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媒体交往下的中职德育教育

2019-06-17蒋倩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德育建设自媒体中职

蒋倩

【摘 要】自媒体场域是当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遇见的新环境,尤其是德育环节将不得不面临多重显性和隐性的自媒体影响。所谓自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建设,首先是来自于各种自媒体平台影响下的中职德育挑战,其次是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基于自媒体传播手段所做出的德育尝试。前者以整个自媒体大环境为参考,主要是指自媒体平台下对于中职德育的全方位影响,比如外在自媒体介入对整个德育方向的影响。后者则相对而言比较微观,主要是指中职德育工作对于自媒体手段工具运用的具体实践。中职自媒体建设需从整体入手,寻找到合适自己的途径,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自媒体;中职;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55-02

一、前言

当下中职学生的网络环境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媒体基础之上的自媒体需求正在形成。当下自媒体图景可谓是众声喧哗,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以及直播平台等。自媒体环境下涌入了大量大V、网红、小咖,在经济、文化、生活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交流空间、社会场域以及价值认同。新媒体已成为当代青年寻求个性自我、突破固有社群的有效载体。尤其以新媒体所呈现的自媒体平台,因其拥有去中心化、社群属性、裂变式传播的特点[1],同时附着着大量无法识别的信息品质,在资本浪潮的裹挟中,逐渐模糊了社会以及个人道德的边界,为中职校园校园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自媒体互动下的德育环境分析

社会互动模式是在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变化中动态发展的,自媒体的出现把当今社会中的互动形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主体间互动场域不断扩张、开放融合性更强、虚实交叉渗透、媒介技术变得过分被依赖等等。因此,当下的自媒体环境中包含的社会因素、社会关系较多且复杂。自媒体互动下,学校德育领域主体环境主要有师生之间,同学熟人之间以及网络陌生人互动。

自媒体环境中师生主导的互动模式有明确的角色差异,是一种正式化社会组织以及标准的社会关系。因此这一互动模式于自媒体环境下有一定的制约性,其身份明确、目的明确、网络行为明确。学校为主导的自媒体所赋予的信息内容要求具有较强地导向性、意义性、程序性。杜威曾提出“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使个人特征和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的问题”[2]。因而这一互动模式中的德育活动需要延伸至社会要求,发挥出学校德育所必须承担的“引领方向、传承观念、追求德行”的使命。

自媒体下的德育工作,教师往往虚实相间的,即用真实身份发布信息、理论教育、表达评论等,几乎以一种形象的、真实不虚的主导者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用户学生处在信息追随者的客体位置,是德育教育的对象。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彼此知晓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角色定位,其互动行为遵循明确的规范认知。因此是自媒体德育工作最适宜开展的环境。

校园交往中的同学互动一般属于网络空间中的“朋友圈”。这种关系起源较早,是虚拟网络空间中吸引和凝聚学生群体意识的重要形式。自媒体的出现,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介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信息传递、道德影响以及价值观共享。由于技术推进致使社交需求日益旺盛,某种程度上,自媒体已普遍运用于中职学生的各方面学习与生活,从虚拟的网络空间活动,有效推动了中职学生的现实交往。与此同时此种虚拟的交往形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这种交往的影响渗透性更强,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媒体互动下的德育策略

1.站定“一元”概念的坚实阵地。

所谓“一元”,即表示互联网空间是多元的、庞杂的、且丰富,各类思想文化都可能随时出现并彼此交锋。此时正确选择和取舍将变的无比重要,但是中职学生在思想文化面前最难鉴别。其拥有的认知能力有限,鉴别技巧有限,选择意识有限。因此在德育时间工作当中需要教育者做海上灯塔、提供坚定的立场且不能动摇。站定“一元”概念的立场,需要教育者本身的立场坚定。在信息的恣意汪洋中,教育者的正面心态和理性发声就如海上明灯不断影响和吸引着学生。在自媒体平台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地、坚守一元概念、用作品鼓舞学生,实现对中职学生思想文化的正确指引。

2.加强教育者的引导性力量。

网络虚拟空间的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一旦裂变将会以不可控的姿态冲击社会价值取向。为了应对化解负面信息带来的冲击,教育者必须不断进入网络场域,提出有利信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之路。自媒体可以帮助教育主动构建网络空间,以达到师生之间的虚实互动,平衡彼此的观念冲突。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APP,学校官微官博,甚至个人小视频平台、如抖音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自发生产散播正确的信息和价值观,实现德育教育的有限把握和管理。面对负面信息,教育者更可以组织协调各类自媒体场域,积极增强信息的客观性,还学生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虚实空间[3]。

3.注重正面信息的有效传递。

自媒体德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互动达到教育作用,因此信息的有效传递才是根本所在。有效传递就非常考验人与人之间的粘合性,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产生往往需要建立在吸引的基础上。部分优秀的教育者往往会选择当下热门的空间平台展示自己的相关教育信息,他们甚至拥有大批量的粉丝。其中以高校教师居多,比如较为有名的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教育者其实也可以做这方面的相关尝试。其中专业类的教师德育引导方式更能体现其个人魅力,收获一大批学生粉丝,从而通过技能引领输出正确的价值观。鉴于这种融合更有利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因此中职学校要大力推动以教师展示为平台的自媒体环境设计,主动建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依赖,主动把现实中的教师能力推入自媒体虚拟空间,完成線上线下统一融合影响,不断扩大影响时间和空间领域。

4.提升特色自媒体平台的积极创新。

曾经,一度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都是学生圈内最为流行的自媒体平台。如今,自媒体平台的吸引力开始分流,不在只此一家。快手、抖音等小视频网站更是刷爆网络,因此如何追随时代的脚步,积极调整自媒体德育手段,创新自媒体德育内容是当下需慎重对待的内容。在手段上不吝啬改变,在内容上积极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提升覆盖面。自媒体平台的内容应可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多种形式,比如漫画、古风、或者rap等等,流行元素的加入会使德育形式不固化、灵活且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内容涉及的方向应该多样化,可以尝试开通德育微课堂、热点辩论论坛、校园生活服务引导以及就业创业指导等。

四、结束语

面对自由主义价值观盛行的当今时代,自媒体其个性化、多元化、发常规化等特色对传统范式的教育理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娱乐至死的精神概念更是将青少年推入了一个纷繁浮躁的快餐社会。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由于自身辨别能力的有限,是这场旋涡中必然会被波及到的。除了以上实际德育策略,国外已有部分国家从公民教育理念出发,对学生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等课程,包括信息甄别能力、媒介批判素养、意识形态解读等内容,并给予相关实际指导。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批判精神、媒介甄别能力等在西方国家已经纳入德育教育的主流,也将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出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咏芳,员智凯.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伦理向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163-168.

[2]杜威教育论著选读[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20.

[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2):1-4+25.

猜你喜欢

德育建设自媒体中职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