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阅读期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2019-06-17邹妙悦
邹妙悦
阅读可以使学生感受神秘古老的中华文化、高深莫测的浩然宇宙、奇妙多彩的自然世界、世间的冷暖苦辣,可以使思维与思维碰撞、心灵与心灵融合。阅读期待能促使读者走近文本。所谓阅读期待,就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学习需要期待感的驱使,真正做到让阅读高效,提高阅读质量。
怎样巧妙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持续性阅读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疑惑,知背景,唤醒阅读兴趣
课堂学习是对语言文字的解剖、人物形象的渗透。但课前的资料收集,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加上自己的思维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一篇课文学习之前,老师们总会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认真预习就是课前学习,会学习的就一定会思考,会思考的才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看课题提出疑惑。一篇文章可从以下几处质疑:文章的标题,重点词句,文章矛盾之处、空白之处,标点符号,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初步自学课文只需从前五个方面入手,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再想一想“为什么不”,开启阅读的大门。
心中萌生疑惑,要想解答就要借助外部资料,与课文配套的同步阅读是必不可缺的。从阅读质疑到预读感知,都是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产生阅读期待,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以教学《二泉映月》为例。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既是惠山美景“二泉映月”,又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名字。在揭题读题后,我顺势发问:“‘二泉映月指什么?”继而问:“为什么欣赏美景,却让阿炳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便是由题生疑,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产生了阅读期待。联系《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上所写:“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又名阿炳,1893年生,无锡东亭小四房人。阿炳幼年丧母……”那么课文又是写了什么呢?这样一来在学习课文初始就抓住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了解阿炳的生平事迹,带着疑惑感受《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提问,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产生求知欲,预读有关资料文章,是学生阅读的“铺路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放开双手,释放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内心的“阅读期待”成为开启书本的钥匙。
二、抓精彩,填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
所谓“空白”,就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形象的前提下,在塑造人物、安排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等方面以模糊的、不确定的表达产生虚实相生、有无相生的留白艺术。在一些精彩之处用省略号置换,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反而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阅读时,小学生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缺乏耐性、长性,若把故事的一个个章节以问题的形式串联,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许多好奇的小问号,可以促使他们带着一探究竟的心去阅读,这就抓住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我上阅读整本书的指导课——《城南旧事》,课前学生并没有任何准备。怎样让学生爱读这本书?教学中,我找来了《城南旧事》电影版,截取了开头“英子年幼时喂骆驼吃草”的片段,那时的英子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小姑娘。然后从书本中截取“英子小学毕业那天,回想起爸爸在病床前和自己的对话”这段文字,两相对比,英子已然成为了一个有担当、懂事的大姐姐。即将面临小学毕业的英子,年龄与我班孩子差不多,为什么本该活泼的孩子,现在却坚强得让人心疼?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英子的内心真正期待的是什么?指导过程中,我尽量少透露小说内容,目的就是制造未解之谜,留给学生去书中探索,更多的是佐以“调味料”,让他们品尝到了其中滋味,却又不知用了什么“馅料”,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解开,填补心中空白。
在课堂上,常常发现有的孩子一开始兴致勃勃,到后来就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期待往往在一刹那,可要保持就要下一番功夫了。怎么办呢?利用学生心理,让他们成为故事的主角,化被动为主动,既拉近了文本与现实的距离,也让他们感同身受,与书中人物同命运,共呼吸。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一课,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所有出场人员、人物表情动作、道具都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很快就能读懂,但难点在于“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鱼却不收人家送的鱼”。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独幕剧表演,促使孩子们在课后认真阅读,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判断,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中剖析了性格特点。笔者将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用表演促使学生继续阅读,走进人物内心,突破教学难点。
串联情节提出疑问也好,置换角色填补空白也罢,都是为了抓住学生的阅读期待,充分调动他们的每一处感官,去感受,去体验,激活他们的思维,去想象,去创造,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文章,起到“千呼万唤始出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读一文,蔓思意,将阅读进行到底
很多家长都提出自己的疑惑,孩子宁愿捧着手机坐一下午,也不肯翻阅名著细细品读。有些文學名著的文字晦涩难懂,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下一番功夫阅读,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驱使断不会有耐性往下读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探索,乐于阅读。可采用将课文与原文对照、出示相关图片再现课文、推荐整本书阅读等方法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记得聆听过我校老师教学的《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老师巧妙地将白话版课文与名著原版文言对照学习,让人不禁为古典名著精妙的遣词构句拍案叫绝。课文写“白骨精化作美貌的村姑”,相机出示名著原文“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一下子就有鲜明对比,白话文只是一带而过“美貌”二字,文言中把白骨精模样描绘得如此魅惑。在解读过文言含义后,当即提问:同样是写美女,女儿国国王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去深读《西游记》。当然,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有困难,需要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开展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生生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思维碰撞,始终保持“阅读期待”。
语文课堂时间有限,但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启迪学生大量阅读,迁移阅读,将阅读期待延续到课外。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去主动研究语言文字,扩展知识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这个缤纷的世界。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