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探索
2019-06-17李雪涛张川荛叶青妍杨泳后文俊刘晓萌马加庆
李雪涛 张川荛 叶青妍 杨泳 后文俊 刘晓萌 马加庆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果,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机能学实验网络化教学平台,通过建立优质网络课程、微课程、慕课等多元化数字资源,探索网络辅助教学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 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微课程 慕课
【基金项目】1.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实验学优质网络课程示范建设项目(J1301307302); 2.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实验学微课程示范建设项目(J1301307406);3.昆明医科大学2017年校级教研教改项目(2017-JY-Y-0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18-02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综合性实验科学,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从1999年建立至今,通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发展,形成了现有的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体系,深受学生的一致好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课时的压缩等原因,课堂内容紧凑、学时紧张等矛盾突显,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机能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通过利用网络和上传各种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开放、交互、共享式的学习平台,将有力促进机能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我校机能实验学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对网络辅助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加以分析和探讨。
1.建设基础
各类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都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昆明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学校的支持下较早就建立了校园网络资源,把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等建立了网络连接,这对学校师生较好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提供了基础。教务处在引进了上海卓越电子的课程中心业务后,各个学科基于此平台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各类教学资源对师生进行开放,使得网络辅助教学全面铺展开来,也为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优质网络课程示范建设项目
由于机能实验学学科的特殊性,各种图片、动画、教学视频等成为了网络资源的主体。2016年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学校的优质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经过前期和后期的建设,形成了现在的校级优质网络示范課程。网络平台建立了重要通知、课程简介、教师简介、教学大纲、课件报告、教学内容、教学视频及教学研究八个模块,教师通过各个模块信息的发布,学生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反复的个性化学习。
各模块主要内容及功能如下:
重要通知:该模块通过发布各类信息通知学生相关课程信息,如上课时间,实验室安排,学生分组情况,考试信息等,以便学生第一时间能掌握课程动态及各类教学活动安排。
课程简介:该模块通过对机能实验学的简要介绍,以展示本课程的学科特色,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让学生对本课程有直观的了解。
教师简介:由于机能实验的特殊性,带教教师包括了机能中心的专职教师和来自“三理”(生理、病理生理、药理)的兼职教师,教师人数众多,学生不易记住,所以此模块上传了各位教师的照片及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位教师的信息,以便加强线上和线下的联系。同时,上传教师在各类教学、科研及日常活动的图片信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大纲:机能实验教学层次较多,涉及专业也较多,此模块通过上传各个层次如专科、本科、研究生、留学生等的教学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让学生及时掌握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等。
课件报告:教学课件、实验教案和实验报告是机能实验的三大教学资料,该模块通过上传教师精心制作的实验教学课件和实验教案,供同学浏览学习,提前掌握实验流程、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方法等,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跟上教学节奏。通过对每一个实验内容制定相应的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统一编制实验报告模板供学生下载,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
教学内容:此模块发布教学进度表、课程表、实验指导、参考书目、教学日历、教学图片及质量监控等课程相关资源,供学生查看以便及时掌握教学相关信息。
教学视频:该模块为最重要的网络资源库模块,通过发布教师精心制作的各类教学视频,以实验微课程、在线课堂、资源拓展等栏目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各个栏目下的视频资源,可以进行在线预习、学习和复习等,对加强各个实验操作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链接各类国内外教学资源及我中心已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拓展更多的学习资源及进行虚拟仿真项目的练习,多元化进行知识拓展。
教学研究:该模块发布近几年实验中心教师承担课题、发表论文、教学成果、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优秀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及思维导图、教学科研获奖和参观交流等内容,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机能实验这门课程。
除以上模块以外,课程中心自带互动模块,方便师生的在线实时交流和联系。通过答疑论坛,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及回复学生各类疑难问题;通过作业考试,教师可以适时发布各类网络作业和考试,促进教学相长;通过学习进度,教师可以查看并督促学生各类学习进程;通过教学投票,可以适时发布各类相关教学投票,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教学效果。
3.微课程示范建设项目
微课程是基于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而设计、借助于多媒体、网络、录像设施及动画视频发展起来的新型交互式课程资源模式[1]。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微课件”、“微习题”等开放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动态性教学资源建设的网络应用环境。2017年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学校的优质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微课程网络示范课程。《机能实验学》微课的设计思路:以整合的思路构建知识点,基于各个实验的基础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内容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使用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构建,其知识点更加精简,有利于对某一问题、知识点或操作步骤的掌握。其对机能实验教学相当重要,教师通过微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提高教学效率,以培养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及掌握机能实验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以后科研思维、临床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机能实验学》微课程建设项目拟通过3年的课程建设,构建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为一体的多元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在原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目前的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制作实验“微课程”教学视频,搭建实验“微课程”教学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自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扩大网络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微课程建设的主要栏目构成如下:
微课程视频:以整合的方式构建机能实验的相关内容,以重点和难点分别搭建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等教学讲解和操作类微实验视频,使学生能更深刻掌握和理解每个实验的要点,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分解每一个较长实验过程的内容,突出和强化实验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微课件:针对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以短小的课件形式呈现机能实验学的主要内容及拓展内容,通过从不同角度出发制作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微实验内容,使学生对易混淆的内容和不易掌握的操作有更多角度的认识,同时开拓课堂外的更多相关机能实验知识,供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
微练习:针对微课程内容,构建相关习题使学生即学即练,增强对机能实验主要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并进行自我练习和自我检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源拓展:根据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搜集相应的国内外优质微课程教学资源,上传网站或给以链接拓展相关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眼界。提供购买的相关教学资源如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数字人客户端,数码互动等的资源信息,供同学们使用和拓展知识,做到让学生快乐学习。
4.MOOC建设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它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可以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并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自身逻辑构建知识网络与图谱,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关系,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知识点的最优化呈现[2]。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机能实验中根据所建资源也建设了相应MOOCs资源,针对实验课程的特殊性引入了“三步走”的教学模式:课前自学、课堂交互及课后评价。在课前,安排学生利用课程網站进行自学,学习相应的实验课件,教学视频和实验操作技术及教师上传的相关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组织和实施相应实验教学,进行分组指导,有利于师生互动和交流,也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实验内容。在课后,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和网络作业等形式的交互,进行结果交流和评价,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每一个阶段都设置有相应形成性考核的分数,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经过近几年的网络课程建设,机能实验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新型的“教”与“学”的多元化模式,将“线上”的网络学习与“线下”的课堂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平台的辅助教学优势,成为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机能实验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一致好评,机能实验网络课程点击率名列前茅,成为全校最热门课程之一。当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仍要不断探索机能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如继续引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优化并完善考核方式,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效果,使之成为优质的“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课程。
参考文献:
[1]余孝海,从辉,杜鹃. 微课堂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55-56
[2]杨趟,周馨竹,李成冲,等.慕课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I5(18):13-14
作者简介:
李雪涛(1981-),女,云南昆明人,硕士,助理实验师,长期从事机能实验学教学工作。
注:张川荛和李雪涛对本文有同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