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实习生带教体会
2019-06-17何翠邓素容
何翠 邓素容
摘要: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医学也在不断进步,输血科的日常工作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将来对于输血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也会有不停的需求。对此,对于输血醫学生的培养模式也会随之相应的改变。本文通过阐述目前输血科的发展现状及需求,然后结合不同培养层次临床实习生在输血科的临床实习工作情况,从目前临床输血工作的重点、实习生对输血工作的已经掌握情况以及现有实习生目前对于输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最缺乏的知识技能方面着手,培养真正需要的输血科工作人员。并以之前的带教经验,谈谈从带教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相结合以提升实习带教质量的相应体会,以期望为输血科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输血科;临床实习;培养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224-02
我国输血医学起步并不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输血医学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输血人才队伍的发展更是落后于临床学科医师队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当代医学整体进展也有一定距离,输血医学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及进步,输血已从最初作为一种临床抢救危急重患者的特殊治疗手段,发展成为一门既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二级学科。输血科的日常工作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初,输血科可能就是简单的采供血以及输血相容性检测,而现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版第11条明确指出,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是: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合目前临床输血工作的专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作为一所教学医院,每年都有大批的同学来到临床实习,我科也承担着相应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现结合临床实际,谈谈对于输血科实习生的带教体会。
输血专业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之前,全国众多医科院校中,并没有针对临床输血设置专门的学科以培养输血人才,仅少有的几所院校参照欧美发达国家输血医学教育模式,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开设临床输血专业或在医学检验系增加了输血学相关课程,在输血教育方向进行探索[1]。而在临床工作中,输血又是一门独立性很强的学科。输血专业能够独立,对于建立完善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输血专业,临床实习是理论教育的延伸,也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实践证明学生实习的质量与实习科室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带教管理是否规范和完善不仅影响实习阶段的成绩,是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工作者的关键过程[2]。实践表明,学生的实习质量不仅与他们自身掌握的扎实的理论知识有关,与实习带教的管理水平也密切相关。
我院作为一所教学医院,输血科既然承担了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对于能够承担实习带教的教师,我们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有专业的输血理论知识,多年的临床输血工作经验,最好是中级以上职称,如没有需定期由科室主任考核,达到要求后才有资格担任。带教期间带教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定期组织理论教学讲课,提高并丰富实习生的理论及临床知识。
对于实习生,我科室接收的输血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或是本科或是专科,但都是医学检验专业,但是培养层次不同,对于输血知识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必然不同,而且实习时间也不同,专科同学实习时间为两周,而本科同学四周。那么,明确不同的学生理论知识差异,对于指导教师选择合理的带教方案尤为重要[3]。不同的学校,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重点不同,但是对于输血科工作实习,我们的临床工作要求却没有太大差异,因为我们都是按照合格的临床输血工作者来培养的,因此摸清学生的理论功底,针对性的制定实习方案是做好实习带教工作的第一步。对于理论基础较差的同学,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在此。并对培训进行考核。
在临床带教中发现,大多数的同学刚到输血科的时候,对于输血科的工作仍然停留在配发血上,这也说明学校教育对于输血专业不太重视。我们知道,现在的输血科工作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最初的配发血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到现在的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因此,对于实习生,带教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输血科的功能除了基本保障临床的配发血工作、输血相容性检查外,还需要了解输血科的其他重要职能[4],而且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输血科是围绕着“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进行运营管理的。当临床有输血需求时,输血科对患者标本进行一个连贯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即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等,然后对所有实验数据综合分析,从而为临床用血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有异常的结果,工作人员还会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补充实验以调整用血方案。但是这些对于实习生来说,既是最欠缺的部分,也是实习带教的重点,是如何真正的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点。除此之外,实习前学生普遍存在对输血法律知识的认识不系统的情况,而这些正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因此理论知识的培训还应包括输血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和输血纠纷案例的借鉴,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输血科是医院临床用血科室的枢纽,监督和管理临床医生的输血实践,时刻与临床科室沟通。不仅与医生沟通,给予恰当的输血建议,也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如何无偿献血等,这些都需要良好的沟通技能。段宝华等通过标准化患者评价本科和长学制医学生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发现,学生在沟通中存在不作自我介绍、大量使用专业性术语、缺乏礼貌性用语等问题,反映了其缺乏沟通的最基本素养,不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因此,输血实习生最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于这一点,就要求带教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实习生进行沟通案例的交流分析。实习生可以针对自己实际工作中收集到的,或者书本、微信平台上看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沟通的重点,分享沟通的心得。比如,实习生在与临床医生沟通时发现,合适的语调以及重复清晰耐心的解释能够提高效率,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甚至还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且在工作中,经验告诉我们,在医疗上的很多纠纷案件,大多也是因为沟通问题或者是对涉及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导致的,课堂上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又可以从中学会沟通的技巧及方式。
输血科实习是检验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科室,虽然实习时间可能很短暂,但在这里实习生们学到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了更多输血的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个医生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对输血科实习生的培养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考试成绩的评定上。虽然输血医学是发展较晚的新兴学科,但是只要有合理的理论教学模式,结合医院临床继续教育的跟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必将源源不断有优秀的输血专业人才产出,流入输血领域。
参考文献:
[1]李玉云,余加宏,刘琦,等.输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输血,2012,25(2):168-169.
[2]王健,李山.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带教侧重点的探讨与总结[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6):2197-2198.
[3]贾鸣,赵树铭.对五年制临床实习生在输血科带教学习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3):77.
[4]鲍祥艳.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能作用[J].大家健康,2015,18(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