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年级学生讲故事方法的指导

2019-06-17涂丹丹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麦子讲故事生动

涂丹丹

到了中年级学段,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往往还是简单直接,有的是在概括故事内容,常省略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等,平铺直叙;也有的能流利地说完整,但一字不差好似背课文……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第一是教师对“讲故事”这一教学目标不够重视,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往往走走过场不再深究。第二则归结于对学生讲故事的方法缺乏指导。三年级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如何有更大的提升让我深思。

一、讲前准备,层层递进

1.理清脉络,完整有序。三年级的学生讲故事已经不仅限于语言流畅,还应有条理地将故事讲流畅。每个故事都会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有迹可循,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理清脉络,再找到文中表示先后顺序或时间节点的词。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的“第二天”“旅行结束了”,引导学生将故事梳理为“初遇小红马”“沙漠旅行时”“沙漠旅行后”三部分。

2.聚焦词句,具体生动。想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具体,老师应指导学生关注精彩词句。所谓“精彩”,是指能展现人物外貌特点、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能增强语言生动性,使人物形象更饱满。在聚焦词句之前,教师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精彩情节、生动片段。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爸爸和汤姆钓鱼的片段,抓住钓鱼的动作:“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拖出水面”“提到岸上”,关注有画面感的短语:“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恢复平静”“弯成弧形”。学生讲时自然回忆起这些短语,讲述语言更充实,还可以启发学生自主配合动作,增添趣味。

3.合理想象,充实有趣。想锻炼学生思维,甚至与练笔、写作衔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基础之上进行合理想象。想象方向因文而异。童话故事类的课文,如《三袋麦子》等,大多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突显人物特点;传说故事类的课文,如《日月潭的传说》,可以想象故事情节,例如寻找金斧头、金剪刀的艰险历程,与恶龙激战的险恶场面,以突显神话色彩;而历史故事类的课文,就不能随意想象,需依据历史事实……

二、选择方法,步步提升

1.巧用填空,记忆引导。初学完故事,老师可以对故事的精彩片段挖空。如《蒲公英》中,蒲公英种子对降落到不同地方持不同态度,可以出示:小降落伞大声回答:“ 。”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么想,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 。”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得意地说:“ 。”除了片段的挖空,老师还可以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提示性的挖空。

利用好填空形式,能降低讲故事的难度,增强学生讲好故事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会列提纲,条理清晰。在学生比较熟悉故事情节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脉络列故事提纲。比如根据故事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者故事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或者抓时间节点……也可以利用板书进行指导,根据板书梳理故事,提示讲述。

3.观察插图,大胆发挥。发挥想象力,依据插图进行讲述。如《三袋麦子》,教材上就有三幅插图,是土地爷爷送麦子给三个小动物后再次拜访它们的不同场景。从生动的插图能看出小猪的贪吃,身边已不见麦子的踪影;小牛则搬出完好的一袋麦子;小猴收获了满满一麦囤的麦子,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十分高兴。

三、创设情境,能力迁移

在课堂上,学生能流利地将故事讲生动还不能说明学生完全具备了讲故事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老师还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讲故事的情境,指导学生在不同情况下讲。

一般来说,学生讲故事是以课文中原有的讲述角度直接面对同学和老师进行讲述。但不同的情境,意味着讲故事面对的对象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讲述角度也需要转换。

有的课文已经以教材编者的角度,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学生如果直接将故事转述给他人,不需要再转换。但在特别的情境中,如“你就是故事中的……你能将自己发生的事讲给大家听吗”,这时就需要学生将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这样的形式可适用于像《恐龙》这样要求学生复述的知识性课文,老师可以创设“你就是恐龙家族的一员,向不了解你的人介绍自己”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有的课文以自述的角度,用第一人稱讲述自己的故事。学生在讲故事时是讲别人的事,不能再用自述的方式,而要将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老师可以创设类似“听了……的故事,请你把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同学听”的情境。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麦子讲故事生动
麦子熟了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听冬神讲故事
麦子的回忆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