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育人工作纵深发展助力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06-17胡延安陈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胡延安 陈强

摘要:高校基础教育是夯实人才素质的基础工程,对培养青年科学文化素养、厚实专业学习基础、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有着源头性、基础性作用,必须紧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把握新要求,聚焦“四个回归”、扭住教学主体、大胆改革创新,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扎实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基础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07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基础教育是夯实人才素质的基础工程,对培养青年科学文化素养、厚实专业学习基础、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有着源头性、基础性作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新要求新变化,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助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紧贴时代特点规律,认清高校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

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基础教育也迈进新时代。新时代基础教育必须把握新使命新规律才能踏上新征程拿出新作为。一方面,国家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需要一大批学识深厚、实干担当、创新有为的优秀青年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这对青年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高校基础教育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加大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需要基础性、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更加需要在基础教育上下真功夫实功夫,为科研攻关提供源头性的智力支撑。再一个,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研如何进步,科学文化素质依然是大学生最核心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不仅关系着科学知识的积淀,更影响着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树立。特别在当前,部分青年学生学习功利性、急切性、懒惰性表现突出,亟需回归高等本科教育常识,从基础教育抓起,合理“增负”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刻苦读书,激发学习动力和科学志趣,厚实素质能力基础,才能真正把学问求真、把本领练硬。

二、紧贴青年成长发展,准确把握高校科学文化素质要求

科学文化素质是国家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对高校青年来讲,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标准更高,内容更加聚焦。具体而言,高校基础教育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四个方面的科学文化素质:(1)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是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更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掌握好数学、物理、电路等科学基础知识是学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根本前提。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学习就很难入门、学懂、弄精,创新实践也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高校基础教育要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首位首要紧抓不放,着力打牢学生科学素质的“地基”。(2)较好的实践运用能力。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素质在社会实践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快速创新发展,要求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头脑发达”、学养深厚,更要“四肢发达”、实践突出。随着国家对教育资源投入加大,高校教学设施特别是实验室和创新“孵化”基地得到大力發展。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抓好实验教学、工程坊训练等教学环节,通过理论—实验—实践,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认知,提高实践运用能力。(3)科学的学习思维。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工作后,有的学习意识不强,不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有的知识技能单一,对新科技、新设备学不懂、用不好;有的学习思维不系统,研究思考和长远谋划的能力较弱,成长发展后劲不足。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更多关注知识获取和考试成绩,没能领悟知识的系统逻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我学习、深入研究的能力不强,无法实现知识迭代更新和思维升级创新。高校基础课教育在传授知识技能同时,更要注重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把握事物规律和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厚实成长发展后劲。(4)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最深内涵,更是广大青年走向成功、创造伟业的精神支撑。通过扎实的高校基础教育,可以锻造培养批评怀疑精神、实证求真品质、坚毅探索品性、团结奉献品格,对学生学习成长特别是精神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三、紧贴院校实际,着力提升高校基础教育质量助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遵循。高校基础教育要以“四个回归”为指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扭住主体、激发活力,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学生科学文化素质。(1)在提高“教”的质量上下功夫。教书授业、传道解惑是教师的本职本分。要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运用娴熟作为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尺,采取互学互助、授课比武、“校优”竞赛和课堂监督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要深化教学内容,由灌输知识、提高技能向训练思维、传授方法拓展,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向实践教学、创新培训拓展;要创新教学模式,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混合式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2)在深化“学”的效果上下功夫。学生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既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思维培训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回归常识,扎扎实实学习、刻苦努力钻研,破除“混”、“懒”、“散”的学习状态;要调动学习积极性,采取问题牵引、启发引导、思维发散等多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对接专业学习,讲原理、讲思路、讲运用,增强学员学习获得感;要严把考核关,改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就能轻轻松松过关的旧观念旧思维,采取笔试、面试和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训练深度。(3)在砥砺初心回归梦想上下功夫。基础教育要提高时代站位提升内涵层次,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渗透,由单向知识灌输向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的育人格局转变,由夯实科学知识基础向涵养科学精神提升,由引导学生瞄准社会就业与献身服务社会结合,倾心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力推动基础教育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文化革命,增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质量。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