼儿实际和身心发展目标,或者研究过程始终停留在理论阶段,长期如此,就造成了教师队伍精英,但幼儿发展滞后的局面。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培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纠偏和突破:
1.科学制定规划,分级分类提升,使专业发展循序渐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的重中之重,是实施科学保教的有力保障,是园所后继持续良性发展的源动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但专业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系统化、阶梯性、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各级各类幼儿园应该根据本园教师队伍实际,具体分析本园教师队伍学历构成、专业程度、年龄结构、个性特长及上升空间,客观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可操作的教师队伍建设五年和三年发展规划,并做到对于全园队伍建设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人人知晓、个个明晰,使得努力有方向,发展有目标。幼儿园应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分步实施策略,将教师队伍合理分级分类,按照新入职、成长型、成熟型、骨干型、专业型等几个类别,针对性设置专业提升计划和内容,并从机制、经费上给予支持与保障,系统化设计,持续性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分级分类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
在培训内容上,也应合理规划,分期制定计划,保证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延续性,避免碎片化、随机性的蜻蜓点水式培养培训。同时,在培训主题之下,将园本研修和教师培养培训相结合,引领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和园本教研,使教师队伍在一段时期内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主题,并能围绕之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突破提升。以个人专业研修丰富促发团队整体提升,以团队整体提升带动教师个人发展,实现队伍专业发展的整体稳步提升。
2.理念更新先行,实践互为支撑,促专业发展突破瓶颈。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理论的最终目的。专业素养提升,理念更新是基础,能力提升是关键,如何使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是当前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最大的瓶颈。很多幼儿园虽然也在持续不断的抓教师的业务学习,但更多停留在对《纲要》、《指南》照本宣科的学习,从一些过程性资料显示,有时甚至会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学完整本《指南》,这样的学习对于更新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是没有多少效果和意义的。
真正更新理念,使理念为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建议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园本教研促理念更新。有效的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转变理念,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切实立足于教师保教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教研目标,幼儿园可以采取群体学习、骨干引领等形式开展观摩教学、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也可以聚焦一定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连环跟进、任务驱动式的教研活动,依据相应的专业理论不断探究研讨,在此过程中,不断有“破”有“立”,使教师对理论的理解更为系统化、立体化,从而逐步实现理念的更新。二是以儿童观察促理念落地。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提供有效支持和引导的前提是读懂幼儿,理解幼儿。幼儿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纲要》和《指南》中的理念和要求是平面的简要的,但幼儿却是立体的丰富的。通过科学的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结合专业理论,印证专业规律,运用自己的专业思考,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使文本中的理论在保教实践中逐步落地。三是以评价反思促理念转变。著名教授叶澜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评价反思,评价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有些园所在教育管理中也要求教师们每周写几节集体教育活动反思,尤其是观摩教学活动之后都会开展评课议课活动,但很多反思和评价都是停留在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环节设置等教师施教的角度上,很少从内容选择适宜性、目标设定及达成、幼儿兴趣及参与、经验获得及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和反思,有些反思更是寥寥数语草草了事,这样的评价反思是起不到专业促进和提升作用的。有效的教学评价反思,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核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认真思考每一个活动环节的价值和有效度。提高评价反思的有效性,使新的理念得以不断印证,逐步强化,从而得到更新。
3.珍视游戏价值,突出保教并重,使专业发展抓住核心。学前教育是为孩子未来人生奠基的工程,学前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技能,而是孩子的个性、态度、习惯、品性等人生最基础的素养,这些基本素养是在生活点滴和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教师,必须有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支持和引导幼儿获取经验获得发展。同样是晨间入园环节,有些老师只做好自己的接园工作,幼儿进班后只是围桌枯坐等待,而有些老师会围绕教育主题交给孩子们一个有趣的话题由他们自由讨论,有些老师会给孩子们形成常规,让孩子们进班后有分工的管理自然角、做做天气记录、检查区角材料等有意义的事;区角活动中有些老师或者无所事事,或者只是充当“维和警察”,不断制止幼儿间的矛盾,提示规则;而有些老师会有目的的观察幼儿的活动:观察他们选区进区的兴趣指向、材料的使用频次和数量是否充足、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活动生成,当幼儿间发生矛盾时,会思考以何种方式在恰当的时机有效介入。以上不同的做法也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高下立现。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专业理念。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淀和思考实践,更需要牢记“幼儿为本”基本理念,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立足保教工作实际,使自身专业能力不断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