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2019-06-17徐枫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物理兴趣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物理這一学科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十分困难,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根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希望能够为物理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情境  兴趣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80-02

科学研究表明,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样可以弥补传统物理教学工作的不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分析理解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1.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无论高中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获取更高的分数,这种压力和背景下,使得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而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不能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尤其是一些问题情境与所学的知识联系不是十分紧密,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也是畏首畏尾,进退失据。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遵循的原则

2.1激发兴趣

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对于问题情境这一教学模式感到茫然无措,并且觉得不是十分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把精力放在做一些习题和背一些公式上,鉴于上述情况,教师需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物理知识和概念比较生涩难懂,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这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其乐融融地学习。

2.2恰当合理

因为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保证问题恰当合理,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果难度过大,很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进而失去学习和探索的耐心,而如果难度过小,又起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一般而言,问题的难度应该略高于学生的水平,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通过教师的点拨和提醒,学生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而掌握学习的要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最好是以学生常见的事物或者是能够理解的东西作为参考物,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3引人深思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循序渐进,对于高中物理而言,也同样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能急功近利,要按部就班地提出问题,先由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增加难度,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并总结经验,找到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需要层层深入,可以新旧问题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寻找答案,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去思考的习惯。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方法

3.1从周围生活中汲取灵感

物理知识与周围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生活中各类常见的现象,都受到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影响和支配。举个简单的例子,摩擦力无处不在,生活中无论是人在马路上行走,还是乘坐电梯,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在讲解摩擦力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摩擦力有个大致的印象,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深入的了解[1]。可以说高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关键,初中物理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概念,而高中物理对于相关的原理都有系统的说明,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又比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生活中哪种常见的现象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并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找到合理的答案,比如冬天没有风的中午,房檐上断裂的冰棱,落到地面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冰棱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3.2从实验操作中掌握规律

物理这门学科的实验比较多,几乎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会涉及相关的实验,那么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会更深刻。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比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方面的知识时,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让学生模拟日食和月食,并解释说明产生的原因,以及月亮、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正是通过提出与实验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这样可以将空洞的理论与鲜活的例子相结合,因为一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而通过具体的实验,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有更清晰的印象。

3.3从前沿科技中发现趣味

高中物理也涉及到很多前沿科技方面的知识,比如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比如根据核泄漏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防范措施,并指出防范措施能够取得哪些积极的效果。另外,因为我国航天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有利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我国近期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中涉及众多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问,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大定律、远日点与近日点、离心力与向心力、能量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超重与失重等,这些知识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帮助学生树立一丝不苟的探索和学习的精神[2]。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想要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工作,需要教师遵循创设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教学大纲,从生活、实验以及前沿科技中找寻灵感和方法,采取恰当合理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媛.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樊新生.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9-70.

作者简介:

徐枫(1987.07-),男,汉族,江苏宝应人,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09级本科生,上海市新川中学学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兼团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课堂的情景设计。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物理兴趣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